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腰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治疗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术后恢复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本院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180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腰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通过χ²检验分析,两组之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12.07,P=0.0005)。结论:采用腰复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治疗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相比传统全身麻醉具有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显示出其显著的临床价值。该麻醉方式可为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选择,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股骨颈骨折中采用腰-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法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有60例患者参加,按照麻醉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接受腰–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后者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每组各有30例,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研究发现,观察组的运动神经阻滞和感觉神经阻滞时间较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腰-坐骨神经阻滞和全身麻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方面均具有良好的疗效,有效提高麻醉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肌间沟臂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下进行超声引导臂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70例上肢骨折行手术患者,以随机单盲法分组,各35例。患者均实施超声引导肌间沟臂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以0.5%浓度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以0.25%浓度罗哌卡因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100.0%相对于对照组的88.6%明显更高(P

  • 标签: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罗哌卡因 不同浓度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我院采用腋窝寻找异感法(确认神经法)进行神经定位,不仅提高了臂神经阻滞的成功率,而且很少有并发症的发生.下面就腋路臂神经阻滞,即腋窝寻找异感法(确认神经法),腋动脉贯通法(确认血管法)及传统的借助刺破神经血管鞘的落空感观察针尾随动脉搏动,确认进入血管神经鞘的方法,进行临床效果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腋部入路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 腋动脉贯通法 并发症 腋窝寻找异感法
  • 简介:神经阻滞具有肌肉松弛较完全、血流动力学稳定、可阻断交感神经、术后镇痛时间较长、避免插管困难并减少插管术后并发症、且副作用小等优点,是上肢手术常规采用的麻醉方式[1]。过去,临床常选用左布比卡因麻醉,但其起效慢,术后镇痛维持时间短。有研究报道,低剂量纳洛酮联合阿片受体激动剂以静脉或椎管的用药途径安全有效[2],且应用于外周神经阻滞亦可增强镇痛作用,但此效应的实现并不依赖于阿片受体激动剂的存在[3]。本次研究旨在观察低剂量纳洛酮用于臂神经阻滞阻滞效果的影响,为其应用于上肢手术麻醉提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临床观察 纳洛酮 低剂量 罗哌卡因 阿片受体激动剂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上肢骨折手术中联合应用瑞芬太尼与臂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 。方法:收集 2015 年 11 月 -2016 年 12 月我科收录的上肢骨折手术病患共 74 例,按照数字表法的分组原理,对 74 例入选病例进行分组:观察与对照两组各 37 例。两组术中都联合应用瑞芬太尼与臂神经阻滞麻醉,其中观察组瑞芬太尼的泵注速率为 0.1ug/ ( kg*min ),对照组为 0.05ug/ ( kg*min )。分析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 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的达优率为 81.08% ,对照组为 54.05%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于上肢骨折手术中合理联用瑞芬太尼与臂神经阻滞麻醉,并严格控制瑞芬太尼泵注的速率为 0.1ug/ ( kg*min ),可增强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提高麻醉效果 。

  • 标签: 瑞芬太尼 上肢骨折手术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 摘 要:目的: 观察盐酸罗哌卡因用于高龄肩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0例ASAⅠ ~ Ⅱ级高龄肩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臂肌间沟阻滞,注入 0. 25% 盐酸罗哌卡因10 mL,B组对照组不使用任何药物,观察复位效果,同时对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进行评估,记录神经阻滞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复位易于成功,且不良反应少。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臂神经阻滞用于高龄肩关节复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盐酸罗哌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高龄 肩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为研究臂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收诊时间在2017年2月~2017年5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104名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52名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进行臂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于对照组的52名肩关节镜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常规性的全身麻醉,对所有患者手术期间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研究进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拔管时间、镇痛药物用量、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度评价等情况。实验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于臂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效果的满意度为9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6%。实验组患者手术完成后的准确拔管时间为(8.1+2.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1.0+3.8)min,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镇痛药物的实际使用量为(0.045+0.002)mg,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0.055+0.036)mg。两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减少手术过程中镇痛药物瑞芬太尼的使用量,缩短拔管时间,促进手术效率的提升,提高患者对于麻醉手术治疗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深入的推广。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 肩关节镜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局麻药对超声引导腋路臂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所有患者均需进行前臂与手部手术治疗,在超声的引导下给予腋路臂神经阻滞,并采用局麻药物辅助手术治疗。依照信封随机分组方案进行分组,共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30例的A组、B组、C组,对应的麻醉药物剂量分别为32mL、24mL、16mL,分析三组手术治疗患者不同剂量药物的麻醉效果。结果C组患者的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麻醉见效时间分别为(12.82±4.11)min、(11.82±4.21)min、(14.16±6.08)min、(15.72±6.08)min,分别与其他两组患者相比较时间均较长,P<0.05;另外,A、B两组患者的麻醉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C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腋路臂神经阻滞可使得局部麻醉用药量明显减少,值得推荐采纳。

