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重点环节干预对提高临床护士标本采集认知水平和降低标本采集不合格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6月—8月不合格标本采集情况,同期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500名临床护士,应用自行设计的标本采集认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依据干预前收集的资料分析结果制定干预措施,从标本采集前准备、标本采集、标本存储及送检三方面进行重点环节干预。干预后收集2016年9月—12月不合格标本采集情况,同时应用相同的问卷对干预后的5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干预前后临床护士的标本采集认知水平及标本采集不合格率情况。[结果]干预后护士对标本采集的认知评分(18.60分±1.36分)高于干预前(12.25分±3.32分),不合格标本率(0.18%)低于干预前(0.61%),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加强重点环节干预,可提高临床护士标本采集认知水平,有效降低不合格标本发生率,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目的。

  • 标签: 标本采集 重点环节 不合格标本 认知 干预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目的探讨胃镜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重度狭窄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重度狭窄的食管癌患者在胃镜联合DSA下行食管支架植入术,观察支架植入情况,评价支架植入后患者的吞咽困难程度,随访观察食管癌患者的存活率。结果36例患者共植入支架36个。36例植入位置准确无误,成功率为100%。患者术后当天即可进流质饮食,吞咽困难分级0。I级。支架植入有效率为100%。术后患者出现胸骨后不适或疼痛30例(83%);胃食管反流8例(22%);消化道出血6例(17%);肺部感染2例(6%)。经24个月的随访,12例患者仍存活。结论胃镜联合DSA下食管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食管重度狭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可重复性强等特点。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为患者接受进一步的抗肿瘤治疗创造了条件。

  • 标签: 胃镜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支架植入术 重度狭窄 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数字化技术方法在肩胛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住的肩胛骨骨折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手术前给予3D打印技术结合数字化技术干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臂X线暴露次数、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91.24±7.97)min,短于对照组的(124.88±10.74)min,术中出血量(313.61±37.73)ml,低于对照组的(403.14±42.51)ml,术中C臂X线暴露次数(2.14±0.46)次,少于对照组的(4.83±0.46)次(均P<0.05);研究组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1.4%,高于对照组的52.4%(P<0.05);研究组治疗后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76.74±4.74)分,高于对照组的(62.14±3.51)分(P<0.05)。结论在肩胛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3D打印技术结合数字化技术方法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从而更有利于后期患者肩关节恢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3D打印技术 数字化技术方法 肩胛骨骨折 固定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一种利用牙冠宽度和虚拟模型咬合接触信息区分T-Scan咬合接触图牙位分区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招募20名正畸治疗后患者,分别制取牙列石膏模型和用T-scan Ⅲ咬合分析仪记录牙尖交错位的咬合,方法1:用游标卡尺测量模型的牙冠宽度,按照冠宽设置T-scan结果图的牙位分区;方法2:受试者接受咬合纸检查并拍摄上牙弓面照片,以冠宽为基础,结合咬合纸印记设置牙位分区;方法3:进行模型扫描,数据导入Geomagic软件测量0.4 mm颌间距离内的接触区,以冠宽为基础,结合虚拟接触区设置牙位分区。统计每一种方法各个牙位的咬合力百分比,重复测量3次。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分析重复测量的一致性,记录方法1中接触区超出牙弓远中界的比例,以方法2的结果作为真实参考,用Friedman检验分析三种方法测量结果的差异性并两两比较。结果三种设置T-scan牙位分区的方法均有很高的重复测量信度(ICC>0.9),方法1中65%的T-scan接触区超出牙弓,方法1的测量结果与方法2、3存在差异(P<0.001),方法2与方法3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依据冠宽和虚拟接触区进行T-scan牙位划分是一种较准确、可重复性很高的方法,仅依据冠宽区分T-scan牙位的方法准确性不佳。

