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大便失禁是危重、昏迷患者的常见症状,由于水样便的侵蚀导致肛周炎、会阴炎、骶尾部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增加卫生用物的消耗,亦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2005年6月-2009年10月,我科对56例大便失禁的危重患者采用了一次性管留置肛门内通便,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 标签: 危重患者 胃管 大便失禁 基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形式对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针对大部切除术患者康复情况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进入网络数据库等,完成有关文件的检索,并且选择两名研究人员针对文献完成审核,挑选最终的分析文献。结果:本次共检索有关文献共计379篇,最终确认4篇文献。在术后并发症在Meta的分析上,试验组在手术之后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OR=0.51,95%CI(0.21,0.79),Z=2.49,P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胃大部切除术患者 康复效果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盐酸丁卡因胶浆在插管中的应用及护理 。 方法:本院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接收的 60 例进行插管的 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30 例。 其中, 对照组使用传统留置管的方法,而实验组使用 盐酸丁卡因胶浆 留置管的方法,两组均使用相同的护理干预。 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 91.15 % ),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 73.33 % ),组间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 )。 结论: 对患者实施 盐酸丁卡因胶浆 联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减轻患者插管后的不适反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盐酸丁卡因胶浆 插胃管 临床效果
  • 简介:对1例复安治疗鼻咽癌化疗后呕吐致心室颤动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电击除颤,同时施以药物及解毒药物治疗,加速毒物排泄,加强病情观察。使用复安应掌握剂量与适应证,严密观察用药反应,随时做好急救准备。

  • 标签: 胃复安 心室颤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管置管深度改变对老年患者误吸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鼻管患者为对象,分组如下:参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有机磷中毒患者接受延长管插入长度洗胃抢救护理后的洗胃时间进行评价,并探析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抢救护理服务满意率的改善情况。方法:收集急诊疾病病例74例开展研究,时间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抢救①组(37例)的护理方案:常规管插入长度45~55 cm洗胃护理方案,抢救②组(37例)的护理方案:延长管插入长度至55~70 cm洗胃抢救护理方案。对洗胃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抢救护理服务满意率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抢救②组洗胃时间(23.04±5.27)min,相对抢救①组(36.59±6.47)min而言更短(P

  • 标签: 延长胃管插入长度洗胃抢救护理 有机磷中毒 洗胃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饮食护理在十二指肠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选择常规护理)和观察组(73例,选择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与转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实施饮食护理,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营养状态指标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饮食护理 胃十二指肠溃疡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内压、残余量联合应用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80例行肠内营养支持的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采取腹内压监测,观察组则采取腹内压联合残余量监测。比较两组预后结局差异。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内压、残余量联合应用,有助于减少ICU患者肠内营养不良反应,从而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 标签: 腹内压 胃残余量 ICU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肿瘤术后放疗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肿瘤术后放疗患者70例,A组(早期肠内营养)35例,B组(常规肠内营养)35例,予以回顾分析,比较营养状态前后变化、不耐受率。结果:营养状态比较,A组护理后HGB、ALB、PAB高于B组(P<0.05);不耐受率比较,A组较低(2.86 %),B组较高(14.29 %)(P<0.05)。结论:应用早期肠内营养进行术后护理,可改善肿瘤患者营养状态,改善患者营养支持耐受性,促进顺利放疗,效果较好。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胃肿瘤 术后护理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留置管作为临床常见的诊疗手段,对于患者的营养支持和病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不仅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进程,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对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防范成为当前护理工作的重点。本文将综述近年来留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防范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留置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力的检测与评估在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100名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动力的检测与评估并进行相应的特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动力指标、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发现对照组在动力指标、营养状况及护理满意度上均优于观察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动力的检测与评估在重症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动力状况,提高营养吸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胃动力 检测与评估 重症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治疗息肉的有效手段,而临床护理模式在其治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EMR治疗息肉的临床护理模式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胃息肉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可以改善此类患者的吞咽功能,并减少长期留置鼻管的不适及肺炎风险。通过使用我们改良的管,解决了间歇口饲管的来源问题,且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吞咽功能障碍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
  • 简介:临床观察发现,肝硬化合并食管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常常不是死于出血本身,而是死于出血所导致的肝昏迷和肝功能衰竭,而饮食不节、劳累、腹压增高、情绪紧张、生活护理不当是食管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因。因此认识肝硬化合并食管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因,

  • 标签: 肝硬化 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球麻痹患者早期经鼻管进食预防肺炎的效果以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球麻痹吞咽困难评估在3级和4级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96例,按吞咽困难级别随机分成鼻管组和非鼻管组,鼻管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经鼻管进食,非鼻管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经口进食。观察两组误吸及肺炎的发生率,并对患者人院时及病程第3~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两组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病程第3~4周鼻管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非鼻管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管组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非鼻管组。结论急性脑卒中球麻痹患者早期经鼻管进食,能明显降低肺炎发生率,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球麻痹 吞咽困难 鼻胃管
  • 简介:目的观察自我穴位按摩辅助治疗对肝不和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符合标准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患者对足三里、中脘、太冲进行自我穴位按摩,5min/穴,1次/d,持续4周。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积分及有效率。结果干预前,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10.14±1.97)分,观察组(6.60±3.62)分,组内比较,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观察组治愈4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健康指导,加用穴位按摩能明显减轻肝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 标签: 穴位按摩 肝胃不和 消化性溃疡 护理
  • 简介:总结1例食管异物伴食管穿孔行造瘘患儿的术后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术后常规护理,加强创口及造瘘管的护理、肠内营养的护理,对家长做好出院指导。经近5个月的治疗和护理,本例患儿食管穿孔愈合良好,顺利关瘘,各项营养指标及发育正常。

  • 标签: 食管异物 食管穿孔 胃造瘘术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食管反流病患者疾病的效果。方法于2018年05月--2019年05月本院接收的食管反流病患者90例,作为本文主要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法,予以分组探讨,包括常规组(常规化护理)、研究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各45例。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食管反流病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为探讨和观察临床路径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文章选取 2017年 11月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65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 32例)和路径组( 3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对路径组采取临床路径方法实施干预。通过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发现路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疾病知晓率、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因此,采取临床路径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护理中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促进患者更快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胃十二指肠溃疡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间歇口腔管营养护理,并分析其效果。 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例(收治时间: 2018.3-2019.3 ,收治例数: 60 ),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普通鼻饲管护理与间歇口腔管营养护理,将两组患者插管依从性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插管依从性明显更高( P < 0.05 ) 。 结论: 将间歇口腔管营养护理应用于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插管依从性,以提升总体护理效果。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吞咽障碍 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护理 插管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