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的安全”概念强调普通人的安全和福利以及他们作为人的尊严和幸福。它已成为新的研究和政策议程的组成部分。人的安全从出现开始,就在中国学术界得到了讨论,但政府很少使用该术语。就政策领域而言,中国式“人的安全”路径的一个特点就是接受或发展了人的安全的思维并付诸实践,或是殊途同归,但不使用“人的安全”这一特定术语。然而人的安全的本质却反映在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中,并且随着国内政策思想而转变为“以人为本”。人的安全已经嵌入中国的安全思维中。作为理解、解释以及更好地分析安全的新视角,引入“人的安全”和“以人为本”是对研究和政策议程的一个积极发展。在中国语境中,尽管“以人为本”的原则并非人的安全最完美的对应物,但它至少表明,当处理国内外与安全相关的事务时,个人安全比过去更加重要了。比起接受“人的安全”这个术语本身,中国更愿意将人民的安全(和幸福)作为政策导向。“以人为本”和人的安全是互相联系和本质一致的。

  • 标签: 人的安全 以人为本 中国路径
  • 简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上毗邻,近年来双边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交往日益频繁,经济合作快速推进。目前,中国与东盟已互为对方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对象。在双边贸易方面,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1997~2006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从251.6亿美元增长到1608.44L美元。其中,出口从127.0亿美元增长到713.1亿美元,占总出口的比例相应从7.0%上升至7.4%;

  • 标签: 中国与东盟 东盟国家 区域金融合作 海关统计数据 经济联系 经济合作
  • 简介:美国的对华战略目标是美国经济利益、战略利益与意识形态相结合的产物,中美关系的发展正是随着美国对华战略目标中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美关系问题,也是未来可能导致中美对抗和冲突的问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努力发展同美国的关系,但决不允许事关中国根本利益的台湾问题走向反面。

  • 标签: 美国对华战略 中国和平发展 台湾问题 中美关系
  • 简介:自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中国对周边外交更加重视,推出了一系列周边外交新理念和新举措.不过如何更好地开展周边外交也日益面临着周边安全的掣肘,对于周边安全环境的评价也存在大量争议,这就使得建立周边安全的评价体系和构建整体性的周边安全战略很有必要.由于中国崛起的周边安全效应、全球战略重心东移亚太的地缘效应和周边国家转型的系统效应,中国的周边地区安全已变得日益重要.周边安全合作面临着大国权力竞争、制度竞争和观念竞争等主要障碍,中国在周边安全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从国家利益层次分析的视角,可以对中国周边地区存在的纷繁复杂的安全问题进行梳理,区分为核心利益、重要利益和一般利益三个层次,使得对于中国面临的诸多周边安全问题有着更为整体性的清晰认知,进而提出了“双重协调”的周边安全战略.针对涉及不同利益层次的周边安全问题,中国可以采用“大国协调”和“制度协调”并进的思路,单一或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等手段,最终推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较低程度的周边安全共同体.

  • 标签: 周边安全 双重协调 大国协调 制度协调 核心利益 周边安全共同体
  • 简介:的签署,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合作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性和合作的非制度化灵活性等诸多原因,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将不会一帆风顺.东南亚是海外华商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改革开放20余年来,该地区华商利用其与中国的特殊关系,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与联系的桥梁和载体.目前,如何再次发挥东南亚华侨华人的优势,推进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 标签: 中国 东盟 经济合作 海外华商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经济发展
  • 简介: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就友好往来,和睦相处。但是从1969年胡志明主席逝世以后,越南当局为了配合苏联争夺世界霸权,自己也争夺地区霸权,从1968年起,掀起一股反华、排华恶浪。对居住越南境内的华人、华侨进行排斥、迫害、驱赶。到1980年止,“被越南驱赶出境的华侨达50万人,25万人到中国,约有一半到东南亚、香港及美欧等地,或死在海上丧身鱼腹,其中包括越南人。”造成了20世纪人类历

  • 标签: 国籍问题 争夺地区霸权 争夺世界霸权 居住国 排华 新经济区
  • 简介:海权观念是一个国家内部对海权战略目标和战略原则所形成的共识。国家的经济需求和安全需求决定了海权观念。中国的经济需求和安全需求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这使得中国的海权观念亟需更新。更新的中国海权观念包括两方面的共识。第一,五个战略性目标——威慑;维护海洋主权与海洋权益;确保海洋自由;力量投送与提供公共产品。第二,四条战略原则——建设体系化的主战海上力量;发展多元化的海上力量;灵活的力量运用与软实力的配合。

  • 标签: 海权 海权观念 战略目标 战略原则
  • 简介:冷战后初期至21世纪,法国的亚太战略由最初的“积极参与”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短暂忽视”,最后实现当前的“全面转向亚太”。法国亚太战略的目标包括加强与亚太国家间紧密的经济合作,打造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安全存在,实现利益的全球覆盖以重塑法国大国地位。在亚太战略路径选择上,法国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积极介入,维护和扩大自身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法国的亚太战略给中国的周边安全带来直接压力。中国应强化与包括法国在内的域外亚太利益攸关国家的战略协调,主动提出和构建亚太安全新机制,共同维护和保障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与繁荣。

  • 标签: 法国 亚太战略 安全战略 转向亚太 中法关系
  • 简介:明代,占城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较宋元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政治上保持睦邻的宗藩关系,经贸关系活跃,文化交流频繁.虽然到明中后期,占城国家式微,与明朝的交往也日渐减少,但是,两国始终保持着睦邻友好的关系.

