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Si/SiO2衬底上将磁控溅射镍膜作为催化剂,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制备了大面积连续的石墨烯薄膜,得到的石墨烯为1~15层。将石墨烯薄膜迁移到玻璃衬底和Si/SiO2衬底上,测量了薄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和薄膜电阻,并讨论了石墨烯作为透明导电电极在光电器件上的应用。

  • 标签: 磁控溅射 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 镍催化剂
  • 简介:据媒体报导,江苏苏净集团总工程师孙丹峰等人运用“0-3复合技术”生产的纳米氧化锌压敏电阻,日前已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并作为世界首创申报了发明专利。氧化锌压敏电阻应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急需的电力变流设备的过压保护,以保护其安全运行。

  • 标签: 氧化锌压敏电阻 纳米 科技成果鉴定 研发 过压保护 复合技术
  • 简介:为了探讨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动力学影响因素,研究了氧化电压、氧化电流、电解液等对膜层生长的影响,发现这几个因素都是膜层生长的关键因素,在我们的工艺条件下,电流密度范围在0.2~0.3A/cm^2之间能获得较好的膜层。

  • 标签: 镁合金 微弧氧化 动力学 膜层 影响因素
  • 简介:氧化铜对乙炔的聚合生长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利用弱碱NH3·H2O沉淀Cu(Ac)2,将所得的Cu-(0H)2真空加热到350℃后通入乙炔气体进行碳纤维的催化生长。再把等量的Cu(OH)。放入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中升温到350℃后通入乙炔气体催化生长碳纤维。对所得的样品进行SEM、XRD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铜粒子还是氧化铜都能够催化生长直线型碳纤维,氢气对催化剂的预还原处理能够提高纤维的纯度,纤维的产量受温度影响,并在350℃时达到最大值;温度过高,纤维的产量降低。

  • 标签: 氧化铜 碳纤维 氢气 产量
  • 简介:一、氧化锌(ZnO)半导体材料作为典型的第3代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氧化锌(ZnO)激子结合热能高达60meV,远大于室温下的热能(26meV)。这样,ZnO可以通过激子-激子散射的方式实现受激发射,这种模式比半导体中通常采用的电子-空穴等离子体的受激发射模式的阈值低2个量级以上。因此与Ⅲ族氮化物相比,ZnO其在固态照明、短波长半导体激光和紫外光电探测等领域有明显的优势,已经成为目前半导体研究领域中的热点。

  • 标签: 氧化锌 压电性能 纳米结构 半导体材料 受激发射 电子-空穴
  • 简介:一、锆砂需求2006年全球锆砂需求为124万t,比2005年增长2%。欧洲需求占全球总需求33%,主要用于砖瓦釉用乳化液等陶瓷方面;北美占13%,主要用于铸件及精密铸造:日本占5.5%;中国占27%;东南亚占14%;其它地区占8%。从应用领域看,陶瓷领域占55%。因此,今后应密切关注中国和欧洲的需求动向。

  • 标签: 二氧化锆 锆砂 精密铸造 需求动向 乳化液 东南亚
  • 简介:日本微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将催化剂附着在碳纳米管上,大幅提高了催化剂性能,并使此前只能使用一次的催化剂可回收利用。该所科学家说,该技术有望提高药品合成效率,使一些昂贵药品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例如癌症治疗药物易瑞沙。在试验中,研究小组已经利用这种新方法高效合成了有望用于治疗高血脂的化合物。研究人员向混有碳纳米管的溶液中加入催化剂,使催化剂聚集在碳纳米管的缝隙中,形成数十纳米至两百纳米(1纳米为十亿分之一米)的团块。由于催化剂分散在碳纳米管的缝隙中,表面积变得很大,促进化学反应的效率是以前的6倍。此外,吸附在碳纳米管上的催化剂团块可以被过滤,从而能被回收利用。

  • 标签: 催化剂性能 碳纳米管 合成效率 药品 附着 可回收利用
  • 简介:以新制备的过氧钨酸和酚醛树脂为原料合成碳化钨(WC)前驱体,分别以H2和Ar为还原及保护气体,原位碳化制备纳米WC粉体。使用FTIR、XRD及SEM对试样的理化特性进行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Pt/W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催化活性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实现了低温原位碳化制备纯度高的纳米WC粉体,粉体颗粒粒径为15-100nm,颗粒形貌近似球形。WC可与Pt协同作用加强H2的电催化氧化作用,10%Pt/WC(质量分数)展现了较好的催化稳定性和活性,其电流密度可达49.58mA/cm^2。

