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奥氮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合理的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96例,随机将其分为组、奥氮组,每组患者48例,分别采用、奥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之间比较(93.75%VS8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奥氮组的2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均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用药。

  • 标签: 奥氮平 喹硫平 老年期精神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奥氮单独使用和联合奥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在2010年07月至2013年10月住院治疗的162例有激越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分层分组法分为组(Ⅰ组)、奥氮组(Ⅱ组)和联合奥氮组(Ⅲ组),每组54例。治疗后,对三组患者进行PANSS-EC评分,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组(Ⅰ组)总有效率为55.5%,奥氮组(Ⅱ组)总有效率为51.9%,联合奥氮组(Ⅲ组)总有效率为85.1%,Ⅰ、Ⅱ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低于第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的精神分裂症状控制时间及接受治疗平均时间均明显多于第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奥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的控制效果明显,对后续治疗有积极作用,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激越行为的治疗方案之一。

  • 标签:
  • 简介:目的:氯氮合并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我院收集到的4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患者单纯予以氯氮治疗,而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氯氮合并治疗,依据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判定治疗效果和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氯氮合并治疗效果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的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氯氮平 喹硫平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奥氮平和用于老年期精神病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8月-2022年7月本科接诊老年期精神病病人(n=80)进行随机分组,A组和B组各40人,前者用奥氮,后者用。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关于总有效率这个指标:A组数据92.5%,和B组数据95.0%相无显著差异(P>0.05)。关于不良反应这个指标:A组发生率20.0%,和B组数据2.5%相比更高(P<0.05)。结论:老年期精神病用奥氮,都能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但后者的药物副作用更轻。

  • 标签: 精神病 奥氮平 不良反应 喹硫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使用与奥氮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03月到2023年03月时间段内我院诊疗的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抽取100例行后续研究,依据电脑双盲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参照组(50例),使用奥氮治疗参照组患者,使用治疗观察组患者,比对分析两组的精神状态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参照组均更低,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两组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使用平和奥氮的治疗效果均理想,平起效更快,临床可首选应用治疗。

  • 标签: 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 喹硫平 奥氮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研究。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进行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和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66.2%,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8%,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8%,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帕罗西汀联合治疗,有利于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广泛性焦虑障碍 帕罗西汀 喹硫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在治疗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将60例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单用组(单用万拉法新)及合用组(万拉法新与合用),于疗前和疗后1、2、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合用组疗效显著,两组间痊愈率、1周末HAMD评分及疗程结束时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合用小剂量治疗抑郁症可提高效果,且起效快。

  • 标签: 喹硫平 抑郁症 药物疗法,联合
  • 简介:目的观察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组和利培酮组,各40例.分别给予平和利培酮治疗,疗程共8周.治疗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ANSS、SAN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低于利培酮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似,但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喹硫平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疗效。方法在2016年10日~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选取70例,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观察组给予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经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狂躁情况以及抑郁情况实施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BRMS评分以及抑郁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喹硫平 丙戊酸镁 双相情感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帕罗西汀和在双重抑郁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双重抑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单纯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另外一组为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进行治疗。最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性为89.7%高于对照组的71.8%,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重抑郁症患者治疗中,采用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其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帕罗西汀 喹硫平 双重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与利培酮治疗躁狂症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5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躁狂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患者给予(起始剂量为25mg/次,2次/d,每隔1~3d每次增加25mg,逐渐增至治疗剂量300~600mg/d,分2~3次服用。7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联合碳酸锂(治疗初期0.5g/d,3~7d内加至每天1.0~1.5g)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起始剂量1~2mg/次,1次/d,剂量可根据个体需要进行调整。剂量增加的幅度为1~2mg/d,剂量增加至少隔日或间隔更多天数进行。7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联合碳酸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BRM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BRM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狂躁症的效果显著优于利培酮,且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喹硫平 利培酮 碳酸锂 躁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躁狂症患者接受与利培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接收的90例躁狂症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5例,观察组使用治疗,结合碳酸锂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培酮治疗,联合碳酸锂治疗,一个疗程为7天,两组均进行了4个疗程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56%,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5.56%,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经过治疗1个月和2个月时的BRMS评分相比之前均有所下降,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组间的BRMS评分在治疗1个月和2个月时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1个月和2个月时的PANSS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是6.67%,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是42.22%,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躁狂症患者接受治疗的效果比利培酮优秀,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临床安全性比较高。

  • 标签: 喹硫平 利培酮 碳酸锂 躁狂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随机均分进入组及氯丙嗪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TESS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效(P<0.01),两组间治疗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组明显低于氯丙嗪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喹硫平 氯丙嗪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帕罗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两组都服用帕罗西汀,研究组同时从小剂量开始服用0.05qn,对照组单服帕罗西汀,分别治疗6周,在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6周末分别进行HAMD及TESS量表评定分析。结果治疗6周末研究组有效率为85%,显效率为70%,对照组有效率为80%,显效率为35%,研究组的显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15,P<0.05)两组结果的不良反应都比较轻微,研究组比较对照组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具有起效快,疗效增加,且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显著优于单用帕罗西汀。

  • 标签: 帕罗西汀 喹硫平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舍曲林合并对强迫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舍曲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舍曲林联合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达到了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舍曲林联合对强迫症患者进行治疗安全高效,适于推广应用。

  • 标签: 强迫症 舍曲林 喹硫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用于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价值。方法:2020年9月-2021年9月本科接诊老年痴呆病患6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用,对照组用利培酮。对比疗效等指标。结果:针对BEHAVE-AD评分,研究组治疗后(20.03±1.59)分,比对照组(32.57±2.68)分低,P<0.05。针对总有效率,研究组96.67%,比对照组73.33%高,P<0.05。结论:于老年痴呆中用,疗效显著,且利于精神行为症状的缓解。

  • 标签: 老年痴呆 疗效 喹硫平 精神行为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