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实验大鼠泰泽菌检测方法─nested-PCR、IFA、免疫抑制诱发试验-触片染色镜检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方法根据泰泽菌16SrDNA合成引物,对16个菌株作nested-PCR扩增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验证.将此PCR应用于20只免疫抑制Wistar大鼠和5只非免疫抑制SD大鼠泰泽菌检测,并作IFA、常规细菌学检测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nested-PCR中仅有泰泽菌出现196bp特异性扩增条带;而15株非泰泽菌均未出现此扩增条带.该PCR能检出10pg泰泽菌DNA.将此PCR应用于大鼠泰泽菌检测,结果未检出阳性样品.nested-PCR与常规细菌学检测、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相一致.采用IFA方法,以购得大鼠泰泽菌抗原片对上述25份大鼠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有6份血清产生非特异性反应.结论采用IFA对动物群进行筛查出现阳性结果,须采用免疫抑制诱发试验、PCR和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组合进一步验证.本研究建立nested-PCR方法,特异、敏感、快速,结合组织病理学诊断技术对实验动物泰泽菌感染可做出精确诊断.

  • 标签: 大鼠 泰泽菌 芽孢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抗体技术 检测方法
  • 简介:目的探索小鼠基因组39个微卫星PCR条件,评价微卫星在小鼠遗传检测中运用.方法采用梯度法探索39个微卫星PCR条件;选择本中心不同来源及引种时间C57BL/6、BALB/c、DBA/2J、CBA/N、FVB/NJ、ICR共6个品系(8个组)小鼠,每组采用10只个体鼠尾,提取DNA并混合成DNA池,用39个微卫星扩增后电泳观察、比较种系纯度.结果小鼠微卫星PCR条件差异较大,Mg2+浓度多数在1.5mmol/L左右,退火温度多数在59℃左右.在6个品系小鼠39个微卫星位点中,C57BL/6、BALB/c、DBA/2J都是纯合;其余品系有13个杂合位点.BALB/c在D5Mitl68、D8Mit320、D13Mit262三个位点,DBA/2J在D14Mit205位点与数据库记录有差异.结论本研究为小鼠39个微卫星提供了候选PCR条件,并对6个品系小鼠微卫星概貌及微卫星运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小鼠 微卫星 检测 PCR条件
  • 简介:Huntington病(HD)是一种由HD基因中CAG重复扩增导致遗传性神经变性性疾病。谷氨酸盐受体过量刺激所致兴奋毒性细胞损害可能是PD发病原因之一。HD转基因小鼠模型对兴奋毒性表现出不同敏感性。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HD动物模型,这些模型有不同遗传背景,不同长度和类型转基因表达启动子,不同长度CAG重复序列和/或HD基因。另外,还有转基因和基因敲除等制作方法区别。所有的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对兴奋毒性敏感性。作者建立了一种HD转基因大鼠模型,并研究了其对兴奋毒性敏感性。该模型转基因片段启动子为HD基因启动子,含22%大鼠HD基因和和51个CAG重复序列。受试动物为3和18个月龄HD转基因大鼠,和野生型同窝鼠。在动物单侧脑纹状体内注入谷氨酸类似物喹啉酸。注射后7天后取脑组织检测病变情况,用Fluoro-Jad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神经蛋白NeuN。

  • 标签: 转基因小鼠模型 大鼠模型 敏感性 HD 毒性 兴奋
  • 简介:目的探讨蜂胶乙醇提取物(EEP)安全性。方法用0.5%EEP对家兔进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以及对豚鼠过敏试验。结果EEP低剂量、高剂量皮肤破损组和对照组皮肤破损组各有’只家免,在24h观察到皮肤破损处微红,48h消失,其余各实验兔皮肤、毛发、眼、粘膜、呼吸、中枢神经系统均无任何中毒表现;按照皮肤刺激反应强度,评价标准,完整皮肤组平均分为0,判为无刺激性:破损皮肤组平均分值为033<0.50,亦判为尢刺激性;A组空白对照组和B组EEP组动物均无红斑和水肿反应,判为无致敏性。结论蜂胶提取物EEP在对实验动物体外寄生虫净化中安全、无毒、无刺激。

