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经额底前纵裂入路视野下的鞍重要结构及其解剖学参数作客观分析,为其显微手术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9具成人尸头标本为研究对象,模拟经额底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过程,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该入路条件下鞍关键解剖结构、显露范围及手术操作范围;并深入解剖,观察重要血管、神经及其毗邻结构。结果鸡冠至前床突、视神经管颅内口、视交叉前缘及垂体柄的距离分别为40.4±3.2、35.6±3.5、39.8±3.6、42.1±3.9mm;眉间至各部分的距离分别为69.9±4.2、63.4±4.3、68.1±4.8、72.6±5.3mm。经额底前纵裂入路可良好暴露下嗅三角、视神经、视交叉等重要结构;终板面积为(50.9±2.9)mm2,终板到额叶前段距离为(57.6±2.8)mm。结论经额底前纵裂入路不仅适用于鞍区局部病变的手术,还可用于其上方、前上方及向三脑室生长的病变,本研究对鞍重要结构及解剖学参数的客观观察可为临床医生设计手术入路、改进手术操作技巧提供指导。

  • 标签: 鞍区病变 经额底前纵裂入路 显微手术 解剖学研究
  • 简介:目的总结单侧Poppen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脑膜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16例松果体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其中经右侧Poppen入路13例、左侧人路3例,术中行脑室引流术处理脑积水4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1例。病理学诊断均为脑膜瘤。术后发生同向偏盲2例,Parinaud综合征加重1例,复视加重1例。11例(全切8例,未全切3例)术后随访0.5—4年,全切患者均恢复;未全切患者行放疗,随访肿瘤无进展。结论单侧Poppen入路显微手术适用于大部分中小型松果体脑膜瘤;对于体积较大或者对侧侵袭较多的脑膜瘤,因显露不完全而难以全切,小脑幕上下或者大脑镰两侧联合入路可作为备选方案。术中或术前行脑室外引流术可增加术中显露程度,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脑膜瘤 松果体区 POPPEN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颈胸交界前入路手术的显露范围并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以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具成年国人尸体标本,模拟颈胸交界前入路手术,劈开部分胸骨,观察显露范围及解剖结构,并测量相关解剖学参数。结果10具标本右侧喉返神经均于C7椎体下缘平面以上进入气管食管沟,位置较高,走行变异较大;左侧喉返神经于T3椎体下缘平面以下进入气管食管沟,位置较低,且全程走行于气管食管沟内,位置恒定。双侧头臂静脉汇合点解剖位置不尽一致,其中4具位于右侧第1胸肋关节后方,4具位于第1肋间隙胸骨柄右缘,2具位于第2胸肋关节后方。7具胸导管于C7-T1椎间盘平面至T2椎体上缘平面之间汇入左侧静脉角。结论颈胸交界前入路手术可充分显露C3~T3椎体,双侧头臂静脉汇合点位置是决定手术显露范围的关键。采用左侧切口,对喉返神经损伤小,但须注意保护胸导管。

  • 标签: 颈椎 胸椎 减压术 外科 骨折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在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要点及脑组织和血管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清除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清除情况。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评估术后3-6个月患者功能状态。结果本组血肿清除〉90%16例,80%-90%1例;再出血1例。其中1例患者因术后严重肺部感染死亡。随访3-6个月,KPS90-100分3例,60-80分9例,30-50分4例,10-20分1例。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有利于保护重要的大脑皮层和血管,是显微清除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外侧裂-岛叶入路 基底节区 脑出血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有助于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预后判定及治疗方案选择的评估方法.方法根据HICH出血量、出血部位及血肿破入脑室情况三者之间与预后的关系,提出一种用计分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方法.结果依本计分法,时260例HICH病人的计分进行分组,并将各组病人计分的均数与病死率行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r1=0.9757,r2=0.9973),经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P<0.0005),相关关系非常显著.在非手术组与手术组病死情况比较中,计分61~100组,手术组疗效优于非手术组,两组间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X2=5.67,P<0.05).结论计分法能较客观地反映HICH病人的预后,并在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计分法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预后 相关性 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三维可视化模型指导显微手术切除中央镰旁脑膜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三维可视化模型指导下,显微手术切除的20例中央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三维可视化模型下,所有患者的肿瘤与颅内重要静脉的关系均能清晰显示;术中所见与术前检查结果相符合,术中对重要静脉的保护完全。20例患者的中央镰旁脑膜瘤均SimpsonⅠ级切除。术后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肢体肌力下降,后恢复;无死亡病例。随访6~4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三维可视化模型可清晰显示大脑镰旁脑膜瘤与周围静脉的关系。采用三维可视化模型制订个体化手术入路,有利于肿瘤的全切,避免或减少重要引流静脉的损伤,减少并发症及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三维可视化模型 容积重建技术 中央区镰旁脑膜瘤
  • 简介:目的提高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岩斜肿瘤的手术疗效.方法对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处理的40例岩斜肿瘤病人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岩骨乙状窦交叉点和内淋巴囊裂作为磨除岩骨的定位标志,以减少岩骨内结构的损伤.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脑神经损伤、脑组织水肿、肌力减退等.结论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是处理岩斜肿瘤较好的手术方法.大多可全切除肿瘤.

