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治疗组60例患者中慢性肝炎轻度15例,中度25例,重度15例,肝硬化5例。对照组54例患者中慢性肝炎轻度10例,中度26例,重度12例,肝硬化6例。诊断符合199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具有可比性。二、治疗方法两组病人均给予口服联苯双酯,齐墩果酸片,静滴能量合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每天加用肝病电脑治疗,穴位有天鼎、膻中、中脘、关元、1号

  • 标签: 慢性肝炎 疗效观察 电脑仪 病毒性肝炎 肝病 齐墩果酸片
  • 简介:背景:胰腺癌发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光动力疗法(PDT)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肿瘤治疗手段。目前关于PDT在体内靶向治疗胰腺癌的研究甚少。目的:探讨以量子点-RGD(QDs-RGD)探针为光敏剂的PDT联合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移植瘤裸鼠的治疗效应。方法:合成QDs-RGD探针,制备胰腺癌移植瘤裸鼠模型。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术观察QDs-RGD、QDs探针注射入模型裸鼠体内1、5、10、24h后的显影情况。取40只造模成功的裸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单纯光照组(激光630nm,120J/cm2,持续照射20min);PDT组(QDs-RGD0.5nmol+激光照射);吉西他滨组(吉西他滨50mg/kg);联合治疗组(QDs-RGD0.5nmol+激光照射+吉西他滨50mg/kg)。第18d处死全部裸鼠,取出瘤体,称重并测量体积,计算抑瘤率。结果:QDs-RGD注射1h后,肿瘤显影逐渐清晰,注射5h后显影达高峰,随后逐渐减弱。QDs于瘤体附近的聚集浓度明显低于QDs-RGD,注射10h后肿瘤部位已无显影。PDT组、吉西他滨组和联合治疗组的瘤重、瘤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光照组(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又显著低于PDT组和吉西他滨组(P<0.05);对照组与单纯光照组间、PDT组与吉西他滨组间瘤重、瘤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吉西他滨组、PDT组的抑瘤率分别为70.5%、43.5%、37.1%。结论:以QDs-RGD探针为光敏剂的PDT联合吉西他滨能明显抑制裸鼠体内胰腺癌移植瘤的生长,为临床治疗胰腺癌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 标签: 胰腺肿瘤 光化学疗法 量子点 RGD序列 吉西他滨
  • 简介:我院于1996年8月~1997年1月对56例各类型肝病采用HD-91-Ⅱ型肝病治疗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系住院病人。治疗组56例,男45例,女11例;急性肝炎19例、慢性肝炎轻度14例、中度13例、重度4例,肝硬变6例;ALT升高者40例,TBIL升高者

  • 标签: 肝病治疗仪 疗效分析 慢性肝炎 吉林市 各类型肝病 急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