  • 标签: 纳米碳化钨 燃料电池 Pt—WC电催化剂 循环伏安法
  • 简介:采用常压热蒸发锡粉的方法制备出尺寸均匀、表面光滑致密的SnO2纳米带。通过高温退火处理,氧化锡纳米带从Sn304和SnO2的混合相转变为SnO2金红石相。深入研究了SnO2纳米结构的光致发光性能,结果显示,退火前SnO2纳米带在600nm附近有一较强的发光峰,在375nm有一弱发光峰;退火处理后,375nm处的PL峰消失,此现象可能是由于退火后纳米带中晶格缺陷减少而导致。

  • 标签: 氧化锡 纳米带 光致发光
  • 简介:由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钢铁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所和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等单位共同开展的,包括“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技术研究”和“金红石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技术研究”等技术在内的“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技术研究”日前完成工业试验,产品质量优于国内产品和部分国外产品,并显示出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已利用上述先进技术和装备在四川省攀枝花市建成了技术先进、品种齐全的纳米二氧化钛生产基地,一条年产200t的生产线即将正式投产。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制备 锐钛型 工业试验 投产 钢铁研究院
  • 简介:家用强氧化电解水消毒机设计为创新型产品设计,在设计中深入进行用户研究分析,研究用户的使用操作顺序和操作流程,做到产品的界面交互功能简单易用,研究消费者使用方式和需求,最后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外观。

  • 标签: 放置环境 用户年龄 使用行为 结构分析 界面分析
  • 简介:采用sol—gel法,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制备纳米级二氧化钛溶胶及粉体;研究了水分含量、抑制剂种类、溶剂种类以及焙烧温度等因素对纳米二氧化钛制备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优化了粉体制备与负载化的工艺条件;并用X射线、SEM表征了所制纳米TiO2的晶型、粒径和形貌。

  • 标签: 纳米二氧化钛 溶胶-凝胶 工艺改进
  • 简介:综述了氧化亚铜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氧化亚铜在异质结电池的制备研究及优化研究,以及n型氧化亚铜的制备及构建同质结电池及其性能的研究。并探讨了氧化亚铜基太阳电池提高转换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改善途径。

  • 标签: 氧化亚铜 太阳能电池 转换效率 异质结 同质结
  • 简介:钯系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一直是C0与烯烃共聚反应制备聚酮研究较多的催化体系。但由于其价格较高,严重制约了CO与烯烃共聚制备聚酮的工业化进程。系统分析了近几年来钯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钯种类、配体类型、钯的负载方式及反应介质的应用等。以期为制备新型、高效的钯催化剂提供思路,推动C0与烯烃共聚反应制备聚酮的工业化发展。

  • 标签: CO 聚酮 钯系催化剂 研究进展
  • 简介:美国Brown大学的化学家宣布开发出燃料电池用性能更好的钯(Pd)纳米催化剂,其活性表面积比常规的钯颗粒要大约40%,并且纳米颗粒保持原封不动的4倍长度。该成果已发布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上。钯已被研究用作燃料电池用铂的替代品,钯源较丰富且价格低得多。然而,研究人员遇到的困难是创建有足够活性表面积、能使燃料电池中催化剂达到高效的钯纳米颗粒,

  • 标签: 美国化学学会 纳米催化剂 燃料电池 性能 开发 活性表面积
  • 简介:以硫酸和草酸溶液为电解液,采用二次阳极氧化法制备出高度长程有序的纳米孔氧化铝(AAO)模板,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微观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观察和表征。通过研究不同的氧化电压和电解液浓度对AAO模板纳米孔形貌(孔径、孔间距、面密度和长程有序性)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氧化电压和电解液浓度。

  • 标签: AAO模板 二次阳极氧化 纳米孔 氧化电压
  • 简介:光电子与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化学机械抛光技术(CMP)的更新。CMP作为目前最好的实现全局平面化的工艺技术(整体平面化的表面精加工技术),借助超微粒子的切削作用以及材料的化学腐蚀作用可以将硅基材料抛光成光洁平坦表面,已广泛应用在硅基材料、光学元件和电子集成电路等元件的表面平坦化处理。随着抛光精度的逐渐提高,CMP已成为首选抛光技术。为了获得超高精度表面,对抛光材料的调配与生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二氧化铈(CeO2)作为高效的抛光材料,在高精度抛光中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抛光材料 二氧化铈 应用 表面平坦化 全局平面化 抛光技术
  • 简介: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环己烷/盐水反相微乳液体系制备出了纳米级不同粒径的球形氧化铝粉体,运用TG—DSC、SEM、XRD等手段对氧化铝及其前驱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ω),可实现球形纳米氧化铝粉体粒径的可控操作,并且具有分布均匀、分散性好和无团聚的特征。

  • 标签: 微乳液 氧化铝 CT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