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阳明学与佛道二教的亲缘关系以及中晚明三教高度融合的基本背景,罗念庵尽管是一位恪守儒宗的王门后学,但与道教、道家无论在“术”还是“道”的层面依然有着深刻的交涉。在摒弃道教长生追求、道家弃世态度的同时,他曾向道士方与时虚心学习,将胎息术纳入悟良知的收摄保聚工夫中并进行了儒家本位的转换。在个体生命的终极关切层面,念庵晚年对老庄道家齐生死、等物我的超世旨趣用诗的形式隐而不张地予以深切认同,他的思想亦开显为儒道一体之两面:万物一体的现实关切和忘情忘世的终极关切,为念庵的儒家价值本位抹上了浓厚的“道家”色彩。

  • 标签: 罗念庵 道教胎息术 老庄道家
  • 简介:从哲学层面考察,中国古代休闲思想发端于道家。老子的“道法自然”、“虚静”、“无为”,庄子的“安时处顺”、“无待”、“逍遥”、“物物而不物于物”均是这种生存智慧的精妙表达,代表了当时人类最高的休闲智慧。这种休闲智慧在儒道互补的中华人文发展中一脉相承,深刻地影响、启发了古代乃至当代国人的生存智慧。

  • 标签: 休闲文化 道家 主持人 专题 道法自然 智慧
  • 简介:林语堂的小说以道家思想为指导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通过对林语堂小说《京华烟云》创作中道家思想的剖析,探讨林语堂的文化观和创作观。

  • 标签: 林语堂 小说 《京华烟云》 道家 思想
  • 简介:佛教在汉地传播和翻译的早期,往往依傍于道家思想和词语。虽然二者在用词上看似有相同之处,但实质上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从佛教词语及其词义生成的角度,试举“清净”、“守一”、“守真”、“无为”、“自然”诸词来管窥早期汉译佛经用语在汉地的产生轨迹。

  • 标签: 道家词语 佛教词语 词义生成
  • 简介:摘要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破坏甚巨,社会不稳定,宗教信仰动摇,西方文化优越感减弱。在此背景下,许多西方学者、作家及诗人开始拓宽视域,从东方寻求灵感。华莱士史蒂文斯便是其中一员,他被中国文化所吸引,不断探索着如何以诗歌艺术形式给混乱的现实生活以秩序。本文旨在探寻解读史蒂文斯的诗学理念与道家美学的契合相通之处,并结合具体的诗歌分析,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史蒂文斯的诗学理念和其诗歌中深刻的哲学思辨。

  • 标签: 道家美学 华莱士史蒂文斯 &ldquo 物自性&rdquo &ldquo 常&rdquo 意象并置
  • 简介:二文化论衡中的浓郁乡愁四、五十年代之交,从事小说创作已有十年历史的林语堂似乎想结束《京华烟云》中“大观园”式的梦幻,把笔锋伸向普普通通的平民社会。即以写于这个时期的《朱门》而言,写得最精彩之处并不是李飞的新疆历险,而是李母在台阶上堆放柴火和

  • 标签: 道家文化 《京华烟云》 五十年代 古代诗人 文化论 衡中
  • 简介:先秦道家(以老庄为中心)之休闲哲学,其核心在于关注个体生命在社会规训、政治压力下的保全与展开;全身成为道家休闲智慧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道家由此建立起一套身体论的休闲智慧,安身以止贪欲,心斋以致真知;身之大患的解决,可以物化以忘俗形,可以逍遥游以自得:这二者可代表道家休身之具体策略。

  • 标签: 道家 老子 庄子 休闲哲学 身体
  • 简介:先秦儒家与道家的人学思想,以人为核心,包括了三个方面内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在这三个方面。两家思想各有侧重、各有异同、各有特色。在人与自然方面。先秦儒、道都主张“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方面。道家像儒家一样,非常重视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只是在政治原则与方法上与儒家有很大的区别。先秦儒家、道家都很重视人与自身关系,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强调从伦理道德角度重视人与自身关系,后者则从自然无为的角度加以阐述和发挥。

  • 标签: 儒家 道家 人学思想 人与自然
  • 简介:美,从始至今都是一个神秘的字眼,无数哲学大家为她着迷,其实在每个人心中对美都有一自己的理解。儒家主张自然物'比德'为美、以'情'为美、以'和'为美、美就是形式和目的;而道家认为'美'是'无''妙''柔''自然''生气''适性'。几千年来,人们对'美'的回答从来都不唯一。一、道家美学的核心——'道'道家美学的核心范畴是'道'。那'道'到底是什么?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是自然界的基

  • 标签: 道家美学 美都 不可言传 无为而无不为 自然无为 道法自然
  • 简介:古代对宇宙及生命的哲学认识,首推道家.从探索生命本源出发,把先秦道家在思维方式、宇宙观的万物生成论、精气神、养生观等方面的思想成功地渗透到中医学这门基本成熟的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中,构建了富有道家思想特点的生命哲学.

  • 标签: 道家思想 先秦 宇宙观 生命哲学 生成论 本源
  • 简介:老子的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被大多中国人所熟知,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都有正反两个属性,看待一个事物要辩证地看它的正反两面.老子的《道德经》就是一部充满了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大成,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反复揭示了两种对立事物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关系.

  • 标签: 辩证法思想 危机管理 《道德经》 企业 道家 相互转化
  • 简介:“中和”一词的核心意义确立于春秋到汉初,其确立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建构的过程,从传统意义上的偏于社会层面的追求“适中和谐”到宇宙背景下“致中和”的天人舍一,“中和”学说体系的维度更趋于开放性、包容性和整体性。在这一重建过程中,老庄及其所影响而生的秦汉之际道家流派对“中”、“和”观念本体意义的提升和心性论意义的深度阐释,乃是不可忽视的理论支撑。

  • 标签: 老庄 中和 本体提升 个体精神建构 天人合一
  • 简介: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和春秋战国一样动荡的时期,受先秦道家思想影响,魏晋学风发生了变化,新崛起的玄学融合了儒道甚至佛学的成分,尤以道家影响最为直接。文章主要从教育思想的角度探讨玄学和道家思想的共通成分,以为更好的理解玄学教育思想提供参考。

  • 标签: 玄学 道家 教育思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这人不喜欢做莱,但却喜欢做厨房卫生、清洗餐具。厨房这地方,充满油腻,怎能不想躲避?然而在我眼里,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甚至不锈钢煤气灶,每一样东西都带着它神奇的美丽,在厨房的角落里发出淡淡的馨香。闻着这股馨香,我会产生一种满足。

  • 标签: 家常菜 厨房卫生 不锈钢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