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被公认为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期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据统计,未经治疗的TIA患者,约1/3发展成脑梗死,4%~8%完全性卒中患者发生于TIA之后。现将我院自2003-2007年收治的TIA患者80例联合治疗转归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分析
  • 简介: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2000年全国流调结果表明,发现的结核病人中,只有57.2%的结核病能够到医疗机构就诊,已经就诊的病人中只有60.3%的病人被确诊为结核病,已经确诊的病人只有24.6%的病人被转诊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正规的登记、治疗和管理,因此,积极向大众以及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传播现代结核病防治知识,

  • 标签: 知识竞赛 结核病防治知识 答卷 医疗机构 2000年 患者数量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癌神经浸润的特征及其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光镜下观察491例胰腺导管腺癌、22例其他胰腺恶性肿瘤、41例胰腺良性病变和21例慢性胰腺炎组织中的神经浸润状况,分析其与其他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胰腺导管腺癌的神经浸润率为74%,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恶性肿瘤的23%(P〈0.01)。导管腺癌癌细胞通常穿越外周神经中膜到达内部的神经纤维束,有的甚至横断整根神经纤维。但神经浸润与导管腺癌的分化程度无关。52%的胰腺导管腺癌癌旁组织呈慢性炎症改变,且程度严重,远高于其他类型胰腺癌(14%)及胰腺良性病变(15%)的慢性炎症发生率(P〈0.01)。胰腺导管腺癌淋巴细胞浸润神经的发生率为65%,远高于其他恶性肿瘤的36%和胰腺良性病变的22%(P〈0.01)。胰腺导管腺癌的神经浸润与癌旁慢性胰腺炎症以及淋巴细胞浸润神经均相关,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神经浸润是胰腺导管腺癌特征性的生物学行为之一。

  • 标签: 胰腺肿瘤 肿瘤转移 周围神经肿瘤性浸润 临床病理学
  • 简介: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新发病人占全球总数的16%~1。中国结核病控制工作直接影响到全球结核病控制战略的实施和结果。我国政府已向国际社会作出承诺并付诸行动,《全国结核病防治

  • 标签: 中国 结核病 控制 流行病学 预防
  • 简介:脑卒中患者常因不能进食需留置胃管给予营养支持和灌注药物等。但时常发生插管困难,增加了患者痛苦,并耗费护士不少时间和精力。为了提高该类患者插胃管的成功率,现根据有关方面资料及我科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78例脑卒中患者鼻饲插胃管困难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

  • 标签: 脑卒中 插胃管 原因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胰腺结核(pancreatictuberculoses,PT)的多层螺旋CT(MDCT)征象,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2003年至2009年行MDCT检查并最终确诊为PT的9例患者,其中2例行MDCT血管成像.分析PT的MDCT特征性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DCT诊断为胰腺癌1例、囊腺癌1例、囊腺瘤2例、假性囊肿1例、胰腺癌伴后腹膜淋巴结转移2例、淋巴瘤2例.通过病理证实,9例均为PT,误诊率达100%.PT常表现为胰头肿块,亦可累及体尾部或整个胰腺.MDCT呈现等或略低密度的囊实性肿块,偶见钙化,增强后轻度至中度环形强化.通常不伴有胰管扩张,但常伴有后腹膜或邻近淋巴结肿大,且肿大淋巴结亦呈环形强化.有时伴有腹部其他脏器结核.结论环形强化的肿块不伴有胰管扩张,同时伴有环形强化的肿大淋巴结为PT特征性的MDCT表现.

  • 标签: 胰腺 结核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 简介:随着全球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高龄老年急诊患者亦日益增多。为了解和掌握离退休老干部急诊患者的规律和临床特点,提高急诊抢救的成功率,笔者对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预防保健科急诊的446例(547次)离退休老干部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诊 离退休老干部 急救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与乳腺多原发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例甲状腺及乳腺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均由彩超证实甲状腺及乳腺占位。在完善穿刺、钼靶等相关检查后,经手术及其他辅助治疗,术后常规病理均证实为甲状腺及乳腺的恶性肿瘤并行ER免疫组化检测。其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9例,导管内癌2例,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伴浸润性导管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导管内癌1例;甲状腺癌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24例甲状腺及乳腺多原发癌中,ER共同阳性11例,ER共同阴性8例,ER在甲状腺癌和乳腺癌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是发现第二种癌的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甲状腺癌患者应常规排除乳腺癌可能,乳腺癌患者也应同时检查甲状腺,若发现肿瘤应予以重视。尤其对于ER阳性的患者应注意检查另一腺体。