  • 标签: 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 颞骨岩部 颅底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眶上入路与经眶上入路在鞍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总结25例鞍肿瘤的手术经验,其中垂体腺瘤9例,颅咽管瘤6例,鞍结节脑膜瘤3例,蛛网膜囊肿4例,Rathke囊肿2例,上皮样囊肿1例.采用眶上入路17例,经眶上入路8例.部分病人术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技术.结果术后复查MRI,示眶上入路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经眶上入路全切除和次全切除各为4例.眶上人路开颅操作简便,适用于大多数鞍病变的手术.经眶上入路将锁孔技术与颅底外科技术结合运用,不仅将额叶的牵拉降至最低限度,而且对鞍的显露较眶上入路视角向上增加了20°,操作径路也相应缩短.结论眶上入路适用于大多数鞍肿瘤和囊性病变的手术切除,经眶上入路则适用于体积较大的鞍肿瘤.内镜辅助技术可帮助术中确认手术效果,减少肿瘤残留机会.

  • 标签: 锁孔 眶上入路 经眶上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颌下联合入路显微切除5例颈静脉孔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术中证实,术后病理确诊颈静脉孔哑铃型神经鞘瘤。5例肿瘤中,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颌下联合人路能良好显露、安全切除颈静脉孔哑铃型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颈静脉孔 哑铃型神经鞘瘤 手术入路
  • 简介:目的观察颞底内侧后部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手术的显露范围、解剖结构及其位置关系,拟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5具(10侧)国人男性尸头标本,模拟颞底内侧后部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于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经该入路手术的显露范围、解剖结构,以及颞底内侧后部脑沟、脑回和动静脉之间的解剖关系。选择3例颞底内侧后部肿瘤患者,施行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手术,观察手术疗效及预后。结果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手术可直接到达颞底内侧后部,显露海马旁回后部、舌状回前部、梭状回及大脑后动脉P3段及其颞下分支。5具(10侧)尸头标本均存在鼻状沟和侧副沟,但是二者不连续,鼻状沟于前部将海马旁回与梭状回分开,侧副沟于后部将二者分开,前距状沟将海马旁回与舌状回分开,扣带回峡、舌状回前部分别与海马旁回后部汇合,枕颞沟将梭状回与颞下回分开。颞底内侧后部主要由大脑后动脉颞下分支供血,其中3具(4侧)自大脑后动脉P2段发出颞下总动脉,后者发出颞下前动脉和颞下后动脉供应颞底;2具(2侧)自大脑后动脉P2段发出颞下中动脉和颞下后动脉供应颞底;3具(4侧)自大脑后动脉发出海马动脉、颞下前动脉和颞下后动脉供应颞底。静脉均引流入基底静脉。3例星形细胞瘤患者施行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颞底内侧后部肿瘤切除术,完全切除肿瘤,疗效满意。结论小脑上经小脑幕入路手术能够较好显露颞底内侧后部解剖结构,熟练掌握该入路的解剖学知识有助于处理颞底内侧后部病变。

  • 标签: 神经内窥镜检查 显微外科手术 海马旁回 星形细胞瘤 尸体解剖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切除颅中窝海绵窦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颅中窝海绵窦肿瘤的病例资料,均采用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病理:三叉神经鞘瘤14例,脑膜瘤1例。术前症状改善或无明显变化13例,加重2例,术后出现新增脑神经麻痹2例。随访时间3个月-3年,全部病例未见肿瘤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切除颅中窝海绵窦肿瘤术野显露佳,对神经、血管、脑组织的保护较好,可作为此区域神经鞘瘤的首选方案。

  • 标签: 颅窝 MECKEL腔 海绵窦 神经鞘瘤 脑膜瘤
  • 简介:目的研究扩大的内镜下经鼻至斜坡腹侧入路手术的显露范围、解剖标志点及相关结构的距离.方法取甲醛固定后成人头颅湿标本20例,显微镜下解剖观察经鼻至斜坡腹侧手术入路的解剖标志点,测量相关解剖结构的距离;取新鲜成人头颅标本5例,完全模拟内镜下经鼻至斜坡腹侧入路手术.在内镜下扩展显露斜坡的主要解剖标志点,并研究其相互位置关系.结果扩大的内镜下经鼻至斜坡腹侧入路手术的标志点包括中鼻甲、后鼻孔、咽鼓管咽口、鼻咽部黏膜、双侧蝶窦口、头长肌和颈长肌、咽结节、枕骨大孔前缘中点、颈内动脉、蝶腭动脉等.自鼻前棘至中下斜坡腹侧中线相关结构(咽结节、枕骨大孔前缘中点)的距离分别为(78.23±2.58)mm、(89.60±2.52)mm;经鼻人路完全暴露中下斜坡,最短距离为(89.60±2.52)mm.颅底骨质磨除范围分别以两侧翼管和破裂孔为界,翼管左、右侧距中线距离为(9.25±0.55)mm、(9.19±0.50)nml,破裂孔左、右侧距中线距离为(10.64±0.83)toni、(10.75±0.84)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关解剖结构及对脑组织的牵拉、颅底骨质磨除位置和范围是扩大的内镜下经鼻至斜坡腹侧入路手术需要解决的主要解剖学问题.

