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印度和菲律宾为例,对两国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改变单一国籍政策而赋予海外移民公民权的政策设计及实施过程加以考察.印、菲两国实施双重国籍政策,体现出移民输出国国家战略与海外移民利益驱动的某种契合.对于移民输出国而言,通过引入各种类型的双重公民权,以加强本国海外移民的权利,实际上是一种跨国民族主义形式.

  • 标签: 海外移民 双重国籍 公民权 印度 菲律宾
  • 简介:在藏传佛教与上座部佛教中,比丘尼的传戒体系早已中断。由于许多佛教女性主义运动者推动重建比丘尼僧团,从1996年起东南亚国家逐渐产生了自称比丘尼僧团的团体。不过,那些自称比丘尼的女修行者,在戒律、社会和法律上的认可还算是有一些问题。泰国虽然有了恢复比丘尼僧团运动,但不是全国的八戒白衣母(MeaChee)都出来支持这个提议,许多八戒白衣母愿意保留自己原来的身份,而不受比丘尼戒。复兴比丘尼传戒的意义与影响可能与两平等没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将从社会与泰国文化上的两概念探讨两平等问题,探讨泰国文化母系社会本身是否有两不平等问题存在,南传佛教界里没有比丘尼是否意味着存在两不平等;比丘尼的复兴是否解决了泰国佛教女性出家的形象问题;泰国佛教女修行者在身份上、形式上和精神上的出家意识。所有这些都值得探讨。

  • 标签: 泰国 南传上座部 比丘尼 传戒 复兴
  • 简介:1977年苏联宪法中提出的'新的历史人们共同体——苏联人民'这一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它是否符合苏联的国情?本文想对此作些评述。苏联'新的历史人们共同体——苏联人民'这一理论,最早见于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在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当时他宣称:'在苏联形成了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民族的新的历史人们共同体——苏联人民'。

  • 标签: 共同体苏联 历史性共同体 新的历史性
  • 简介:自“阿拉伯之春”以降,伊斯兰极端主义日益成为全球非传统安全研究领域的主要议题.以往的研究已经注意到极端宗教思想对“一失败,即溃散”的弥散型恐怖主义之影响,但对于弥散型恐怖主义生成根源、传播路径与扩散范围却没有形成系统的区分与探讨.基于对伊斯兰文明圈核心区域、半边缘区域和边缘区域在宗教地位、部族影响、民族国家认同与区域权力结构四种因素的区分,在伊斯兰文明核心区域容易形成向外围单向辐射的跨国弥散型恐怖主义;而在伊斯兰文明边缘区域容易接受来自文明核心区域的影响并成为伊斯兰极端主义扩张工具与动员手段.半边缘区域因地缘上的过渡和宗教上的亚文明特征而介于两者之间.“一带一路”倡议途径广大的伊斯兰国家,为确保中国海外投资安全,在伊斯兰文明核心区和半边缘区域应该注重发展同当地部族关系,而在边缘区则需要强化政府间官方合作.

  • 标签: 弥散型恐怖主义 伊斯兰极端主义 国际反恐 一带一路
  • 简介:边境地区作为国家领土比较特殊的组成部分,代表着国家主权的至高无上和国家领土的不容侵犯。过去,位于国家交界处的边境地区敏感脆弱,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生存”的重任,传统边境始终发挥其屏蔽功能,传统的边境安全随之体现出“防范危险”和“共存安全”的主要特性。如今,由于全球化进程和国家的开放政策,相应地引发了实体边界弱化和“软边界”扩散等边境地区的新变化,同时,边境屏蔽效应相对减弱,中介效应凸显,使边境地区呈现安全与发展并举甚至以发展为主导的安全态势,边境安全的特征发生重大转变。边境地区安全问题的复杂化、安全的渗透和联动增强、安全中注入发展的因素以及安全的社会化建构等特征与“共生”理论中的多元、内生性、交互、共生性等特征相似,而且有相适应的研究议题,使边境安全问题可以从共生视角进行探讨。边境安全的变化使边境在实现“共存安全”的同时强调“共生安全与发展”,在关注当下安全的同时也注重安全的未来。文章以边境安全的特殊为视角进行研究,提出“共生安全”的新理念,并在“共存安全”和“共生安全”特性的比较中,探索边境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未来走向。

