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用于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88例,将其中缺铁性贫血患儿46例作为缺铁性贫血组,将地中海性贫血患儿42例作为地中海性贫血组,另外选取健康体检结果正常的88例儿童为对照组,比较RDW-SD、MCV、MCH检测结果。结果:贫血患儿RDW-SD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MCV、MCH明显低于健康儿童(P<0.05),地中海性贫血患儿RDW-SD水平明显低于缺铁性贫血患儿(P<0.05),缺铁性贫血患儿、地中海性贫血患儿MCV、MCH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RDW-SD水平能够对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信息,从而为患儿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儿童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鉴别诊断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潮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0例为对照组,均行心电图、血液生化指标检查,比较两组RDW,分析RDW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RDW为(14.60±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06±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4,P=0.012)。观察组冠状动脉血栓检出率为70.00%(49/70),高于对照组的50.00%(3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3,P=0.002)。以RDW为变量,对观察组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649(95%CI 0.546~0.753,P=0.006);当RDW临界值为14%时,RDW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3%、59%。RDW与心肌肌钙蛋白I呈正相关(r=0.19,P=0.006)。结论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RDW升高与心肌损伤和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升高均有关,RDW可作为预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

  • 标签: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电描记术 红细胞指数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肌钙蛋白I ROC曲线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评估德尔塔变异株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队在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收治的28例德尔塔变异株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普通型23例、重型4例、危重型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影响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血液检查关键指标;按照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中位值42.5 fL,将28例患者分为低RDW-SD组(≤42.5 fL,16例)和高RDW-SD组(>42.5 fL,12例),比较两组免疫相关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RDW-SD对新冠肺炎患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患者入院第1天实验室检查指标中,RDW-SD是唯一与PaO2和PaCO2均相关的指标,并且与PaO2呈负相关(r=-0.379,P=0.047),与PaCO2呈正相关(r=0.509,P=0.006)。进一步分析不同临床特征对RDW-SD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临床特征组之间RDW-SD数值(包括男性/女性、年龄≥65岁/<65岁、有/无高血压史、有/无糖尿病史、有/无吸烟史、有/无高热、有/无发热时间持续3 d、有/无呼吸系统症状、有/无消化系统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RDW-SD指标相对稳定,不受患者基线水平影响。低RDW-SD组CD19 B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高RDW-SD组(23.01±3.01比15.34±5.34,P<0.05),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明显低于高RDW-SD组(g/L:11.43±3.20比15.42±1.54,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DW-SD评估新冠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95%可信区间(95%CI)为0.59~1.06〕,接近社区获得性肺炎常用评分标准预测病毒性肺炎死亡风险预测模型评分(MuL BSTA;AUC=0.82,95%CI为0.51~1.12),并优于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AUC=0.70,95%CI为0.50~0.91)。结论RDW-SD对于评估德尔塔变异株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严重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此段时间内,选取健康体检者25名,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对比两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率可随着红细胞分布宽度的增大而上升。结论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中疗效确切。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检验 慢性心力衰竭 早期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与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方法将264例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1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60例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40例,选择正常对照组60例.分别测定血清肌酐(Cr)、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谷丙转氨酶(AL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铁蛋白(SF)、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肾小球滤过滤(eGFR)等指标,对各组RDW-SD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与相应指标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各组RDW-SD水平高于对照组[(38.8±5.8)flvs(35.1±5.4)fl,P<0.05],且随着eGFR水平的降低RDW-SD水平升高(P<0.05),EDN组RDW-SD水平与HbA1c、eGFR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糖尿病病程、HbA1c、FBG、TC、TG、HDL-C、UA、Cr、ACR、Hs-CRP、SF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RDW-SD和ACR是eGF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DW-SD增加时eGFR降低,两者有相关性RDW-SD有可能作为糖尿病肾脏病的一个早期检测指标.