  • 标签: 皮肤 刺激性 EEP 蜂胶提取物 高剂量 对照组
  • 简介:目的由于原肠期细胞剧烈运动,在斑马鱼胚胎背侧汇聚形成了称为胚盾(shieldorganizer)结构,是胚胎发育信号组织中心,在背腹轴建立和胚层诱导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系统鉴定在胚盾特异表达基因,可为进一步探讨胚盾形成机制及其指导胚胎早期发育分子机理提供参考。方法Tg(gsc:GFP)转基因鱼在胚盾表达特异绿色荧光。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分离富集GFP阳性细胞并提取总RNA进行RNA深度测序,检测可能在胚盾高水平表达基因。然后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real-timePCR,q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鉴定若干在胚盾特异表达基因。结果从Tg(gsc:GFP)转基因鱼胚胎中分离富集到了纯度超过96%GFP阳性细胞,RNA深度测序结果显示有657个基因表达水平比整胚细胞或GFP阴性细胞高2倍以上。最后,确认了KIAA1324、ripply1、twist2、isthmin1、nme4、zgc174153、rrbp1b等7个基因在胚盾特异表达。结论系统鉴定到了斑马鱼胚胎胚盾特异表达基因,为下一步研究这些基因发育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斑马鱼 胚盾 流式细胞分选 RNA深度测序 原位杂交
  • 简介:许多种类动物都被用于结核病研究,每一种动物都有其优缺点,非人灵长类对结核分枝杆菌易感,通过气溶胶途径感染能发展成类似人类疾病,包括肺病变,疾病不同进展过程,以及免疫特征。在体内和体外能表现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通过接种BCG疫苗获得保护。因此,非人灵长类感染结核病感染模型在研究结核病感染和免疫,探讨结核病感染过程中,结核菌是怎样摧毁机体免疫系统;在评价肺结核病疫苗有效性方面,是许多常规动物模型所不可替代。然而,目前世界上对于结核病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报道较少,可利用数据也较少,先进免疫学技术还很少应用于结核病感染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严重限制了结核病研究进展。因此,利用非人灵长类进行结核病研究,还需要做大量基础工作,特别是在感染免疫学指标的研究方面。Avarietyofanimalshavebeenusedfortuberculosisresearch,andeachanimalmodelhasitsstrengthsandweakness.Primatesarequitesusceptibletoinfectionbyaer...

  • 标签: 中的灵长类 感染模型 灵长类感染
  • 简介:酒精滥用可以使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脑炎(HIVE)动物模型神经系统炎症加重并削弱其免疫反应性。神经炎性反应紊乱(包括HIVE)跟氧化压力、炎性脑损伤有关,过量饮用酒精可以加重这一损伤。作者建立了一种HIVE小鼠模型,并研究了酒精滥用对病毒感染巨噬细胞和神经炎症反应影响。选用动物是转入人淋巴细胞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 标签: 动物模型 酒精 脑炎 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 免疫反应性
  • 简介:目的了解牛卵丘细胞生长特征及构建基因载体对卵丘细胞转染情况和转染后阳性细胞扩增效率。方法用透明质酸酶消化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获得牛卵丘细胞,了解牛卵丘细胞生长特点,并用分子大小分别为7178bp和31085bp两种带有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新霉素抗性基因(Neor)质粒载体pMSCV-EGFP-Neor和pGC1-collagen-EGFP-Neor分别转染靶细胞。结果用脂质体法转染对数生长期细胞,均获得了绿色荧光阳性细胞,但小质粒转染效率在72h时是大质粒6倍(14%vs.2.3%)。在800μg/mLG418筛选浓度下,14d后分别获得了7个和3个较明显单克隆细胞群,对它们进行挑选、扩大,都获得了较纯单克隆细胞系。最后根据EGFP和collagen已知基因序列对转染pGC1-collagen-EGFP-Neor质粒阳性细胞进行三个不同区域DNA片段扩增,结果表明,扩增基因片段大小正确,数目完整。结论对卵丘细胞进行基因转染,分子大小等于或小于31kb基因可以有效转入,但小分子载体比大分子载体具有更高转染效率。经过筛选都可以获得纯转基因细胞系。

  • 标签: 卵丘细胞 细胞培养 脂质体 细胞转染 转基因
  • 简介:目的研究肠道组织CFTR基因表达与分泌性腹泻发生关系。方法选取KM小鼠24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经小鼠腹腔注射0.2mL生理盐水,实验组小鼠经腹腔注射LPS[6mg/(kg·bw)]分别作用1h、8h,于注射后通过小鼠精神状态、肠道组织形态学判定分泌性腹泻模型建立,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段肠道组织CFTR基因表达。结果LPS成功诱导小鼠发生了分泌性腹泻;CFTR基因在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组织中均有不同表达丰度,以结肠最高,但各段肠道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LPS上调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CFTR基因转录,下调了结肠CFTR基因转录。结论提示肠道组织CFTR基因转录水平上调与LPS诱导分泌性腹泻发生密切相关,且在各肠段发挥作用不同,其中空肠在氯离子(Cl-)分泌中发挥主要作用,结肠作用最弱。

