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优化门诊流程对于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信息技术与门诊流程优化项结合已经成为了必然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探讨目前我国医院门诊流程存在的弊端,通过实施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进行流程再构造,从而建立一个高效、方便、快捷的门诊流程,真正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的门诊就医满意度。

  • 标签: 门诊管理 服务优化 信息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门诊患者服务需求分析与优化对策,为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提供一种方法。方法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期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院门诊接收的120例患者的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有95.0%的患者认为就诊过程中应该预约,等待的时间不宜超过30min,75.0%的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寻找科室以及检查室的时候存在困难,在等待的时间内感到无聊。结论医院门诊患者服务过程中,对于需求较大的方面需要积极地采取措施满足患者需求,从而提升门诊的服务质量以及工作效率。

  • 标签: 医院门诊 患者服务 需求分析 优化对策
  • 简介:摘要青年征兵体检工作程序比较繁琐,涉及到项目也有很多,在体检过程中需要对程序进行优化处理,按照制度要求落实各个项目,进而提升体检质量。在本次研究中以青年征兵体检流程优化的重要性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对优化处理程序进行分析。

  • 标签: 征兵体检 体检质量 应用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眩晕症运用中西医结合优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眩晕症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中医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DHI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DHI和VAS评分下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对眩晕症进行联合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症状,还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眩晕症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公共部门在人才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引入了其他领域的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但也有所不同。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将人力资源在部门中的作用充分挖掘出来,并充分利用这部分人力资源的作用,服务于公共部门,为社会服务,发光发热。但是,在当前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运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进。本文就对这些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给出了优化建议。

  • 标签: 公共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优化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中选取45例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个性化管理进行临床管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临床管理进行干预。采用Maslach评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对比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能力、自我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行不同的护理管理之后,观察组的各项Maslach评分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我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6.65%、100%,而观察组的急诊护理技能得分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管理模式优化急诊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懈怠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减少了医患纠纷,值得在实际应用中推广。

  • 标签: 个性化管理 优化急诊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基础部门之一,主要负责回收、清洁、灭菌、包装、存放以及发放医疗用品。同时,消毒供应中心也是重要的后勤部门,为临床科室的治疗提供所需要的无菌用品,与临床科室联系密切。为了增强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确保无菌用品的质量,本文首先对二者沟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然后就如何改善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临床科室 沟通问题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全国幼教、小学、初高中及高校场所均需根据当地医疗条件及学校综合实力,设立校医院或校医务室,而高校医院作为学校卫生职能部门,与一般医院工作内容有明显区别,校医院主要服务对象为全校师生、职工家属等。校医院主要工作包括疫苗接种、疾病预防及医疗保健知识宣教工作、基础体检等内容。在校医院日常诊疗工作中,药物治疗占据较重比例,因此校医院应加强药品管理,保障师生、职工家属用药安全。本文总结了加强高校医院药品管理的方式以及实施校医院药品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 标签: 高校 医院 药品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干预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显效22例、显效率73.4%,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8例、6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无效1例、显效率3.3%,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例、1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抢救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改善患者的治疗愈后,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程优化急诊护理 急性脑梗死 急诊急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基层医疗机构麻醉精神药品管理现状,优化其管理模式。方法调查基层医疗机构麻醉精神药品的管理情况,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一套管理方案,即规范处方、出入库专用帐册、处方登记帐册及交接班详细记录等模板。结果本院制定了一套较为规范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而且已经推广到基层医疗机构。结论在医疗机构麻醉精神药品管理中,统一处方格式和各类登记帐册非常必要。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麻醉精神药品 规范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在信息化与现代化社会中医学检验具有重要作用,其是诊断与治疗的必要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控制医学检验的技术质量,保证所提供检验数据的精确性至关重要。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应从让医学检验人员树立起质量管理意识、加强医学检验中的沟通、加强医学检验质量管理机制等几方面入手。

  • 标签: 医学检验 管理 现状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力优化组合在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落实集中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现有人力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建立科室二级管理架构,结合层级管理(护士长-区域组长)、制定岗位说明书、改变排班模式-由每天轮岗改为每月轮岗、建立护理绩效考核、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定时发放临床满意度调查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仪器设备的培训、考核,落实复用物品的集中管理。结果通过人力优化组合,在落实集中管理模式运行过程中,合理安排人力,实行层级管理,业务范畴拓宽,临床满意度提高,器械、器具的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都大幅度的增加。结论人力优化组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临床满意度,提升员工素质及员工满意度,减少差错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员工和护士长的压力,值得推广。

