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几十年来,聚氨酯型密封胶和聚硅氧烷型密封胶(硅酮密封胶)以其优异的性能在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其各自的化学结构及物理特性决定着它们在某些性能上的不足,使其使用功能受到一定的制约。聚氨酯密封胶(简称PU胶)强度高、抗撕裂、耐穿刺、耐油耐介质侵蚀,但其端NCO基对湿气十分敏感,处理不当容易影响体系的贮存稳定性,产品长期稳定贮存较难,

  • 标签: 聚氨酯密封胶 贮存稳定性 制备 封端 硅烷 硅酮密封胶
  • 简介: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的氯乙烯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这种聚合物具有孔隙率高的粒子结构、加工性优良、鱼眼少的特点。其制备方法是:在有回流冷凝器的反应釜中制备PVC时,釜中加入皂化度65%以上,且平均聚合度为500-4000的聚乙烯醇0.01-0.2份和皂化度15%-54%、且平均聚合度为100-1500的聚乙烯醇0.01-0.2份,开始聚合,当转化率达到3%-40%时,用该回流冷凝器开始冷却,同时添加皂化

  • 标签: 聚氯乙烯 悬浮液聚合 聚乙烯醇 制备工艺
  • 简介: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预先将水填充到反应塔1及循环塔2内,再将氯酸盐水溶液经由管路3、氯化氢气体经由管路4与管路5中的空气一起导入到反应塔1内。上述物质通过空气吸升作用而被导入到循环塔2内,反应塔1内和循环塔2内,氯酸盐水溶液和氯化氢气体边循环边进行反应,生成二氧化氯。二氧化氯与副产含食盐的水溶液一起从排出口8排出后,经由输送管路15而被导入到除气塔12内,在此与从除气塔下部导入的空气相接触,从上部

  • 标签: 二氧化氯 制备方法 生产工艺 设备装置
  • 简介:提供了制备纳米级碳酸钙的方法,通过在石灰乳碳化过程中加入晶型控制剂如:分子量为500-15000的聚丙烯酸、柠檬酸等,控制晶型及晶体大小。当用柠檬酸为晶型控制剂时,其加量一般为石灰乳的5-15%。

  • 标签: 晶型控制 纳米级碳酸钙 制备方法 碳化过程 柠檬酸 石灰乳
  • 简介:分子印迹技术(MIT)是一种制备对目标分子具有预定选择性的聚合材料的技术。其制备过程包括3个步骤:一是使目标分子(即印迹分子,模板分子)与特定功能单体通过共价或非共价作用形成复合物。二是在复合物中加入交联剂,使其在复合物周围与功能单体发生聚合,得到高度交联的聚合材料。三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模板分子从聚合物中取出,该聚合物(即分子印迹聚合物,简称MIP)中便产生与模板分子的形状、大小和官能团的固定排列匹配的印迹孔穴,对模板分子具有”记忆”能力。

  • 标签: 分子印迹聚合物 制备过程 分子印迹技术 非共价作用 模板分子 应用
  • 简介:作者根据近几年从事纳米碳酸钙设计与管理的经验。对间歇式碳化法、超重力法和非冷冻法三种纳米碳酸钙的制各技术从工艺技术特点、工艺过程、碳化设备选型、干燥方式、公用工程耗量、建设投资、生产成本及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

  • 标签: 纳米碳酸钙 碳化法 制备技术 超重力法 间歇式 工艺过程
  • 简介:提供在悬浮均聚氯乙烯单体的混合物时不粘釜、生成大粒子数少、粒度分布窄、且流变性好的聚氯乙烯树脂的聚合方法。向含有分散剂的水性介质中连续加入氯乙烯单体进行悬浮聚合时,向含有分散剂的水性介质中连续添加分散硅酸性的分散液。

  • 标签: 聚氯乙烯树脂 制备 聚合方法 悬浮均聚
  • 简介:过氧化脲是一种新型精细化工产品,以其含活性氧值高,易溶于水,水溶液稳定等特点,在工业、农业、医药等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其制备、应用和发展前景。