  • 标签: 甲状腺癌 乳腺癌 多原发癌
  • 简介:目的观察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对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明确的患者,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临床症状得以缓解后再予以舒利迭吸入治疗。结果39例中治愈28例,显效10例,总缓解率97.4%。结论重视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对诊断明确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序贯予以舒利迭吸入治疗,具有临床起效快,副作用少,治疗效果显著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治疗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6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分析其病情状况、临床特点,并检测、对比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等的变化。结果全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除呼酸+代酸、呼碱+代酸患者外,其余患者治疗后pH水平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除呼酸+代酸患者外,其余患者治疗后的HCO3-均优于治疗前(P〈0.05)。23例患者经对症积极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控制(88.5%),2例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最终病情得到控制(7.7%),1例死亡(3.9%),总体有效率96.2%。结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有出汗、语言不连贯、烦躁不安、咳嗽、多痰、呼吸与心率加快、血气指标异常表现,积极对症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血气指标,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重度哮喘 呼吸衰竭 临床分析
  • 简介:淋巴上皮瘤样癌(1ymphoepithelioma-ikecarcinoma,LELC),由未分化的恶性上皮细胞和密集的淋巴组织间质组成。

  • 标签: 淋巴上皮瘤样癌 乳腺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病因和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妊娠合并心衰的诊治水平,降低母婴的病死率。方法对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2例妊娠合并心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妊娠合并心衰患者,36例经病因治疗及强心、利尿、扩血管、终止妊娠等综合治疗后,心衰得到控制,治愈出院;5例转院治疗,随访均治愈出院;1例死亡,考虑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围生期心肌病。结论产前检查,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孕期合并症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剖宫产和早期及时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合并心衰主要方法。

  • 标签: 妊娠 心力衰竭 诊断 治疗 早期干预
  • 简介:急性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缺血以致局部坏死,绝大多数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少数由于梅毒性主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开口、结缔组织疾病或是冠状动脉栓塞所引起。近年来,发现冠状动脉持久痉挛,尤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的痉挛,也是引起心肌梗塞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塞 误诊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本地农村有偿献血后感染丙肝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生化检测、病毒基因分型、HCV—RNA定量分析,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43例有偿献血后感染HCV者,进行临床常规生化指标、基因分型、HCV—RNA定量、自身免疫肝炎及肝脏超声检测。结果43例丙肝感染者中,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者9例,占20.9%;肝功异常,转氨酶升高者13例,占30.2%;基因I型15例,占34.9%,基因Ⅱ型25例,占58.1%,未分型者3例,占7%;HCV—RNA定量〈1.0E+03copies/mL为7例,占16.3%,4例〈1.0E±04copies/mL,占9.3%,余均为〉1.0E±05copies/mL,占74.4%:彩超示:未见明显异常者3例,占7%;40例有不同程度肝损害,部分已有肝硬化的表现;自身免疫肝炎指标检测均阴性。结论感染丙肝后大部分发展成慢性肝炎,逐渐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不同程度肝损害,需积极早期抗病毒治疗,才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 标签: 有偿供血 丙肝 生化指标 基因分型 HCV-RNA
  • 简介:本文分析36例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发现均与胃肠道疾病有关,而慢性失血是最常见的原因.1资料和方法1.1对象2001~2003年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诊断为缺铁性贫血的老年患者36例,年龄67~96岁,中位数年龄78岁.男15例,女21例.均符合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1].1.2病因诊断方法胃切除术、痔疮主要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粪便常规和潜血试验,各例检查2~5次不等;纤维胃镜和(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33例.

  • 标签: 老年 缺铁性贫血 胃肠道疾病 慢性失血 粪便潜血试验 内窥镜检查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和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吸烟、空气污染、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这两种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上一个患者同时罹患该两种病的并不少见。感染是COPD和T2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使该两种病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2型糖尿病 布地奈德 糖尿病患 安全性
  • 简介: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急诊疾病,而皮肤吸收中毒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容易在门急诊误诊误治。我院1995—2002年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148例,其中12例误诊,误诊率8.7%,均为经皮肤吸收中毒,为了提高对皮肤吸收中毒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现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误诊 皮肤吸收中毒 原因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包积液(PE)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多中心纳入1382例CHF患者,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对PE进行半定量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E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HF患者中PE的发生率为9.92%,其中,中等量PE占90.68%(107/118),少量PE占6.78%(8/118),仅2.54%(3/118)为大量PE。收缩压(SBP)增高(OR=1.04,95%CI1.01~1.07,P=0.043)、左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OR=1.09,95%CI1.02~1.15,P=0.032)、主肺动脉内径(MPAD)增宽(OR=1.51,95%CI1.24~1.85,P〈0.001)是P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E在CHF患者中并不少见,多为小到中等量。PE与CHF的病因无关,而与SBP升高、LVEF减低和MPAD增宽相关。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包积液 危险因素 相关性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甲亢性心脏病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特点,总结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对32例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男9例,23例,男女之比1:2.6。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悸、胸闷、气促,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结论甲亢性心脏病治疗的关键是明确诊断,治疗原发病,其诊断的重点是排除心血管性疾病或其它心肌病并发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心脏病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