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肌酐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e,NLR)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to platelet count ratio,RPR)对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6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入院后给予血常规、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生化全项、降钙素原、病原学检查等,根据24 h最差值给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评分,随访28 d,根据患者预后分为生存组125例和死亡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NLR、降钙素原、RPR和APACHE Ⅱ评分的差异,探讨NLR和RPR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比较RPR、NLR及二者联合和降钙素原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WB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61),脓毒症死亡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18.52±2.41)分]、RPR(0.17±0.03)、NLR(10.64±3.48)、降钙素原(2.55±1.14)μg/L均高于生存组[(14.17±2.71)分、(0.14±0.03)、NLR(7.67±3.33)、(1.19±0.8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44、7.32、4.92、7.32;均P<0.001),RPR和NLR与APACHE 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393、0.368;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NLR(OR=1.174,95%CI1.041~1.325)、降钙素原(OR=4.353,95%CI2.382~7.954)、RPR(OR=14.247,95%CI 2.635~77.025)升高是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分别为0.009、<0.001、0.002),降钙素原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9(95% CI:0.801~0.917),RP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5(95%CI:0.665~0.845),NL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7(95% CI:0.643~0.812),RPR和NLR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小于降钙素原的曲线下面积(P=0.033、0.015),但RPR联合NLR的曲线下面积为0.799,与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5)。结论NLR和RPR均对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一定的预测评估价值,二者联合与降钙素原的评估价值相近。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降钙素原 APACHE Ⅱ评分 脓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对行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rimary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celldistributionwidth,RDW)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的水平和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353名行pPCI的STEMI患者入院时的RDW及NLR水平。根据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n=99)为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组(LVEF<50%);对照组(n=254)为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组(LVEF350%)。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WBC、NEU、LYM、NLR、RDW,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DW、WBC、NEU、LYM是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行pPCI的STEMI患者入院时RDW、NLR水平升高与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有关。

  • 标签: 心肌梗死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直接经皮冠脉介入 收缩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肌钙蛋白的相关性。结果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红细胞分布宽度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及其设置为实验组,实验中设置红细胞分布宽度正常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均进行血常规检查及其肌钙蛋白测定,分析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肌钙蛋白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其cTnI水平为(3.5±0.7)ng/ml、CK-MB指标为(47±9)U/L,均高于对照组(cTnI水平为(2.6±0.4)ng/ml、CK-MB指标为(38±6)U/L)(P<0.05)。结论心肌梗死发病率较高,红细胞分布宽度能够对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预后评估,且肌钙蛋白能够反映心肌损伤和坏死,对心脏等功能具有一定评估价值且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密切相关。

  • 标签: 急性ST 抬高型 心肌梗死 红细胞分布宽度 肌钙蛋白 相关性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88-02
  • 简介:目的:检测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探讨RDW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预测价值,找出预测界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的NSTE-ACS14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排除冠心病的8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常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脂。结果①NSTE-ACS组的TC、LDL-C、cTnI、RDW以及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STE-ACS组中3支病变组的RDW高于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RDW与cTnI呈正相关,r=0.298,P〈0.05。④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RDW预测NSTE-ACS的最佳界点为11.93%,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95%CI:0.792-0.898,P〈0.05),特异性为82.90%,敏感度为72.62%。⑤RDW大于11.93%的病例组在30d内发生任何原因的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比例较RDW小于11.9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W与NSTE-ACS病变程度有关,可作为预测NSTE-ACS以及预后辅助诊断的指标。

  • 标签: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肌钙蛋白I
