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传染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更好地为传染病患者服务。方法自行设计的传染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排在前4位的依次为传染病预防知识(100%)、所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98.57%),疫苗预防接种(97.14%),合理的饮食(95.71%)。结论传染病患者对疾病知识需求较普遍,宣教内容有所不同。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择期手术术前访视的方法和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00例择期手术的病人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术前访视。结果通过术前访视使患者对手术环境不再陌生,减轻了手术前的恐惧、焦虑心理,从而使其积极配合手术,坚定了治疗疾病的信心。结论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最佳的术前访视方式,全方位地为患者实施护理,可以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配合手术,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及疾病的治疗和恢复。

  • 标签: 术前访视 择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后访视及妇女保健在产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2020年1月~2021年3月在本院分娩的孕妇60例,按照门诊就诊的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为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产后访视和妇女保健。对两组孕妇产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新生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低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发病率方面,实验组低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的产后康复中,提供产后访视,以及应用妇女保健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降低产妇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后访视 妇女保健 产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行胸腔镜手术且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根据住院号单、双号分为观察组(接受手术前访视)和对照组(未接受术前访视),并测定其术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术前焦虑,减少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波动,减少患者术前负性情绪反应,能增进护患之间的感情,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麻醉期,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术前访视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术前多媒体访视对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1000例60岁以上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访视组)和实验组(多媒体访视组)。观察两组患者心率、血压、焦虑评分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多媒体访视可以缓解高龄患者的焦虑情绪,稳定高龄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有利。

  • 标签: 多媒体访视 高龄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访视中的常见疾病,促进新生儿健康.方法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上门访视过的117例新生儿的相关资料.结果发现新生儿发病率较高的有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腹泻,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湿疹。结论新生儿访视能早期发现新生儿期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早期干预,从而降低新生儿疾病发生率或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 标签: 社区 新生儿访视 疾病分析
  • 简介:1摘要社区新生儿访视是新生儿出院后对其健康状况的延续性服务,直接关系到产妇康复,婴儿健康成长和母乳喂养的成功[1]。近些年又增加了对婴儿智力、听力、视力异常的筛查和对早期教育的指导等内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5岁以下儿童死亡最常发生在1岁以内的婴儿期;婴儿死亡的60%~70%发生在28天内的新生儿期;而新生儿死亡70%发生在出生7天内的早期新生儿身上。为了防止新生儿死亡,访视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 标签: 社区医院新生儿家庭访视保健指导
  • 简介:摘要在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护理学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习质量,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PBL教学 社区护理学 家庭访视
  • 简介:摘要我院自2007年三月开展手术前访视患者的整体护理以来,深深体会到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手术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手术前对患者访视,能了解患者的心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促进手术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使手术患者早日康复。[1]术前访视、心里护理都是现代整体化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手术前访视对手术室护士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

  • 标签: 手术前访视 护士素质 整体化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产后访视作为孕产妇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内容,能够在施行的过程中发现产褥期中产妇和幼儿身边存在的健康问题,从而做到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产褥期保健常识教育,从而加快产妇身心的恢复,进而保证和促进婴儿健康成长。

  • 标签: 产后访视 产褥期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加家庭访视对改善产后抑郁症抑郁情绪,提高其心理社会方面的生活质量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有60名轻中度抑郁症者分为30名实验组和30名对照组,对照组产后常规访视,实验组产后访视每周一次,不少于8次,同时给于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半年内抑郁症状消失,积极对待生活与孩子健康正常生长,实验组抑郁症治愈率93.3%,对照组治愈率60%。实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增加家庭访视对产后抑郁症产妇是切实有效的。给予及时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减少复发是可行的。

  • 标签: 产妇 家庭访视 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
  • 简介:摘要家庭产后访视是分娩服务的延续,是做好围产期保健的重要工作内容。我们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产后家庭访视,了解产妇、新生儿身体状况,以及母乳喂养情况,解决了母乳喂养中常见的问题,丰富了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并掌握了技巧,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同时提高了新生儿护理的技能,保障产妇、婴儿健康。

  • 标签: 产后家庭访视 母乳喂养 常见问题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访视的有效实施对母婴健康促进作用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60例产妇作为研究资料,30例产妇接受有效的产后访视,作为观察组,30例产妇未能实施有效产后访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健康状况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不良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产后访视对于促进母婴健康、提高母乳喂养率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母婴健康 产后访视
  • 简介:目的:通过社区产后访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让产妇和家属了解和接受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社区产后访视人员在产妇及新生儿出院后3天、28天各进行上门访视一次,先了解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状况、母乳喂养知识了解程度和喂养技能掌握情况,再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对可能发生的问题给予预防措施指导。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母乳喂养知识,使产妇及家属了解和接受母乳喂养知识。结果:社区产后访视健康教育宣传指导使产妇及家属接受和正确实施母乳喂养,从而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结论:社区产后访视利用健康教育宣传和指导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对提高母乳喂养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社区 产后访视 健康教育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讨论术前访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及对策,提高访视质量。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抽查手术的病人1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进行术前访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的心率、收缩压、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前后心率和收缩压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满意度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术前访视已成手术室护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保障术中各项生命指标平稳,利于手术的进行,同时也使手术室的整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手术室 术前访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