  • 标签: T-scan 数字化模型 咬合力分布 咬合接触
  • 简介:摘要:目的:本项研究通过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联合数字仿生视听干预系统(海豚屋)治疗孤独症行为障碍,验证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联合数字仿生视听干预系统的疗效。为临床寻找疗效显著、价廉、无毒副作用的疗法,减少孤独症家庭经济负担和孤独症患儿的心身压力。方法:选取2020年~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蒙医儿童康复科收治的孤独症患儿30例。采用孤独症行为量表ABC,治疗前进行一次孤独症行为量表的统计,之后给予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同时加以数字仿生视听干预系统(海豚屋)治疗,治疗结束后进行一次孤独症行为量表ABC的统计,最后总结分析数据,经比较第一、第二周期结束后与治疗前研究对象的核心症状可见,患儿发展状态取得不同程度的改善。连续2个周期前后的ABC分值显著下降。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联合数字仿生视听干预系统治疗孤独症的显著疗效。结论: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联合数字仿生视听干预系统(海豚屋)治疗孤独症儿童核心症状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深远的意义,效果广泛并且十分显著。对儿童孤独症发育行为障碍能起到显著的良性作用。

  • 标签: 蒙药安神补心六味丸 数字仿生视听干预系统(海豚屋) 儿童孤独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内直肌后徙术与双侧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集合过强型内斜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68例儿童集合过强型内斜视患者,运用X2检验对两组手术后正位率、欠矫率和过矫率做比较,运用T检验对术前看近与看远斜视度N-D,以及N-D差值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正位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内直肌后徙组的欠矫率、过矫率比双侧内直肌后徙组的高(P<0.05),其看近斜视度、看远斜视度、N-D变化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内直肌后徙患者的N-D高于双侧内直肌后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内直肌后徙术与双侧内直肌后徙术治疗儿童中、大多数集合过强型内斜视的疗效一样,单侧内直肌后徙术和双侧内直肌后徙术都可以降低集合过强型内斜视儿童患者与看远视度的相差值。

  • 标签: 单侧与双侧内直肌后徙术 儿童 过强型内斜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直肌倾斜后徙术(S-LR)与外直肌后徙术(LR)对集合不足型外斜视[CIX(T)]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由同一术者施行的斜视矫正术的CIX(T)患者101例,根据术式分为双眼外直肌倾斜后徙术(S-BLR)组44例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BLR)组57例,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行不同术式的患者术后视近斜视角、视远斜视角及远近斜视角度差(NDD)。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t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NDD较术前的改善量在S-BLR组和BLR组分别为(8.0±3.3)棱镜度(PD)和(6.1±4.0)PD,S-BLR组较BLR组对NDD的改善更明显(Z=-1.995,P=0.046)。术后3个月,视近斜视角S-BLR组为(-5.1±5.5)PD,较BLR组的(-8.3±5.8)PD明显减小(Z=-2.882,P=0.004)。视远斜视角在S-BLR组与BLR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正位率在S-BLR组为82%,高于BLR组的53%(χ2=9.34,P=0.002)。S-LR前后,S-BLR组患者上视及下视斜视角度差及黄斑中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R对CIX(T)的视近斜视角及NDD疗效优于L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 标签: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 远近斜视角度差 外直肌倾斜后徙术
  • 简介: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结合Sampaio集合系统分型理论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鹿角状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行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CT中下腹平扫,观察组同时接受泌尿系CT三维重建检查并结合Sampaio集合系统分型理论分类处理。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石清除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90.54±32.4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110.34±35.55)min],术中失血量[(95.55±36.88)mL]低于对照组[(118±33.90)mL],穿刺成功率34例(94.4%),高于对照组28例(77.8%),结石清除率33例(91.7%),高于对照组26例(72.2%,P<0.05)。结论CT三维重建结合Sampaio集合系统分型理论在经皮肾镜取石中准确预测肾脏的解剖结构及与结石的位置关系,有助于建立合适的穿刺通道、寻找结石、减少手术时间并提高结石清除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T尿路成像 三维重建 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超高剂量率(FLASH)放疗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参与调控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FLASH放疗敏感性的枢纽(Hub)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和提取接受FLASH放疗恶性肿瘤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采用R软件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并对这些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信号传导通路等分析。通过STRING在线软件分析差异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网络,Cytoscape插件筛选Hub基因。最后,应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GTEx数据库验证Hub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自GEO数据库中获得GSE100718芯片数据,共有12 800个基因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放疗敏感性相关。选择表达量显著改变的61个基因进行进一步分析,这些基因参与代谢、应激反应、免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氧化磷酸化、未折叠蛋白应答、脂质代谢等信号转导通路。通过PPI分析筛选出的Hub基因及后续验证表明HSPA5及SCD参与调控FLASH放疗敏感性,且在合并TRD/LMO2融合基因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显著高表达。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有效筛选出调控FLASH放疗敏感性的Hub基因,基因表达谱可用于指导肿瘤患者分层以实现精准放疗。

