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脂肪肝患者的诊断中采用血清指标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文的观察对象为40例脂肪肝患者(观察组)及4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观察对象的选取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所有观察对象均需进行血清指标检验,对比两组的血清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 在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的比较上,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比较上,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 血清指标检验在脂肪肝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脂肪肝 肝功能指标 血脂指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的解剖层次结构,分析薄层塑化和超声影像的特点,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路径实现股神经阻滞提供参考。方法:择取临床上20例患者的股神经阻滞操作的超声影像,同时取2具成人盆部标本,将这两具标本制作成薄层塑化切片,对薄层塑化切片进行观察。对比股神经阻滞薄层塑化图像和超声影像,分析股神经阻滞的解剖特点。结果:通过观察后发现,两种图像均具有明显的特点。薄层塑化图像显示:(1)在股神经阻滞的过程中,位于阻滞的对应层面,可以观察到股神经和腰肌的表面被筋膜紧紧覆盖着;(2)同时,在股鞘后外侧壁的部位,无股神经和腰肌的表面被筋膜紧紧覆盖的结构;(3)而阔筋膜自缝匠肌表面表现出向内走行至股销前方,同时将髂筋膜、股神经、骼腰肌、股鞘等结构覆盖的图像;(4)在择取的2具(4侧)成人盆部标本中,分别有一半表现为阔筋膜未在缝匠肌内侧缘出现融合,因此,而表现出2层;有一半则出现阔筋膜在缝匠肌内侧缘出现融合,因此,而表现出1层。与此同时,超声影像图像中也能够观察到股神经前方部位处的筋膜,同时也能够观察到髂筋膜,其在超声影像中表现未白色的条索状的高回声影,同时也在股神经的前方部位,且和股神经密切相连;阔筋膜将股神经、髂筋膜等部位覆盖,而且和股神经的距离相对更远;在20例超声影像中,2层阔筋膜的影像有17例,1层阔筋膜的有3例;同时股神经两侧的结缔组织在超声下无显影,且发现股神经阻滞时两侧的结缔组织对麻醉作用有屏障的作用。结论:通过对股神经阻滞的解剖层次结构分析,显示薄层塑化和超声影像的特点相似,均发现髂筋膜和股神经紧密相连,且存在密切的关系,股神经阻滞可选择髂筋膜作为超声引导下的入路部位;同时阔筋膜和髂筋膜容易混淆,因此在进行股神经阻滞时要对两者进行区分。

  • 标签: 股神经阻滞 解剖学 薄层塑化 超声影像 特点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在诊断儿科疾病中应用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出本院2022年8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发热患儿50例,命名为参照组,选取同期入院的健康体检50例,命名为参照组,对其外周血细胞形态进行检测,对血细胞形态与儿科疾病的相关性进行探究。结果:在粒细胞变化、异常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小细胞贫血和大细胞贫血比例明显比参照组高,差异悬殊,P<0.05。对比异常细胞参数,在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方面,研究组与参照组组间差异悬殊,P<0.05。结论:在诊断儿科疾病中应用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测可为后续临床诊断奠定良好基础,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可广泛推行。

  • 标签: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 儿科疾病 血细胞形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肠胃间质瘤的CT影像表现对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从而初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同时,CT扫描还可以发现肿瘤是否转移,以及转移的具体部位,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总的来说,肠胃间质瘤的CT影像表现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病情、评估恶性程度,从而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CIST 影像学 危险分层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性疾病(SAID)是一类免疫系统攻击身体正常组织的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SAID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和免疫因素等多个方面。在县医院,对SAID的免疫指标进行检测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评估疾病活动性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学指标 检测分析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56例感染患者进行对比实验,采取摇号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8例患者,前者未进行微生物检验依靠经验用药治疗,后者实施临床微生物检查,依照结果合理用药,对两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展开评价。结果:经试验结果表明,观察组轻中度感染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重度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感染控制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对于感染患者而言,实施临床微生物检验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情况的发生,为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精确数据信息,切实提高治疗的相符性与可行性,促进患者感染尽快康复。