  • 标签: CFTR基因 小鼠 肠道 表达 荧光定量PCR
  • 简介: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继发骨质疏松骨组织超微结构、血液生化改变情况,以及损伤平面上下骨质是否均受累,程度是否相同.方法实验动物为体重300~320g,4~5月龄Wistar大鼠110只,均为雄性.对照组仅行胸10椎板切除不破坏硬膜,不损伤脊髓,实验组大鼠于胸10椎体水平切除椎板,行Allen's(60gcm)法损伤脊髓,术后两周脊髓损伤按BBB(Basso,BeattieandBresnahan)法评分为0分或1分,观察各对照组实验组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改变情况,观察了肱骨外科颈、胫骨平台部以骨细胞为主超微结构改变情况.结果与结论大鼠骨髓损伤平面上下骨质均受累,但不同部位骨骼继发骨质疏松程度不同,骨质疏松后骨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显著.

  • 标签: 大鼠 脊髓损伤 骨质疏松 显微镜检查 骨密度
  • 简介:目的研究12d大鼠胚胎脏层卵黄囊(VYS)向胚层组织分化潜能和在逆转录病毒感染下肿瘤性转化特征。方法在不同培养条件、移植位点条件下,观察VYS体内外分化改变;另外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荧光蛋白基因(GFP)转染12d卵黄囊细胞,对GFP标记转化细胞进行体内外研究。结果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均对体外培养或体内移植大鼠卵黄囊向三个胚层分化进程无特异导向性。将荧光蛋白标记卵黄囊克隆细胞接种在裸鼠皮下长出了未分化间质细胞肉瘤。结论12d大鼠胚胎脏层卵黄囊具有向三胚层分化潜能;逆转录病毒感染导致卵黄囊间质细胞发生肿瘤性转化。

  • 标签: 卵黄囊 逆转录病毒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细胞转化 肿瘤
  • 简介:在15例氯胺酮麻醉Wistar大鼠利用皮层内微刺激技术测定了躯体运动皮层代表区。电刺激为350Hz阴极串脉冲,电流最大值阻为80μA。结果表明大多数皮层点诱发对侧肌肉反应。虽然代表区大小有很大个体差异。分区相对位置是恒定。但在分区内部未见分域排列。部分大鼠存在前部前肢区,但无一例发现前部后肢区。比较文献结果提示Wistar大鼠运动皮层分化程度比Long-Evans黑顶鼠低。

  • 标签: 大鼠 运动皮层 微刺激 神经元
  • 简介:目前对于新型结核疫苗评价、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方案变更等并没有确定免疫学评价标准。对结核菌和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了解无疑可以找到合适生物指标。在2011年4月NatureReviewImmunology上题为”结核病免疫生物学标志”综述文章讲述了结核感染不同阶段各类免疫学指标的情况。

  • 标签: 免疫学指标 生物学标志 结核病 评价标准 治疗方案 生物指标
  • 简介: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到,人体健康或生命之所以不能维持,往往不是机体所有器官受到损害,而是由于部分组织或个别生命重要器官丧失功能所致,因而产生了更换受损组织或器官设想。为了实现用新器官替换功能低下器官愿望,19世纪欧洲即已开始尝试器官移植相关实验研究。然而,人源供体器官异常短缺,许多患者在等待器官过程中死亡,这使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异种移植,

  • 标签: 异种移植 小型猪 器官移植 应用 人体健康 替换功能
  • 简介:目的:构建大鼠腹腔内工作型心脏移植模型,总结影响模型成功率因素。方法BrownNorway到Lewis大鼠心脏移植90例,其中预实验50例,正式实验40例。采用肺动脉和左房吻合、主动脉和受体腹主动脉吻合方法建立工作型心脏移植,统计手术存活和死亡原因,分析确保成功率关键因素。结果术者通过练习,手术成功率稳定77.5%,供心冷缺血时间为(34±5)min,整个手术时间为(71±11)min。HE染色显示移植后发生了免疫反应,移植模型可靠。结论决定手术成功率影响因素众多,其中主要因素有:合格实验动物、供体心脏保护、快速有效血管缝合和术后动物护理。

  • 标签: 心脏移植 工作型心脏 动物模型 免疫排斥 大鼠
  • 简介:东方田鼠(Microtusfortis)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华南17个省区,在韩国及俄罗斯也见报道.国内对该鼠5个亚种,即指名亚种(M.f.fortis)(西北)、东北亚种(M.f.pelliecus)、辽宁亚种(M.f.dolichocephalus)、长江亚种(M.f.calamorum)和福建亚种(M.f.fujianensis)(华南),作过一般生物学描述[1],对于东方田鼠研究得较多是长江亚种,60年代有人对该种动物生态学特点进行了报道,近期对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种群动态、繁殖特性、迁移行为也有系列研究[2],特别是该种动物具有对日本血吸虫天然抗感染性,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兴趣,本研究通过对人工繁殖东方田鼠细胞遗传学观察,了解该种动物染色体数目的范围、染色体核型以及染色体G带特征.