  • 标签: 安全 边境安全 共存安全 共生安全 国际安全理论
  • 简介:中国如何在南海主张不受《海洋法公约》调整的历史权利,同时又受《公约》尊重,这是一大难题。造成这一困局的原因是中国南海权利主张本身存在两个缺陷:第一,试图以单一的历史权利规则主张涵盖整个南海海域的权利,未能解决与《海洋法公约》相关条款的冲突。第二,以《海洋法公约》之外的法源主张区别于《公约》的历史权利,但海洋权利内容又是《公约》框架内的事项,由此又落入《公约》的调整范围。对历史权利的法源、性质和内容的阐明是中国南海权利主张的症结所在,只有对此作出有别于《公约》权利的主张,才能落入《公约》序言“未予以规定的事项,应继续以一般国际法的规则和原则为准据”的条款中,以此排除《公约》的适用。本文试图对历史权利做全面解读,以此证实历史权利是区别于《公约》权利的体系,不受《公约》调整;其次,试图处理历史权利与《公约》权利的并存关系,以此证实历史权利受《公约》尊重。

  • 标签: 历史性权利 海洋法公约 南海仲裁案
  • 简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印度充分发挥其现代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并在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中获得先机,带动印度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以IT产业为主导的服务业有较高的就业门槛,与印度大众教育水平落后的现实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随着印度经济的不断发展,笔者认为印度现代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反而导致了就业失衡,加剧了行业的不平等.增大了贫富差距,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印度现代服务业 竞争优势 不可持续性
  • 简介:中俄边境贸易在经历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之后突然跌入低谷,进入了一个困难重重的过渡时期。边境贸易怎样才能走出低谷,重现昔日辉煌,关键在于在过渡时期能否相应调整对策,在边境贸易的主要环节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结算方式就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的重要环节。

  • 标签: 中俄边境贸易 可行性分析 俄罗斯 外贸企业 自由外汇 易货贸易
  • 简介:从2016年下半年仲裁裁决之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南海局势趋于平静,但是南海的实质问题——领土争议并没有解决,现在风平浪静只是表面上的,处理不好,南海问题很可能风浪再起。当前南海形势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中美在南海地区的军事较量是影响南海形势发展的一条主线。去年美国针对我们在南海地区进行了4次航行,并频繁访问周边国家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基地。我国在南沙地区的岛礁建设完成之后,相应的设施逐步部署到位.

  • 标签: 南海问题 秩序 海上 仲裁裁决 实质问题 形势发展
  • 简介:生态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具普遍的存在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问题都与生态问题有关,文化也不例外。当全球进入"后真相、后西方、后秩序"时代的时候,国家文化安全现代构成了关于国家文化安全认知系统的新生态特征。文化生态安全是这一现代的表征。文化生态构成的多重二元结构是文化生态安全构成的结构方式。内部与外部性文化关系冲突是引发文化生态危机和国家文化安全危机的原因。塑造良好的外部文化环境和内部文化环境是维护和实现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文化生态保障。文化多样是文化生态的存在形态与结构样式,是文化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机制,文化多样安全是文化生态安全实现的前提。中国要实现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在保护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安全的同时,实现从单一时空领域里的文化安全走向系统整体范畴的文化安全,在生态文明系统整体安全观的基础上,建构国家文化安全现代的新认知系统。

  • 标签: 文化生态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现代性 文化多样性安全 文化生态构成多重二元结构
  • 简介:自2010年以来,美国逐步加大了介入南海争端的力度。其突出的表现是以强化南海航行自由为核心,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多种手段对中国施加压力,逼迫中国在南海问题的立场上后退。美国强化南海航行自由既有其历史的逻辑也有其现实的考量。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强化南海航行自由是其历史上"汉密尔顿主义"和"威尔逊主义"传统延续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现实来看,以美国在南海地区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受到影响为借口,以实现该地区所谓的航行自由和秩序稳定为目标,以实施综合的海洋战略为保障是美国强化南海航行自由的现实考量。但随着当代国际海洋制度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美国强化南海航行自由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越来越站不住脚。

  • 标签: 南海 航行自由 历史逻辑 现实逻辑
  • 简介:专属经济区问题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最富争议的议题之一。中美在航行自由是否包括专属经济区的军事活动、水文测量能否区别于海洋科学研究以及专属经济区是否允许军事情报搜集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和矛盾。中美的分歧源于美国主要从战略利益的角度来理解专属经济区问题,并将中国的崛起看作是对美国霸权的威胁。因此,尽管提出了诸多法律依据,美国的专属经济区主张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作为一个政治、战略议题,法律并不能够为专属经济区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中美专属经济区分歧最终只能通过政治方式加以解决,关键是要建立中美战略互信,寻求战略共存。