  • 标签: 超高剂量率放疗 常规放疗 GEO数据库 放疗敏感性 枢纽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在体外研究结直肠癌细胞中人类无翅相关集合位点家族2号基因(Wnt2)对己糖激酶2(HK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调控机制。方法使用慢病毒构建高表达Wnt2的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aco2)稳转株细胞(Caco2-Wnt2、Caco2-NC)和低表达Wnt2的人回盲肠癌细胞(HCT8)稳转株细胞及其对照组(HCT8-shWnt2、HCT8-shNC);通路富集分析(GSEA)探究Wnt2参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转染效率和稳转株中8种有氧糖酵解相关分子的表达;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抑制剂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AG490)分别在50 mmol/L和100 mmol/L浓度下抑制STAT3磷酸化,固定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Wnt2、HK2、STAT3、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Wnt2基因被富集到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通路;Caco2-Wnt2组中HK2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Caco2-NC组(1.937±0.076比1.029±0.013,t=11.78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T8-shWnt2组中HK2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HCT8-shNC组(0.375±0.029比1.064±0.016,t=20.92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aco2-Wnt2组中的pSTAT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Caco2-NC组(0.350±0.004比0.170±0.008,t=19.06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T8-shWnt2组中的pSTAT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HCT8-shNC组(0.275±0.014比0.530±0.035,t=6.82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Caco2-Wnt2+50 mmol/L组中的HK2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Caco2-Wnt2+DMSO组(0.362±0.013比1.524±0.023,t=44.70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co2-Wnt2+100 mmol/L组中的HK2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Caco2-Wnt2+二甲基亚砜(DMSO)组(0.405±0.018比1.524±0.023,t=38.74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Wnt2通过STAT3通路调控结直肠癌细胞Caco2和HCT8中HK2的表达。

  • 标签: 结直肠癌 己糖激酶2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法(LAg-Avidity EIA)和集合核酸法评估MSM的HIV-1新发感染率的可行性。方法对2016-2017年云南省13个州(市)MSM哨点监测采用滚雪球方法采集样本进行HIV-1抗体检测,确证阳性样本进行LAg-Avidity EIA检测,HIV-1抗体阴性样本进行集合核酸法检测,分别采用LAg-Avidity EIA新发感染算法和集合核酸法检测新发感染算法计算HIV-1新发感染率,并进行结果的比较。结果研究样本共计5 363份,其中HIV-1抗体阳性样本407份(含既往阳性177份),HIV-1抗体阴性样本4 956份,完成LAg-Avidity EIA检测211份(91.7%),判为新近感染69份;完成集合核酸法检测4 469份,判定为HIV-1感染窗口期8份。LAg-Avidity EIA估算的2016年和2017年HIV-1新发感染率分别为3.36%和4.84%,集合核酸法估算的HIV-1新发感染率分别为3.27%和3.02%,2种方法估算的HIV-1新发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g-Avidity EIA和集合核酸法估算得到2016-2017年云南省哨点MSM HIV-1新发感染率一致性较好,2种方法用于HIV-1新发感染率的连续监测会有较好的稳定性。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男男性行为人群 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法 集合核酸法 新发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