  • 标签: 医院感染检测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该研究目的是探索人工智能ChatGPT辅助人体解剖混合教学模式。首先对目前ChatGPT应用于人体解剖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阐明传统教学和AI辅助教学结合的必要性。其次对融合ChatGPT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辨识与探讨,其中包括教学复杂性与学生适应性等。最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策略,构建一个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混合式教学框架,并开发与ChatGPT兼容的教学资源。该研究为人体解剖教学方法优化提供一个新视角,为今后创新教育模式打下基础。

  • 标签: ChatGPT 人体解剖学 混合式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消化内科影像诊断技术在疾病筛查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择2023年6月至12月间的60例消化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消化内科影像诊断技术,而对照组接受传统常规诊断技术。结果:实验组在诊断准确性、病变检出率和评估的全面性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诊断准确性为92%,病变检出率为98%,评估的全面性被评为优秀;而对照组分别为80%、89%和良好。统计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消化内科影像诊断技术在疾病筛查与评估中展现出明显优势,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增加病变检出率,同时提供更全面的病变评估信息。

  • 标签: 消化内科影像学诊断技术 疾病筛查与评估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胸腔积液细胞块病理组织诊断中,使用临床病理技术的诊断效果,评估和判断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60例胸腔积液病人入组展开此次临床研究;首先完成对病人的胸腔积液标本的采集。然后按照标准方法,将其各制作成细胞涂片与细胞块切片各一份,并针对每种图片分别使用HE染色与免疫组化染色,并得出相应的检查的哈结果。对检查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细胞切片免疫组化染色的准确率96.67%,显著最高,P<0.05。对比免疫组化染色中各个免疫标记染色结果,病理诊断结果为良性的患者的免疫标记染色结果来看,细胞涂片与细胞切片的检出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诊断结果为良性的患者的免疫标记染色结果来看,细胞块切片对于CK17、CEA和MOC-31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细胞涂片的检出率,P<0.05;CD1与TTF-1的检出率,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诊断胸腔积液的过程中,采用临床病例技术就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尤其是采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检查结果,这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都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 标签: 胸腔积液 细胞块 病理组织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免疫检验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2月-2024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4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比观察组,另选择同时进行体检的41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阳性率以及各项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类风湿因子水平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水平均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变异,说明患者可能存在免疫紊乱的症状。观察组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补体C3、C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液免疫水平明显提升,且补体C3、C4呈异常状况。结论: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免疫检验结合检测来诊断具有非常准确的效果,不仅能够很好地给患者诊断出疾病,同时还能获得较为全面的病情信息,并可为后续治疗提供数据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免疫学检验 联合检测 类风湿关节炎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检验技术在肿瘤标志物筛查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血液检验技术在肿瘤标志物筛查中的研究动态,包括技术创新、新型肿瘤标志物的发现与验证以及肿瘤标志物筛查的精准化与个性化等方面。同时,基于个体基因型的肿瘤标志物筛查和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应用,使得肿瘤标志物筛查更加精准化和个性化。本文旨在总结这些研究进展,为未来的肿瘤标志物筛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血液学检验技术 肿瘤标志物 筛查
  • 简介:摘要:体液免疫检验在风湿性疾病诊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旨在探讨体液免疫检验在风湿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疾病鉴别诊断、疾病活动度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的价值。通过系统综述与实证研究,揭示体液免疫检验在风湿性疾病中的潜在作用,为临床提供更为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 标签: 体液免疫学检验,风湿性疾病,诊断,监测,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特征的法医临床鉴定。方法:以我司法鉴定所2016年1月~2023年8月某地区鉴定的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90份案例为研究对象,并分析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特征及相关鉴定结果。结果:①90例道路交通事故致颌面部损伤者中,构成伤残共70例,占比77.78%。未达伤残20例,占比22.22%。在构成伤残中,十级伤残55例,五级伤残3例,七级伤残2例,九级伤残10例,在构成伤残中分别占比78.57%、4.29%、2.86%、14.29%。经对比,90例伤残评定中,构成伤残例数与未达伤残例数差异较大,有统计意义(P<0.05);90例道路交通事故致颌面部损伤者中,构成伤残共70例,伤残类型包括张口度伤残、口腔颌面骨伤残、软组织伤残、软组织及口腔颌面骨伤残。结论: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以轻度伤残为主,但相关人员的致伤率、致残率较高。