  • 简介:【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检测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 (R DW)、尿酸 (UA)、脑钠肽 (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 (CHF)诊断中的 临床应用 价值。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 我 院 收治 的 CHF患者 102 例作为 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心功能 (NYHA)分级分为 NHYA II 组、 NHYA III 组、 NHYA IV 组,每组分别有患者 36 例、 34 例 32 例;另外选择 同期住院的心功能正常患者 100 例作为对照组, 检测所有观察对象血清 R DW、 UA、 BNP水平 。结果 NHYA II 组、 NHYA III 组、 NHYA IV 组患者 血清 R DW、 UA、 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随着患者心功能分级的逐渐增高,患者 血清 R DW、 UA、 BNP水平逐渐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通过检测 CHF 患者 血清中 R DW、 UA、 BNP 水平可以协助临床医师更好地早期诊断心衰,综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较高 。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尿酸 脑钠肽 慢性心力衰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PR)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4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37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RPR诊断MM的最佳截断值,依据最佳截断值分为高RPR组和低RPR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差异。结果RPR诊断MM最佳截断值为0.10,据此分为高RPR组(RPR≥0.10)和低RPR组(RPR<0.10),分别有52、85例。高RPR组与低RPR组在不同Durie-Salmon(DS)分期(χ2=17.110,P<0.01)、国际分期系统(ISS)分期(χ2=10.817,P=0.001)、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χ2=26.937,P<0.01)、血红蛋白(χ2=17.140,P<0.01)、乳酸脱氢酶(χ2=7.926,P=0.005)、红细胞沉降率(χ2=9.513,P=0.002)、β2微球蛋白(χ2=7.726,P=0.005)、骨髓浆细胞比例(χ2=6.621,P=0.010)分层中的患者比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低RPR组总有效率较高RPR组高[82.4%(70/85)比71.2%(37/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66,P=0.124)。低RPR组深度缓解率较高RPR组高[56.5%(48/85)比19.2%(1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27,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清蛋白、RPR、治疗缓解程度是初治MM患者总生存(O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外周血RPR升高的MM患者OS时间缩短,RPR可能是MM预后评价的指标之一。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比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RPR)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49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67(42~84)岁。术前初诊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平均30.6(4.2~499.2)ng/ml。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1.15 ng/(ml·cm3)54例,<1.15 ng/(ml·cm3)295例。所有患者均行RP。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8分158例,<8分191例;病理分期≤T2b期151例,T2c期110例,≥T3a期88例;切缘阳性114例,阴性235例;精囊侵犯86例。前列腺癌危险分度低危121例,中危83例,高危145例。349例术后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ADT)。观察终点为患者无生化复发生存期(RFS)。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术前RPR最佳截断值,并据此将患者分为高RPR组和低RP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术前RPR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349例术后中位随访32(4~132)个月。93例出现生化复发。根据ROC曲线得出术前RPR的截断值为0.27(95%CI 0.502~0.653,P<0.05),将患者分为高RPR组(RPR≥0.27)和低RPR组(RPR<0.27)。高RPR组66例(18.9 %),低RPR组283例(81.1 %)。两组的Gleason评分(P=0.005)、初诊血清tPSA(P=0.000)、病理T分期(P=0.031)、前列腺癌危险分度(P=0.037)、切缘阳性(P=0.03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RPR组RFS显著低于低RPR组(26.0个月与35.0个月,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Gleason评分(HR=1.579,95%CI 1.049~2.376,P=0.028)、初诊血清tPSA(HR=2.979,95%CI 1.655~5.362,P=0.000)、病理T分期(HR=1.292,95%CI 1.009~1.653,P=0.042)、术前RPR(HR=3.555,95%CI 2.339~5.401,P=0.000)是RP术后接受内分泌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年龄、PSAD、精囊侵犯、前列腺癌危险分度和切缘阳性不是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tPSA(HR=1.917,95%CI 1.033~3.558,P=0.039)和RPR(HR=3.086,95%CI 1.994~4.775,P=0.000)是RP术后接受内分泌治疗患者RFS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结论术前RPR可作为评估RP术后接受内分泌治疗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术前RPR≥0.27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不良。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比值 内分泌治疗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于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VA)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于阜外医院植入带有家庭监测功能ICD的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的主要终点为ICD恰当治疗的VA,次要终点为全因死亡。分析RDW对各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ROC曲线显示预测VA的RDW最佳值为13.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在VA和全因死亡方面RDW≥13.05%组均明显劣于RDW<13.05%组(P值分别为0.002、0.012)。多因素Cox回归显示,RDW≥13.05%是ICD患者VA(HR=1.941,95%CI:1.204-3.127,P=0.006)及全因死亡(HR=3.257,95%CI:1.085-9.781,P=0.03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DW≥13.05%提示ICD患者发生VA及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前后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RLR)对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无病生存(DF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2年12月至2020年1月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08例非转移性结直肠腺癌患者资料,计算RLR,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RLR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手术前后RLR对患者DFS的预测价值,根据约登指数确定RLR界值;按RLR界值分层,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分层患者间DFS,并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手术前后RLR对患者DFS预测的约登指数分别为8.86%和9.15%,以此分为术前RLR<8.86%组(73例)和术前RLR ≥8.86%组(35例)、术后RLR<9.15%组(48例)和术后RLR ≥9.15%组(60例)。