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gamma,PPARγ)是一种配体依赖的核转录因子,在脂肪形成、糖代谢、炎症反应、肿瘤及内环境稳定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PPARγ翻译后修饰对机体调控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发现PPARγ有多种翻译后修饰,主要包括磷酸化、泛素化、小泛素相关修饰物化(smallubiquitin-relatedmodifiermaterialized,SUMO)、乙酰化、亚硝基化与硝基化等。本文主要对翻译后修饰对PPARγ功能的调控作一综述。

  • 标签: PPAR&gamma 磷酸化 泛素化 SUMO化 乙酰化 亚硝基化与硝基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胸痛患者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某院189例可疑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两组采用同种方法进行检验,比较两组检查后的结果。结果两组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值上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次白蛋白测量值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对于急性胸痛患者的检测具有一定的作用,能够有效测量患者血液中白蛋白值,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胸痛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法分别对47例被确诊为AC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和45例健康者的IMA(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并将其与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和cTnT(肌钙蛋白T)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血清ACB值分别为(95.31±9.68)U/mL与(50.65±6.73)U/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胸痛后2h内的IMA的阳性率与同时间内的CK-MB及cTnT的阳性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内的比较差异则无任何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心肌缺血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肌缺血 诊断
  • 简介:摘要虽然目前的表观遗传学药物开发仍然局限于靶向DNA甲基化,但新的证据表明组蛋白甲基化是另一种主要的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决定因素,并且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经常失调。最近,组蛋白甲基化靶向治疗AML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有效治疗白血病提供了新的机会。本文将综述组蛋白甲基化修饰靶向治疗AML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组蛋白甲基化,急性髓系白血病,靶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延边地区健康人群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参考区间。方法采用白蛋白钴结合(ACB)方法检测386例健康人群血清IMA含量,按民族、性别和年龄分组进行比较,建立本地区的IMA参考区间。结果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和年龄分组之间IMA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延边地区IMA的参考区间为≥61.47U/mL。结论建立了延边地区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的参考区间,为临床结果分析提供依据。

  • 标签: 缺血修饰白蛋白 白蛋白钴结合试验 参考区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本院48例最终确诊为ACS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的IMA水平,定量测定CK-MB、cTnI。通过绘制IMA在该人群中用于诊断ACS的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判定最佳临界值。测定IMA诊断AC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S组IMA水平显著升高,均值为76.47±12.28U/ml,(P<0.01)。根据ROC曲线,当Cutoff值为69.54U/ml时,IM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较高,分别为75.0%、90.0%、94.7%和60.0%,曲线下面积为0.892。48例ACS患者中,入院即刻IMA测定值水平超过最佳Cutoff值者为36例,阳性率达75.0%,而同步测定cTnI阳性者仅为5例,阳性率为10.87%,CK-MB阳性者仅为6例,阳性率为13.04%,IMA与其他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MA是诊断ACS的早期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

  • 标签: 缺血修饰白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检测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临床价值,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83例设为实验组,按照疾病发作时间分为早期组(0~6h)49例和中晚期组(>6h)34例,选择同期进行体检且结果健康的50人设为对照组,均进行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并同时检测心肌功能常规检测项目心电图,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实验各组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浓度水平比对照组的呈现明显升高(p<0.05);阳性检出率分析可见,实验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均超过80.0%,早期组患者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测结果(p<0.05),而中晚期组二者没有明显差异(p>0.0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KAPPA一致性检测结果为0.87。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且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性较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电图
  • 简介:摘要脑胶质瘤是被世界卫生组织所公认的死亡率较高的病症,该瘤体良恶性生长发育速度及病程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并且由于该瘤体位于神经组织复杂的脑部,给临床治疗工作带来一定难度。RGD肽是一种能够有效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整合素受体的特异性环状三肽,具有较强的靶向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工作中。为了进一步探究RGD共修饰脂质在脑胶质瘤靶向性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对以往临床研究成果做一综述,以推动其得到更广泛应用。

  • 标签: 修饰脂质 脑胶质瘤 神经组织 靶向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IMA在ACS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检测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MA水平,了解IMA在这些人群中的分布差异,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ACS提供实验依据。结果健康对照组IMA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心肌梗死组IMA水平又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5。结论与传统心肌检测项目相比,IMA能更早、更灵敏的反映心肌缺血。

  • 标签: 缺血修饰白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症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辅助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实验组由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确诊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79例患者组成,对照组由8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组成,对所有纳入对象的血清同时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水平,综合统计分析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率分析可见,患者单独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6.1%和88.6%,联合两项指标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96.2%,单项检测分别与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联合两项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为0.96。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都是辅助诊断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疾病的有效指标,联合两项指标检测可以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降低漏诊率,适用于疾病的筛查,值得推广。

  • 标签: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缺血修饰白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