  • 标签: 腋路臂丛神经 麻醉阻滞效果 超声引导 不同剂量 局部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锁骨骨折手术中颈臂联合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锁骨骨折手术病患86例,将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43例。实验组术中行颈臂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行颈改良法阻滞麻醉。综合分析两组的阻滞麻醉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阻滞效果的优良率为97.67%,明显比对照组的86.05%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明显比对照组的11.6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颈臂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对锁骨骨折手术病患进行麻醉处理,可有效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提高阻滞麻醉效果。

  • 标签: 锁骨骨折手术 临床价值 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喷他佐辛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臂神经阻滞的麻醉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60例需行臂神经阻滞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30ml进行麻醉,观察组则采用0.447%甲磺酸罗哌卡因30ml+30mg喷他佐辛,观察对比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以及术后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感觉阻滞持续及镇痛持续时间和术后1h、6h、12h、24hVAS评分较对照组优势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喷他佐辛复合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臂神经阻滞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阻滞起效时间,延长术后镇痛时间提高镇痛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喷他佐辛 甲磺酸罗哌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B 超引导下不同模式肌间沟臂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8 年 5 月 -2020 年 4 月本院接诊的上肢手术病患 120 例,数字抽签法均分 3 组。 A 组采取 B 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上支神经阻滞麻醉法, B 组采取 B 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丛中支神经阻滞麻醉法, C 组采取 B 超引导下肌间沟臂下支神经阻滞麻醉法。对比麻醉效果等指标。 结果:B 组运动神经麻醉起效时间( 13.15±3.86 ) min 、感觉神经麻醉起效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析甲状腺手术患者通过进行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颈神经阻滞麻醉所取的临床效果,望能够为甲状腺手术病人的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抽取2015年07月23日-2017年07月27日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手术病人8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40例行芬太尼麻醉的病患纳入常规组,而剩下的40例病人纳入实验组行芬太尼+咪达唑仑麻醉,分析并对比两组病患VAS评分、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血浆肾上腺素、心率、内皮素以及血管紧张素-II水平。结果实验组VAS评分、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血浆肾上腺素、心率、内皮素以及血管紧张素-II水平均优于常规组,将常规组和实验组数据展开梳理,组间之间的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芬太尼麻醉相比较,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辅助颈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病人的手术治疗之中,能够保障病患的镇痛效果,稳定病患的血流动力学,适合手术的需求。

  • 标签: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 甲状腺手术 芬太尼 咪达唑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腕部神经阻滞麻醉与肌间沟臂麻醉治疗腕横纹以远手外伤的效果。方法 以2020年6月-2021年7月腕横纹以远手外伤患者450例,为研究的对象,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肌间沟臂麻醉,实验组腕部神经阻滞麻醉,分析2组麻醉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低于对照组,其BCS评分、P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腕部神经阻滞麻醉 肌间沟臂丛麻醉 腕横纹以远手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腰–坐骨神经阻滞与全身麻醉方案作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患者,均患有股骨颈骨折,就诊时间[2021年3月-2022年3月],选取随机方式,均等拆分,设立2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例数39例,前者为全身麻醉方案,后者为腰–坐骨神经阻滞方案,对比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时间均较短,疼痛(VAS)得分较低,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上肢手术中肌间沟联合腋路臂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时间选取于2022年2月~2023年11月,从我院骨科收治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中统计出60例展开系统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接受腋路臂神经阻滞,观察组接受肌间沟联合腋路臂神经阻滞,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神经阻滞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麻醉优良率显著比对照组高,统计值P<0.05,其麻醉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和感觉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上肢手术患者实施肌间沟+腋路臂神经阻滞联合的麻醉效果好,起效快,维持时间久,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上肢手术 肌间沟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深入探讨在锁骨骨折内固定中使用颈阻滞麻醉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92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数字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对照组共计46例,观察组共计4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的臂阻滞麻醉法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颈联合阻滞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所取得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锁骨骨折患者的麻醉优良率(95.65%)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4.3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锁骨骨折患者,差异极其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进行内固定的锁骨骨折患者,实施颈阻滞麻醉,麻醉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各大医院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丛臂丛阻滞麻醉 锁骨骨折 内固定 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