  • 标签: 道路交通事故 颌面部损伤 特征 法医临床学鉴定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IMRT)、适形-调强混合野放射治疗(Hybrid)及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计划的剂量比较。方法:制定30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治疗计划,处方剂量均为全乳腺50Gy/25F,瘤床60Gy/25F,利用Varian Eclipse 15.6计划系统分别设计IMRT、Hybrid及VMAT计划,比较三种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及跳数等参数。结果:三种计划在靶区的平均剂量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靶区均匀性、适形度指数及治疗跳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均为VMAT;在患侧肺的平均剂量、V5、V20及V30 的比较上,IMRT计划具有较低的V5百分体积,Hybrid计划具有较低的Dmean,VAMT计划具有最低的平均剂量、 V20及V30,但同时增加了健侧肺V5的百分体积;心脏平均剂量及V5、LAD平均剂量及V40的数据比较可得: IMRT,说明IMRT计划能更好的保护心脏及LAD。结论:综合靶区剂量、适形度指数、均匀性指数及跳数,危及器官双肺、心脏及LAD的受量比较,IMRT计划在左侧乳腺癌保乳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常规放疗技术。

  • 标签: 乳腺癌 IMRT HybridVMAT 剂量学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教协同贯穿医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针灸临床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针灸治疗》课程作为临床专业课与临床前课程,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构,以适应医教协同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规律。在这一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中“两结合”与“两统一”、教学内容“五个一”和“六环节”、虚拟实训教学平台应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导向与考核等方面开展教学内容整合。整合实施策略重在课程实践基地建设与拓展、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课程成绩评定与教学质量评估。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贴合临床,反复临床,面向临床的课程目标定位,紧紧围绕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以强化临床经验积累为结果,为培养新时代针灸医学人才为首要任务,实现《针灸治疗》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 标签: 医教协同 针灸治疗学 教学改革 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生物信息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信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物信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然后分析了生物信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领域,包括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接着,文章探讨了生物信息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优势和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生物信息学 临床诊断 应用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儿童发热性疾病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流行病特征与防控策略的研究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儿童发热性疾病的流行病特征,提出了综合性的防控策略,为优化儿童健康管理、降低疾病负担提供了理论依据。未来研究需关注疾病防控的个体化和精准化,为儿童健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 标签: 儿童发热性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 防控策略 疫苗接种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为达到降低血液疾病漏误诊率的目的,本文着重探讨了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检验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336例血液疾病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在入院后对其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与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检验,记录并分析所得检验结果。结果:经试验中各项数据表明,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方式相比,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检验检出率较高,分别为85.71%、与91.96%,差异显著(P<0.05)。分析外周异常红细胞形态检验结果后可见,共检查79例感染,占比为25.57%,异形淋巴细胞72例,占比为23.30%,小细胞贫血65例,占比为21.04%,经过多项检验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病症,附红细胞体48例,占比为15.53%,异常细胞26例,占比为8.41%,大细胞贫血14例,占比为4.53%,其中10例患者被确诊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例患者为溶血性贫血、1例为急性失血性贫血病症,疟原虫5例占比为1.62%。结论:对于血液疾病患者而言,采取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检验可有效提高检出率,最大程度降低漏诊、误诊等不良情况的发生,为后期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 标签: 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 血液疾病 漏误诊率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