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护患沟通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肿瘤接收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35例和常规组35例;在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中加强护患沟通护理,而常规组则不进行护患沟通,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6±0.2)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8±0.5)分(P<0.0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患沟通在肿瘤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护患沟通 肿瘤科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解除肿瘤患者的安全隐患,方法:通过分析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安全。结果:通过对护理安全隐患因素的分析,制定整改措施。结论:加强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安全质量标准达100%。

  • 标签: 安全隐患 对策
  • 简介:摘要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护理操作技术。笔者对我静脉血标本采集的临床实践进行了分析,旨在总结护理经验.一年来在1668例次静脉采血操作中,一次性采血成功1622例次,失败46例次,患者对工作人员采血效果普遍比较满意,并且大部分患者比较喜欢接受真空管采血方法。

  • 标签: 真空采血 注射器采血法 静脉穿刺 护理
  • 简介:摘要疼痛严重影响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通过创建无痛病房,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使患者得到优质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无痛病房 疼痛 护理
  • 简介:1.1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不同学历的实习护士在肿瘤实习前的焦虑值及采取干预后的焦虑值的调查,探讨影响实习护士在肿瘤实习期间焦虑的因素及有效干预方法。方法 将 72例不同学历的肿瘤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当场填写调查问卷,对明显焦虑的实习护士于实习第四周进行二次调查,不做任何干预措施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即对进入我实习一周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明显焦虑的实习护士于实习第四周进行二次调查,期间进行干预措施。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结果 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在结论 临床实习,护生的焦虑程度与许多内在和外在因素相关;严重焦虑影响了护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实习效果,护理教育者应予以重视。

  • 标签: 肿瘤 实习护生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肿瘤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肿瘤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划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分别30例。为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干预;为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细护理 联合责任制 护理小组 肿瘤科 依从性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越来越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导致患有肿瘤的病人数量呈现直线增长的趋势。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最有效且常见的方式之一。但是由于化疗属于细胞毒药物治疗法,不仅给肿瘤病人的生理上带来极大的痛苦,也影响了其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临床护理。通过观察100例肿瘤病患者化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研究其相应的临床护理方式。

  • 标签: 肿瘤科化疗患者 临床护理 方式
  • 简介:摘要本文为了了解肿瘤护理人员在化疗药物的治疗过程中的职业防护情况,探讨其对策,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得出结论。要求肿瘤护士应采取正确安全的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增强自我防护的措施,达到职业防护的目的。

  • 标签: 化疗药物 护士 化疗防护 防护措施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肿瘤外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择44例肿瘤外科患者,结合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心理护理手段。结果护理前,患者的两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两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肿瘤外科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 标签: 心理护理 肿瘤外科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次探究目的是解析对肿瘤患者人员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采用的方法是选取某医院肿瘤所收治的40例肿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研究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这两组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心理情况进行评分。最终获得的结果是研究组护理满意程度要比常规组护理满意程度高,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最终的结论是对肿瘤人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更好地对其不良心理进行改善,将护理满意程度提高,临床使用效果良好,值得大量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肿瘤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将全方位、系统性优质护理措施应用在肿瘤患者护理中,探究其应用效果及影响价值并做详细阐述。方法 以随机抽取法在2019.12月-2020.12月期间,择本院肿瘤8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在其自愿的前提下,将其以单双数字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对两组采取不同护理方案并予以详细记录,将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疼痛缓解情况作对比分析,并将相应护理服务的患者满意度予以统计,以明确的记录数据为标准并做总结性报告。结果 实验组护理方案效果较为理想,不良情绪、疼痛等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患者对其服务工作的满意率高达100%,较参照组各数据比对,引用统计学予以分析,差异明显且检验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方位、系统性优质护理方案地有效实施,对肿瘤患解放军者护理应用中价值显高,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据本次调查数据呈现,此护理方案可对患者疼痛不适、心理状态等不良症状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提高患者对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倡广泛应用,并建议临床进一步实施。

  • 标签: 优质护理 肿瘤科 应用效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前有明确结论抗肿瘤药物能引起护士职业损伤,本文综述了抗肿瘤药物的现在使用状况,护理职业损伤的定义,肿瘤护士的职业损伤和表现,肿瘤护士职业防护措施,以及肿瘤护士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 标签: 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抗肿瘤药物
  • 简介:摘要工作倦怠作为工作压力与工作应激的特殊表现形式,对肿瘤护士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同时,护理工作倦怠在进行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等多种指标的预测时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重视肿瘤护理工作者职业倦怠的状况,并进一步分析其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等,成为较好地解决肿瘤护士的职业倦怠问题的关键。

  • 标签: 肿瘤科护士 工作倦怠 原因分析 缓解对策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成立PICC治疗小组,严格准入制度,对PICC置管患者从置管前、中、后进行全面的评估,健康教育,并建立健康档案,发放维护手册,延伸服务于社区,实施人文关怀,使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管理,按时维护,定期随访,延长了导管的使用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实施PICC置管患者的规范化化管理,安全的使用导管,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得以提高。

  • 标签: PICC 护理安全管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0例院内肿瘤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诊的患者,按照双盲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施加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变化及总体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有所改变,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更为明显,护理满意度高达98%,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肿瘤患者额外增加心理护理,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应广泛推广,帮助患者减少身心焦虑,及早恢复健康。

  • 标签: 心理护理 肿瘤科 焦虑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护理风险的预防和对策。方法:选取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肿瘤收治的80例患者,分析肿瘤的护理风险,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对策)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均较高,护患纠纷发生率(7.5%)较低(P

  • 标签: 肿瘤科 护理风险 预防 对策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发病越来越多,呈逐年增加趋势,参与介入治疗的肿瘤病人亦越来越多,病人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时常遇到不良刺激和反应,病人的精神压抑,情绪悲观,介入治疗术后常见到恶心、呕吐、无力、脱发等不良反应。现在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2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护理

  • 标签: 肿瘤科 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的目的是探讨肿瘤专科护士分级管理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采用的方法是选取我院2020-2022年6月份的44位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在2021年6-12月,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在2022年1~6月份实行护理分级管理(观察组)。通过对护理质量、癌症疼痛护理质量等因素的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士 分层管理 肿瘤科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