  • 标签: 中国 占城 外交关系 明代 贸易经济 文化交流
  • 简介: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不断提升,东南亚成为中国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推进"和谐周边"建设的重地和示范区。一方面,中国成功地从"威胁者"转变为"合作者",负责任大国形象日益鲜明突出,并有进一步拓展深化的可能;但另一方面,随着当前中国快速崛起,各种制衡和挑战因素不断增加,中国的国家形象也有被国际舆论再次塑造为"挑战者"甚至于"威胁者"的可能。今后五年,中国应制定针对东南亚的国家形象塑造战略,在继续保持"合作者"形象的基础上,致力于塑造"成熟的战略合作伙伴"形象。

  • 标签: 中国 东南亚 国家形象
  • 简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西方大国的殖民扩张,19世纪中期世界性的国际体系开始形成,至20世纪初,“资本帝国主义势力依靠掠夺世界领土、输出资本和扩大国际贸易,伸展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世界联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①,此时形成的全球性国际体系不可避免地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中国自19世纪中叶世界性国际体系开始形成之际即与之发生联系,至今与国际体系的关系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本文拟对此加以探讨。

  • 标签: 国际体系 大国 出资 掠夺 殖民扩张 帝国主义
  • 简介:<正>过去六年以來馬来亚(包括新加坡)和中国之間的貿易中食品类占着很大的比重,水果、蔬菜、魚类和蛋类这四种商品佔1953年中国对全馬來亚輸出的半數,去年也佔总數的四分之一以上,在那六年里,中国对全馬來亚的出口总值增加了一倍,而擴展最大的为輕工业的新品种,特別是紡织品和水泥,还有別的項目,如大米和糖。

  • 标签: 新品种 出口总值 新加坡 蔬菜 水泥 水果
  • 简介:2010年10月17~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中国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中国广西社会科学院、中国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和东盟智库网络主办,广西社会科学院和广西北部湾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在中国广西南宁举行。本次对话会议以"加强新形势下的中国—东盟合作"为主题,下设"后金融危机:世界局势与中国—东盟合作、东南亚地区经济与政治、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现状与前景、区域合作与中国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文化交流合作与壮老泰(包括岱、侬、掸、印度泰人)族群文化比较等6个议题。出席会议的有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美国、中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对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东盟关系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提出了很有参考价值的建议。现把部分专家学者的论文和会议综述分别刊登在本刊2010年第11期和第12期。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东盟关系 东盟自由贸易区 广西北部湾 2010年 东南亚地区
  • 简介:国家形象是大国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中国崛起给现存国际秩序带来震荡性影响的背景下,中国的大国形象塑造正在经受源自认知惯性、政治文化差异与社会心理失衡等方面的社会性压力。基于此,在无法根本改变现存规则情况下,需要对中国大国形象塑造战略进行整体反思:以弥合中西政治文化分歧、创造共同话语空间为基础,尽可能培育民间组织与个人参与国家形象塑造;学会提供更加多元的国际公共物品,尝试进行价值观导向的文化扩散,并理性、冷静对待各种批评、偏见或赞誉。

  • 标签: 大国成长 国家形象 认知惯性 政治文化 社会心理
  • 简介:美国对伊朗实施能源+金融制裁,不但来势凶猛,而且波及范围很广,甚至扩大到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也危及到中国的海外金融利益。在伊朗石油供应来源中断与美国切断金融管道之间,中国面临两难抉择。本文认为,保障中国在美金融机构的继续存在对中国更加有利。中国不可能全部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但应该逐步减少对伊朗石油的依赖,从而确保中国金融机构在美国市场合法经营的权益。

  • 标签: 中美关系 制裁伊朗 石油政治 中国海外利益
  • 简介:8月10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举办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理念与国际战略布局”专题研讨会,邀请京内外智库、高校学者围绕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新思想新理念、中国国际战略总体布局和未来一阶段中国外交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现将部分与会者发言内容整理并刊登。

  • 标签: 中国对外战略 中国国际战略 外交理念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外交 专题研讨会
  • 简介:2008年3月,美国国防部最新出台的所谓《中国军力报告》是小布什政府任内最后一份相关文件。回顾过去8年,小布什政府任内的8份相关文件,明显地透露出美国强化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以保持其在这一地区的传统优势的战略意图。基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周边环境的事实,中国提出“和谐外交”与“和谐世界”的外交战略。面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遏制”战略,中国的“和谐”战略是否可以成功应对?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 标签: 中国 美国 遏制 和谐 亚太地区
  • 简介:巴基斯坦境内的部落区体制形成于英印政府时期。巴基斯坦独立时,为争取该地区加入巴基斯坦,承诺当地的体制不变。1973年巴基斯坦宪法对部落区的行政区划、管理体制作了清晰的阐述及规定。“9·”事件后,该地区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部落区体制的存废引起各方讨论。2011年8月巴基斯坦政府推出部落区改革方案,逐步推行部落区体制改革。在合作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中,中国可以对巴部落区的改革、发展发挥一定帮助作用。

  • 标签: 巴基斯坦 部落区 改革 中国 作用
  • 简介:中国目前已加入各种国际组织、国际制度,正加速融入国际体系,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问题也随之解决。本文区分了“中国加入国际体系”和“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作用”这二者之间的不同内涵,认为中国加入国际体系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问题在国内则尚未解决,甚至还没有引起国内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此基础上,文章就中国应该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作了探讨。

  • 标签: 国际体系 中国外交 力量使用 外交转型 全球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