  • 标签: 人力优化组合 集中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人为因素是出现麻醉事故的重要因素,而造成人为因素的又分为潜在因素和显性因素两种。减少出现人为因素风险的发生几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强麻醉医生的素质修养,改善医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增强心理素质,提高职业道德,增强上进心,优化科室文化建设是作为提高麻醉医生自身素质的基本方式。

  • 标签: 麻醉安全 人为因素 素质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自适应退火模拟算法优化窦房结动脉三维CT重建,并进行其定量资料测量。方法收集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无冠心病患者,domCT影像数据输入Mimics10.01重建软件进行立体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并利用自实行退火模拟算法公式对所得图像(血管骨架)进行优化,记录其窦房结动脉形态及各项参数。结果8例单支窦房结动脉起源于右冠状动脉,1例左旋支。右侧窦房结动脉自右冠状动脉起源后,向右后方走行于升主动脉根部与右心耳之间,终止于上腔静脉右心房开口周围。左侧窦房结动脉自左旋支起源后,沿左心耳、左心房与升主动脉根部之间向右走行,至右心房附近上行终止于上腔静脉右心房开口周围。分析不同性别窦房结动脉个距离参数发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适应退火算法计算后,最大程度的优化了误差,使得三维成像更符合血管的实际解剖位置。同时自适应模拟退火优化效率高,应用方便,可为临床窦房结应用解剖提供重要的正常数据。

  • 标签: 窦房结动脉 三维CT 自适应退火模拟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应用优化护理流程,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结果抢救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心率、收缩压、急诊室急救时间、PCI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能够使抢救过程更加高效、合理,对确保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柔性管理理论在用于优化医院中外勤工人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该院运送中心的34名外勤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此来了解医院外勤工人对于柔性管理这一理论的相关需求,并且以此作为基准,不断改进其管理模式,从而营造出更为良好的“以人为本”的工作氛围。结果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当中,如若将柔性化管理制度应用实施到医院的外勤队伍当中去,不断地将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革新,从而激发外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内容中去。结论对医院的外勤工人采用柔性化管理制度,使得外勤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病患的满意程度也因此大大提升,所以此理论非常值得在医院外勤管理工作中实施推广。

  • 标签: 柔性管理理论 医院外勤工人 优化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进流程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的效果。方法评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流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流程的“瓶颈”,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优化重组,采取标准、科学、规范的流程管理措施。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对回收、清洗、检查包装、灭菌、无菌物品存放及发放流程进行改进,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效率和质量及手术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改进流程管理,增强护士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有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服务质量,有利于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

  • 标签: 手术器械 流程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程优化在神经外科输液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调研神经外科输液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输液开始时间迟、配置中心转运工人与病区护士交接不全面、批次补液接收排序不规范、未完全完成配置的特殊用药无提示标记、输液操作沟通交流不足,输液相关知识的宣教与患者需求存在差距、应铃时间长、用药间隔时间不规范,对流程中存在问题环节进行针对性优化,并评价流程优化前后的实践效果。结果通过输液管理流程优化后,病人及家属对输液的满意度由优化前的90.2%上升至98.3%;流程优化前后封管时间、补液更换时间比较,用时明显缩短;输液间隔用药时间误差率比较,由16.5%下降至8.0%。结论流程优化可有效应用于神经外科输液管理中,使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静脉用药更科学规范。

  • 标签: 神经外科 输液 流程管理 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板蓝根中靛玉红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方法以靛玉红含量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影响超声辅助法提取靛玉红的主要因素,并优化板蓝根中提取靛玉红的工艺条件。结果试验确定的靛玉红最佳提取工艺为板蓝根粗粉以12倍量无水乙醇,于16kHz功率、60℃条件下超声提取30min共2次,该工艺下测得板蓝根中靛玉红的含量为14.20μg?g-1(生药材)。结论本工艺操作简单易行,提取周期短,效率高。

  • 标签: 板蓝根 靛玉红 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