经ROC曲线分析,手术前后RLR预测患者DF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95% CI 0.55~0.77,P=0.01)和0.62(95% CI 0.51~0.74,P=0.04),以手术前后RLR界值预测患者3年DFS率的灵敏度分别为51.60%和71.00%,特异度分别为76.60%和50.60%。经Kaplan-Meier法分析,术前RLR<8.86%组DFS优于RLR ≥8.86%组(χ2=7.35,P<0.01),而术后RLR ≥9.15%组和<9.15%组间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9,P=0.06)。术前RLR是患者DFS独立影响因素(HR=1.13,95% CI 1.04~1.22,P<0.01)。结论手术前后RLR对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3年DFS率预测有一定的价值,术前RLR是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RLR较低的患者预后较好。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红细胞分布宽度 淋巴细胞计数 无病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to platelet ratio, RPR)、C反应蛋白/白蛋白(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 CAR)联合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度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 BISAP)评分在评估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AP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组、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S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根据BISAP评分标准进行评分。Spearman相关分析用于探讨三组患者RPR、CAR与BISAP评分的相关性及三者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构建模型1:MAP组与非MAP组(MSAP组+SAP组),模型2:非SAP组(MAP组+MSAP组)与SAP组;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非MAP组和SAP组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析RPR、CAR、BISAP评分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判断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197例AP患者,其中MAP 102例、MSAP 56例、SAP 39例。RPR、CAR、BISAP评分在不同AP严重程度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PR、CAR与BISAP评分均呈正相关,且三者与A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35,0.490,0.628,P<0.001)。RPR和CAR是AP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且RPR、CAR和BISAP评分三者联合时用于判断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指标(模型1中AUC三者联合=0.868,模型2中AUC三者联合=0.889)。结论RPR、CAR联合BISAP评分在AP病情评估中有较好地应用价值,并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胰腺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 C反应蛋白/白蛋白 BISAP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能否有效预测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治的67例NB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PDW分为低PDW组与高PDW组,比较2组患儿临床指标的差异,并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回归模型评价PDW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67例NB患儿中男41例,女26例,男女比例为1.58∶1.00;平均年龄为44个月(2~156个月);Ⅰ期5例,Ⅱ期1例,Ⅲ期15例,Ⅳ期46例。诊断时年龄≤18个月14例,>18个月53例,初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100 μg/L者47例,<100 μg/L者20例。随访中位时间为20.4个月,至随访结束死亡35例,存活32例。低PDW组与高PDW组患儿在年龄、性别、首发部位、分期、平均血小板体积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PDW组高危患儿比例、NSE水平、骨髓转移率、MYCN基因扩增率、红细胞分布宽度等均高于低PDW组,而血小板压积则低于低PD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率分析显示,低PDW组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高PDW组(69.8%比25.3%,χ2=15.761,P<0.05)。单变量分析表明,NSE(HR=6.606,95%CI:2.018~21.620),MYCN基因(HR=1.977,95%CI:0.794~4.919),危险度分层(HR=5.926,95%CI:1.416~24.794),PDW(HR=4.036,95%CI:1.957~8.322),红细胞分布宽度(HR=1.120,95%CI:1.005~1.249)等因素为NB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血小板压积(HR=0.012,95%CI:0.000~0.427)为NB预后良好的保护因素。多变量分析表明,PDW是NB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24,95%CI:1.017~6.264,P=0.046)。结论PDW增高和已知的NB患儿预后危险因素、肿瘤标志物升高及骨髓转移有较好的一致性,PDW增高与NB预后较差相关,且PDW是NB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血小板分布宽度 预后 总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老年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期间死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9例因STEMI入北京医院的年龄≥65岁的老年患者。根据RDW的中位数13.33%将患者分为低RDW组(RDW<13.33%,213例)和高RDW组(RDW≥13.33%,216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差异,并分析RDW与老年STEMI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关系。结果高RDW组老年STEMI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高于低RDW组,12.0%(26例)比3.3%(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校正两组有差异的年龄、性别、平均红细胞体积、RDW分组、Killip分级后,高RDW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为低RDW组患者的3.258倍(OR=3.258,95%CI:1.291~8.222,P<0.05),此外,增龄(OR=1.079,95%CI:1.003~1.161,P<0.05)、Killip分级≥Ⅲ级(OR=13.987,95%CI:6.136~31.879,P<0.01)亦是增加老年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高危因素。结论RDW水平与老年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有关,RDW是老年STE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红细胞 心肌梗死 医院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