  • 标签: 东方田鼠 系列研究 华中 抗感染 日本血吸虫 染色体核型
  • 简介:目的通过星点设计-效应平面法优化组胺和4-氨基吡啶(4-AP)联用建模剂量,旨在建立一种新型豚鼠瘙痒动物模型。方法用星点设计安排实验,各组分别在脱毛部位皮下注射0.5mL不同致痒剂,记录豚鼠30min内搔抓潜伏期和搔抓次数,用综合评分法筛选最佳致痒组方。通过观察豚鼠行为学变化和测定血液中组胺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对豚鼠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行为学实验发现,联合组在30min内搔抓次数比组胺组和4-AP组均显著增多(P〈0.01),搔抓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4-AP组在30min内搔抓次数比组胺组显著增多(P〈0.01)。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组胺组豚鼠血清组胺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但联合组升高程度低于组胺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组胺组、4-AP组和联合组血清IL-6浓度均有显著升高(P〈0.01或P〈0.05),且联合组明显高于组胺组和4-AP组。病理学检查显示,各模型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炎细胞增殖,其中联合组反应更为明显。结论本试验中优化组方(联合组)模型容易实现并且有良好重复性。

  • 标签: 组胺 4-氨基吡啶 豚鼠 瘙痒模型
  • 简介: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手术方法制作大鼠永久性脑缺血模型效果,包括死亡、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手术效率。方法将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制备脑缺血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三组。1组在术中分别结扎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枕动脉、翼腭动脉,并且用动脉夹对颈内动脉(ICA)进行临时夹闭;2组在术中分别结扎颈总动脉、颈外动脉,暴露枕动脉和翼腭动脉但不结扎,用丝线悬挂颈内动脉而不是用动脉夹夹闭,线栓在显微镜直视下插入颈内动脉越过翼腭动脉起始点至大脑中动脉分叉处;3组只暴露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结扎颈总动脉、颈外动脉,丝线悬挂颈内动脉,显微镜下将线栓盲插至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分别检测三组模型死亡、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手术时间。结果第3组制作动物模型方法所花费时间平均为17.5min,死亡较低,神经功能评分及梗死体积稳定。结论采用第3组手术方法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能够高效地制作出更加稳定可用于临床实验大鼠脑缺血模型。

  • 标签: 脑缺血 大鼠 模型制备
  • 简介:目的观察钩藤散浸膏益智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3个实验组每天灌胃高、中、低剂量钩藤散浸膏,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蒸馏水(0.2mL/10g),阳性对照组每天给与茴拉西坦溶液(三乐喜,0.2g生药/kg·bw),连续给药3周后,除正常对照组外,用东莨菪碱、亚硝酸钠、40%乙醇分别复制小鼠记忆获得障碍、记忆巩固障碍、记忆再现障碍模型,用Y型迷宫法测定小鼠训练和测试成绩。结果三种模型实验组训练、测试成绩都显著好于模型对照组(P〈0.01),记忆再现障碍模型实验组测试成绩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钩藤散浸膏对各模型小鼠记忆障碍皆有明显改善作用,说明钩藤散浸膏有一定益智作用。

  • 标签: 钩藤散 小鼠 记忆障碍 益智
  • 简介:目的筛选中缅树鼩微卫星分子标记,逐步填补中缅树鼩特异性遗传标记空白。方法建立中缅树鼩基因小片段插入文库,利用5’端地高辛标记(CA)15探针从约1500个菌落中选出36个阳性克隆。对这些克隆进行测序,发现其中15个含有重复序列,其中1个为重复克隆,1个因两端序列太短而不能设计引物。结果用Primer3软件设计13对引物。PCR结果,13对均有条带。退火温度分布在44~52℃之间。阳性克隆为2.4%,微卫星克隆1%。结论利用地高辛标记探针筛选树鼩微卫星分子标记所得微卫星克隆,可达到传统放射性核素标记探针同等效果,并可避免放射性危害。树鼩微卫星分子标记筛选将为下一步进行基因组结构分析、树鼩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分子进化和标记辅助选择等提供大量微卫星标记。

  • 标签: 树鼩 微卫星 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