  • 标签: 内镜 经鼻入路 斜坡 应用解剖学
  • 简介:目的研究多模态影像联合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脑功能胶质瘤手术中的保护脑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语言和55例运动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功能磁共振定位功能,弥散张量成像显示重要传导束,融合多模态影像构建功能神经导航,术中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定位中央沟,并运用皮层-皮层下电刺激技术监测语言、运动和皮层下重要神经传导束,在保护功能前提下尽可能切除病灶。术后评价肿瘤切除程度和神经功能。结果5例语言胶质瘤和30例病变毗邻运动皮层胶质瘤患者术前功能磁共振成功定位功能,通过弥散张量成像3例语言胶质瘤和42例运动胶质瘤患者分别重建出弓状束和锥体束。术中电刺激语言和运动检出率分比为100%和92.7%;92.7%的运动肿瘤患者可通过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技术定位中央沟。术中神经导航对手术具有指导作用。肿瘤影像全切率86.7%,术后功能保留率91.7%。结论运用多模态影像技术有助于术前定位脑功能,功能神经导航有助于术前规划、术中引导病灶切除,但需注意影像漂移。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是定位和保护脑功能结构的主要手段。

  • 标签: 多模态影像 功能区 电生理监测 功能磁共振 弥散张量成像 胶质瘤
  • 简介:目的研究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室旁巢蛋白(nestin)和干细胞因子(SCF)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肌苷治疗中枢神经缺血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68只,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注射肌苷注射液100mg/kg)和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各32只,另外4只作假手术组(不插线)。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室旁nestin和SCF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室旁nestin和SCF表达很弱。对照组缺血侧nestin的表达除2h、6h、2d、14d以外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治疗组nestin表达较对照组于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缺血侧SCF的表达除2h、2d、14d以外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治疗组SCF表达较对照组于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肌苷可以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nestin、SCF的表达,推测具有促进神经干细胞生成的作用。

  • 标签: 脑缺血 巢蛋白 干细胞因子 肌苷
  • 简介: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全脑缺血后海马CA1神经元凋亡及大鼠学习记忆力改变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对全脑缺血后海马CA1神经元产生中枢直接保护作用的机理.方法利用4-VO法制作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造成脑缺血15min后行再灌注,于再灌注后即刻经脑室注入1U胰岛素,利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标记法分别于全脑缺血后1、3d观察海马CA1Bcl-2、Bcl-xl蛋白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缺血后8周,利用"Y"型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结果全脑缺血后3d,缺血组大鼠海马CA1Bcl-2、Bcl-xl蛋白的表达呈阴性,海马CA1原位标记阳性细胞计数为143.5±11.6.治疗组大鼠海马CA1Bcl-2、Bcl-xl蛋白呈阳性表达,海马CA1原位标记阳性细胞计数为75.6±6.7.全脑缺血后8周,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力明显好于缺血组.结论全脑缺血后脑室内注入胰岛素可促进海马CA1Bcl-2、Bcl-xl蛋白表达,减少神经元的凋亡,进而减轻脑缺血后大鼠的学习记忆力损害,这可能是其对全脑缺血后海马CA1神经元产生中枢直接保护作用主要机理之一.

  • 标签: 胰岛素 脑缺血 BCL-2 记忆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开发适合我国腹膜透析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方法:在需求分析基础上,依据教学设计系统方法模型、教育学理论、指南和文献,借鉴国内已有结构化治疗与教育课程的设计方法,开发课程初稿,并组织专家会议确定课程终稿。结果:形成由医护共同实施的标准化课程终稿,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及评价等。结论:课程具有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并且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 标签: 糖尿病 腹膜透析 结构化教育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总结单侧开颅手术治疗一侧额叶脑挫裂伤伴对侧近中线脑内血肿的体会.方法30例一侧额叶脑挫裂伤伴对侧近中线血肿患者均行单侧开颅手术。结果按GOS评分,生活自理18例,轻残5例,中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一侧额叶脑挫裂伤伴对侧近中线血肿单侧开颅手术创伤小、时间短,预后较好。

  • 标签: 额叶血肿 近中线区 脑内血肿 单侧开颅
  • 简介:目的探讨内皮素(ET)在脑心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的中枢心血管特定调节区域及心肌ET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并对阳性反应物进行图像定量分析.结果实验性脑出血可迅速诱导ET基因在脑出血周围、下丘脑、脑干、海马、心肌的异常表达.脑出血6h即可见ETmRNA表达上调,到24h达高峰,72h时段虽略有减少,但仍高于正常水平.同时心肌的ET表达增多.结论脑出血周围及中枢心血管调节区域的ET过多释放,这可能是脑心综合征的病理基础之一.

  • 标签: 实验性脑出血 内皮素 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