  • 标签: 中美 专属经济区 航行自由 军事活动 战略竞争
  • 简介:中俄两国农业具有广泛的互补:(1)俄土地资源丰富,中国人均土地资源较少;(2)俄出现人口危机,农业劳动力资源匮乏,中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3)俄近期是中国农权产品的广阔市场;(4)中国将长期进口俄罗斯钾肥;(5)明日的俄罗斯可能成为中国的粮仓;(6)俄将是中国园艺产品的长期市场;(7)俄是中国传统的茶叶市场;(8)俄将是中国猪肉和禽肉的主要出口市场;(9)中国将是俄罗斯牛肉和乳制品的主要出口市场;(10)中俄双方农业科技各具优势,互补互利,加强合作,可促进两国农业经济共同繁荣。中俄农业有着坚实的合作基础和美好的合作前景。目前中俄农业合作仍然存在一些限制因素,但是只要中俄双方都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大局着想,从中俄睦邻世代友好的长远利益着想,这些问题都会在不断合作与理解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 标签: 中俄农业 国际合作 互补性 资源 农资 农产品
  • 简介:为了应对海上航道安全威胁,南海各方经过努力形成了航道安全保障法律机制。该机制具有一定有效,但也存在许多局限性,如合作机制的软法导致遵约和履约行为的非拘束、合作机制固有的妥协与弱惩戒损害其权威、合作机制的原则影响权利义务的确定性、合作机制的独立受限于国际势力干预,以及合作机制的公共物品属性影响其实效。这些局限需要南海各方协同以破解制度困境:构建软硬法有机联系的合作法律机制;完善航道安全保障法律机制的内在构成要素;协同努力确保合作法律机制的独立;强化南海各方有效合作的“选择诱因”机制。

  • 标签: 南海 航道安全 法律机制
  • 简介:2006年9月,泰国军队发动政变推翻了他信看守内阁,接管了国家权力。这次政变的爆发,与他信政府在利益、道德等方面发生一定程度的合法危机有关,也与泰国民主发展不完善,即民主的尴尬有关。军事政变一方面作为结束遭遇合法性问题的统治者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另一方面它严重影响了泰国的民主化进程。完善的民主制度是解决政治纷争的有效方法,只有它才能为政治体系提供长久的合法基础。

  • 标签: 泰国 军事政变 政治民主 合法性
  • 简介:逊尼派—什叶派教派矛盾上升是2011年中东变局爆发以来中东地区出现的最重要趋势之一。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逊尼派—什叶派教派矛盾成为沙特—伊朗在波斯湾、中东地区进行地缘政治斗争的意识形态工具。2012年穆兄会政府在埃及上台后,中东逊尼派政府分化为相互竞争的萨拉菲、穆兄会政府两派,中东教派政治格局由'逊尼派—什叶派'二分格局演变为'穆兄会—萨拉菲—什叶派'三分格局。与此同时,产生于特定历史背景之下的'伊斯兰国'等定叛萨拉菲主义团体在部分地区和国际势力的有意扶持下崛起,进一步激化了中东地区伊斯兰教内部教派矛盾。

  • 标签: 教派矛盾 穆兄会 萨拉菲定叛 萨拉菲主义
  • 简介: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日趋增强的今天,移民活动的状况或本质正越来越表现为流动而非定居。移民的流动,是“人权高于主权”这一国际政治思潮的反映,是全球化发展所产生的一种“跨国逃避”趋势,也是国际政治经济多元化、不平衡发展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必然产物。本文试图通过对移民流动的探讨,揭示中印两国海外移民的流动对两国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所共同具有的有益影响,以及中印两国因其海外移民流动在国际社会中所面临的不同处境。

  • 标签: 海外移民 流动性 国际关系 中国 印度
  • 简介:自从公元一千年成为独立的民族国家以来,越南就不得不面对“地理位置的束缚”。越南与其强大的北方邻国——中国拥有共同的边界。时至今日,越南8800万的总人口数只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份的人口数。正如布兰特利·沃马克(BmntlyWomack)在他的一个主要研究课题中指出:在已记录的历史中,中越两国双边关系都是一种持续的不对称结构。

  • 标签: 越南 中国 对称性 成熟 不对称结构 民族国家
  • 简介:近年来,安子介先生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在汉字的研究、教学以及普及方面取得了独树一帜的实绩,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识记教学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在教学中,有一些汉字的本义今天已经不用,或者已讲不清楚其造字之初的本义,或者即使讲清楚,但绕弯太大,造成混淆,浪费课时。我们可以对这些汉字(特别是简化字)的字形和会意,做具有时代的、并符合汉语发展规律的新释义,而免用旧释义,使释义与字源学分开。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外来词在当今汉语词汇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由于常用汉字的构新词能力强、汉语外来词在社会使用过程中呈“趋简”态势,所以,只要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好学好常用字,就可以大大减低认记汉语外来词的难度。

  • 标签: 安子介 对外汉语教学 字源学 简化字 外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