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中联合应用阿扎司琼、咪达唑仑、曲马多的预防恶心呕吐、镇静镇痛、抗寒战的效果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剖宫产孕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阿扎司琼、咪达唑仑、曲马多,对照组为不用任何辅助药。观察两组中血压、心率、氧饱和度、镇静、恶心呕吐、寒战情况,并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寒战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均无差别(P>0.05)。结论阿扎司琼-咪达唑仑-曲马多复合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具有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镇静镇痛好、预防中寒战、减少孕妇中不适感,对新生儿无影响。

  • 标签: 阿扎司琼 咪达唑仑 曲马多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与宫腔填纱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40例,随后将这40例患者进行随机等量分组,分为两组,即缝合组与宫腔填纱组,每组各20例。其中缝合组患者采取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而宫腔填纱组患者采取宫腔填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术后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出血情况均有所改善,但是缝合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术后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宫腔填纱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取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宫腔填纱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传统的疝修补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中选取54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5年1月—2016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4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7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疝修补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将两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2年内,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更佳。

  • 标签: 腹股沟疝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的疝修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多发或巨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传统开腹剔除两种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的78例多发或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剔除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71.8%(P<0.05);术后不良反应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5例(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或巨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治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多发 巨大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60),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予以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手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肛门排气用时、住院用时、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经对比均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进行治疗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对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胆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切口和传统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的差异性。方法随机选择86例行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数量相同具有可比性的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切除,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可缩短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机体组织损伤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传统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95例患者(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进行观察,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针对对照组甲状腺腺瘤患者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针对实验组甲状腺腺瘤患者实施改良小切口手术,观察两组甲状腺患者手术治疗后手术时间、对瘢痕满意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切口长度、切口感染率。结果对照组甲状腺腺瘤患者与实验组甲状腺腺瘤患者之间对比的各项观察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甲状腺腺瘤患者实施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切口美观程度较高,预后较好。

  • 标签: 改良小切口 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 甲状腺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对于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张家口市尚义县医院进行胆管结石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2015年2月—2017年4月)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情况以及临床疗效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T管拔除时间(28.84±1.65)d、中出血量(39.56±4.97)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10.84±5.45)h,分别优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腹腔镜较传统开腹,对胆管结石治疗效果更为显著,适合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传统开腹术 腹腔镜治疗 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开胸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胸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8例胸外伤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式方法分组,传统组(27例,传统开胸治疗)、胸腔镜组(31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比较其临床结果。结果胸腔镜组患者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手术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传统组2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治疗胸外伤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且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传统开胸术 胸腔镜 胸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横切口剖宫产不缝合皮下脂肪层对产后康复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行腹部横切口剖宫产的足月妊娠孕产妇3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50例。观察组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直接行皮内连续缝合,对照组常规缝合皮下脂肪层再行皮内连续缝合。比较两组手术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1d、3d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IL-6、IL-8及CRP水平均较术前高,而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IL-6、IL-8及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横切口剖宫产不缝合皮下脂肪层,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量,有助于产妇术后康复。

  • 标签: 腹部横切口 产后康复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开展本次关于剖宫产手术麻醉的研究。期间总共选取100例产妇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分组方式以随机数字法为主。常规组应用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实验组采用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实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总结两组患者的动脉压以及麻醉阻滞平面达到平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在时间方面有明显的缩短,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多项结局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更加平稳的控制产妇的动脉压,降低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产妇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普及。

  • 标签: 布比卡因 舒芬太尼 蛛网膜下腔阻滞 剖宫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比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传统四孔法切除的临床疗效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肝胆外科需行胆囊切除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四孔法胆囊切除。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手术治疗后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行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恢复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胆囊切除患者行两空乏腹腔镜切除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对腹壁及肋缘下神经、肋软骨损伤少;术后恢复速度快、疤痕少且疼痛感较弱的优势,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

  • 标签: 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传统四孔法切除术 胆囊炎 临床疗效与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二次剖宫产实施过程中,腹壁纵横切口对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年内收治的100例二次剖宫产产妇,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50例。对照组需实施腹壁横向切口剖宫产。观察组需实施腹壁纵向切口剖宫产。比较两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中出血量和粘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实施二次剖宫产时,通过在腹壁上实施纵向切口能够明显提升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有着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横纵切口 二次剖宫产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在广泛性粘连肠梗阻患者治疗之中应用小场内排列手术和传统梗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6例肠梗阻病人,按治疗方式间的差异分成传统组和排列组,传统组采用传统的肠梗阻手术治疗,排列组采用小肠内的排列手术治疗,统计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别,组间对比有着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广泛性粘连肠梗阻患者治疗之中应用小场内排列手术,不容易发生并发症,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小场内排列术 传统肠梗阻术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外科手术与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11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中抽取78例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研究组(n=39)在超声引导下实施射频消融,对照组(n=39)应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愈率是92.31%,其并发症发生率是5.13%;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是53.85%,其并发症发生率是20.51%;两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肯定,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优势明显,值得借鉴。

  • 标签: 传统外科手术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 甲状腺良性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传统疝修补与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原因。方法选择我院近1年收治的52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根据不同疝修补式分组,Ⅰ组(n=25)接受传统疝修补治疗,Ⅱ组(n=27)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半年的慢性疼痛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相比,Ⅱ组慢性疼痛发生率为3.7%,相比Ⅰ组的慢性疼痛率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发生慢性疼痛的原因与所选式有关,经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较传统手术更利于减少慢性疼痛的发生,值得推荐。

  • 标签: 腹股沟疝 传统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慢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改良式乳腺切除传统开放手术治疗乳腺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肿块145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两组。对照组72例,予以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73例,予以改良式乳腺切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乳腺美容效果情况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出血量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乳腺切除对乳腺肿块进行临床治疗,可使患者的疼痛现象降低,促进患者恢复,另外,和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较高安全性与美观性。

  • 标签: 乳腺肿块 改良式乳腺切除术 传统开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期的实施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4月来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共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40)与对照组(n=38),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围期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其术后恢复时间,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剖宫产 围术期 人性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阴道助产剖宫产在足月妊娠第二产程中胎儿窘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我院足月妊娠第二产程中胎儿窘迫产妇100例,按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阴道助产组与剖宫产组,每组各有产妇50例。阴道助产组产妇分娩方式为阴道助产剖宫产组产妇采用剖宫产方式分娩,将两组胎儿窘迫发生因素和新生儿窒息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胎儿窘迫发生因素数据差异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剖宫产组脐带、胎盘因素明显高于阴道助产组。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数据差异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助产剖宫产在足月妊娠第二产程中胎儿窘迫均有一定作用,在胎儿窘迫发生后,需尽早根据产妇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结束分娩,以改善围产儿预后,减少死亡率。

  • 标签: 阴道助产术 剖宫产 足月妊娠 第二产程 胎儿窘迫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重度子痫前期行剖宫产的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顺序编号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3例。实验组提前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仅使用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术后2h、术后2~24小时出血总量、止血措施和不良反应。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中以及术后2h内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24h出血量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出血,比单独使用缩宫素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缩宫素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