  • 标签: 过氧化脲 制备 应用 精细化工产品 干法 湿法
  • 简介:ZrO2陶瓷由于其独特的相变效应与高温氧离子导电现象使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制作ZrO2陶瓷的过程中,制得性能优良的粉末是关键的第一步。性能优良的粉末粒度要细且粒度分布范围窄。此外,超细粉具有强烈的扩散能力,在烧结后期容易达到高密度甚至完全致密化。

  • 标签: 二氧化锆陶瓷 陶瓷粉末 制备 液相合成法
  • 简介: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又名玻璃酸,是一种大分子酸性黏多糖,广泛存在于结缔组织及某些微生物荚膜中,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胞外大分子酸性黏多糖。HA广泛分布在各组织中,具有黏性强、保湿性好、能润滑关节等特点,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在机体内有多种生理功能,此外HA还在组织生成、创伤愈合、肿瘤入侵和调节细胞功能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我国从80年代开始研究HA的分离纯化制备工艺和临床应用,90年代初已经有HA制剂作为新药上市,生产方法由提取法发展到微生物发酵法。

  • 标签: 透明质酸 制备工艺 生产应用 微生物发酵法 结缔组织 生理功能
  • 简介:通过把平均粒径为200μm以上、0.21-6.9MPa时的孔隙率为0.19mL/g、堆积密度0.54g/mL以上的氯乙烯类树脂放入反应釜内,悬浮于水性介质中,并把氯气吹入该水性悬浮液中,在40-90℃、内压0.1-0.25MPa、水银灯照射下,使其氯化。该方法可防止氯化时树脂浮起,而且制备的氯化聚氯乙烯类树脂的自由流动性优良、加热成型时的初期着色性以及热稳定性优良。

  • 标签: 氯化聚氯乙烯类树脂 悬浮聚合 制备方法 加工性能
  • 简介: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堆积密度大,加工性能好的聚氯乙烯树脂,把氯乙烯单体或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聚合单体、水溶剂、悬浮分散剂聚合引发剂作为悬浮聚合成分的氯乙烯悬浮滞方法。该悬浮分散剂最少有一种成分是用氧化铝水合物处理氧化钛的微粒子表面,再对其表面进行有机物包覆处理,是这一方法特征。

  • 标签: 聚氯乙烯树脂 悬浮液聚合 悬浮分散剂 制备工艺
  • 简介:提供加工性能优良且生产率高的CPVC的制备方法。在温度为60-100℃及无光照射下,将聚氯乙烯系聚合物水悬浮液进行氯化,反应器内氯气压力为0.01-0.3MPa时开始氯化反应,其后随着氯化反应进行,使反应器内的氯气压力升高。氯化反应终结时的氯分压为0.3-1MPa。

  • 标签: 氯化聚氯乙烯系树脂 水悬浮液 悬浮聚合 制备方法
  • 简介:提供一种聚合稳定性优良的、鱼眼少、质量高的氯乙烯系聚合物的制备方法。(a)先把热水和氯乙烯系单体同时加入,或先把热水加入;(b)在上述单体开始加料的同时加入油溶性引发剂、水溶性高分子分散剂水溶液;(c)上述水溶性高分子分散剂是由部分皂化聚醋酸乙烯0.02~0.07份(质量份)和水溶性金属盐0.0002~0.002份(相对于100份单体)组成;(d)要在上述(a)工序40%以内的操作时间完成(b)工

  • 标签: 聚氯乙烯 制备工艺 加料方法
  • 简介:高产率地生产了成品表面纹理细、消光效果好、鱼眼数少的优质氯乙烯系聚合物,且可防止聚合时釜内粘垢。

  • 标签: 氯乙烯聚合物 制备工艺 悬浮聚合
  • 简介:本文考察了烧成温度、成形压力、烧成时间、成孔剂的加入量和玻璃相加入量对SiC微孔陶瓷过滤板孔隙率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烧成温度为1300℃、成形压力为40kN、烧成时间为4h、成孔剂加入量为16.5%时,制备出的SiC微孔陶瓷过滤板有着更为优良的性能。

  • 标签: SiC微孔陶瓷过滤板 孔隙率 烧结温度 成孔剂 玻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