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传统的外伤脾破裂的治疗是剖腹探查,脾脏切除术。随着对脾脏重要的功能的重新认识和临床诊治技术的不断进步,非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保脾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从2003年到2008年之间非手术治疗外伤脾破裂56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非手术治疗 脾脏切除术 剖腹探查 诊治技术 保脾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脑梗塞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到2012年11月100例外伤脑梗死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和临床观察。结果出院时按GOS评分恢复良好57例,中残28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外伤脑梗塞与血管内膜损伤、血管痉挛、手术减压过快、低灌注及治疗措施不当等有关。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原发伤及并发伤、正确的手术方式、保持有效的脑灌注、早期应用钙拮抗剂、腰池引流血性脑脊液等对防治外伤脑梗塞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创作性脑梗塞 预防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保脾治疗外伤脾破裂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3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外伤脾破裂患者参与研究,选取时间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患者均采用保脾治疗方法,具体治疗分别采用脾部分切除术、脾破裂修补术以及自体脾组织移植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所选30例患者采用保脾治疗方法,分别为脾部分切除术(有效率100%)、脾破裂修补术(有效率100%)以及自体脾组织移植术(有效率90%),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区别,均具有良好疗效。结论当患者患有外伤脾破裂症状后,在能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之上,应当尽量选择保脾治疗法,以此来提高治愈可能,降低术后感染几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保脾治疗 外伤性脾破裂 脾破裂修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肝胆胰脾损伤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对2010年到2012年收治于我院的40例外伤肝胆胰脾损伤的患者做出了回顾分析,分析临床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3例患者实行手术治疗,32例患者治愈,有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5%,对其他7例的患者则实行了保守治疗的措施,有5例患者的失血少、损伤轻、没有出现腹腔内其他脏器的损伤,患者经保守治疗而治愈,有2例的患者因病情加重而采取转手术治疗,并且治疗获得成功。经过我院对外伤外伤肝胆胰脾损伤的临床治疗,有39例患者获得治愈,治愈率为97.5%,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5%。结论对于外伤肝胆胰脾损伤的患者的治疗,如果患者的失血少、损失轻,那么运用非手术治疗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患者的病情重、有病情恶化的情况发生,那么应进行手术治疗,其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最主要的目的是明确哪一种护理模式更适合应用于外伤肝破裂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类型是前瞻的随机对比研究,研究路线是以常规急诊护理模式为对照,在此次研究中接受该护理的患者为一般组,再以一种较新的护理模式为试验,这一护理模式为预见性护理,由研究组接受。结果:首先进行急诊急救成功率的两组比较,发现虽然为研究组更高,但两组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在统计学中无意义,P>0.05。然后进行急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显示研究组的并发症种类更少,发生率更低,且后者与一般组之间的差异经统计学方法检验显示P<0.05。最后进行总体预后情况的比较,对比指标为生存率,于急诊手术结束后2周内进行统计,显示为研究组的更高,差异的统计学检验结果为P<0.05。结论:与常规的急诊护理模式比较,明显为此次研究中应用的预见性护理模式更适用于外伤肝破裂患者。

  • 标签: 外伤性肝破裂。预见性护理 急诊抢救成功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血吸虫外伤脾破裂病人的护理方案,从中寻求慢性血吸虫外伤脾破裂病人的最佳护理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0例慢性血吸虫外伤脾破裂病人分为观察组10人和对照组10人。观察组采取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20例全部痊愈出院,缩短了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日5至7日,无一例有并发症发生。结论本组病例所采用的护理方法是人性化的优质护理,其护理效果满意,赢得了病人、家属、社会的一致好评。

  • 标签: 慢性血吸虫病 外伤性脾破裂 手术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外伤延迟脾破裂诊断中法医鉴定探讨。方法:研究设立,选择在2023年10月-2024年2月期间需要进行法医鉴定的60例外伤延迟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析法医鉴定结果。结果:法医鉴定结果,60例外伤延迟脾破裂患者中重伤二级10例、轻伤二级14例和轻伤一级36例。伤残鉴定结果,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结果6级22例、8级15例、9级18例、10级5例。职工工伤与职业病伤残等级鉴定结果:6级23例、7级15例、8级10例、9级8例、10级4例。结论:法医鉴定外伤延迟脾破裂中,可以应用患者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依据,还需要结合患者存在的外伤史,提高外伤延迟脾破裂法医鉴定准确率。

  • 标签: 法医鉴定 外伤性 延迟性脾破裂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回顾病理检查已经证实的颌骨囊肿病例,并对这些病例进行分析,旨在证实外伤是造成颌骨囊肿的重要因素。方法收集宁德市医院口腔科于2010~2013年三年期间收治为颌骨囊肿的病例112例,并回溯其临床相关资料。纳入标准是病理检查报告单中诊断为颌骨囊肿的病例。结果112例颌骨囊肿病损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5∶1,年龄分布范围为8~76岁,其中以21~40岁组最多,占34.8%。有明确的外伤病史占30.4%,男女比例为1.8∶1。结论外伤因素是颌骨囊肿的重要诱因。

  • 标签: 牙外伤 牙源性颌骨囊肿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外伤肝脾损伤的临床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从2010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6例外伤肝脾损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两组。手术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共20例,非手术组进行保守治疗共16例。研究发现,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5%(2/16)和25%(5/20)。住院时间分别12天和22天,且在治疗后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但是,有2例患者保守治疗无效转为急诊手术。结论对于外伤肝脾损伤患者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 标签: 外伤 肝脾破裂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脑积水伴颅骨缺损同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6例外伤脑积水伴颅骨缺损同期手术息者的临床资料。36例息者均为单侧颅骨缺损,在全麻下先行脑室-腹腔(V—P)分流术,再行颅骨成形术。结果7例出现皮下积液者,经穿刺、加压包扎后吸收,无感染病例;28例反应迟钝者,随访半年症状均改善;2例有癫痫者,随访1年无发作;12例有大小便障碍者,8例明显改善。结论同期行颅骨成形及V—P分流术可以减少手术次数及感染的机会,减轻息者的经济负担及精神压力,是治疗外伤后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一种有效、切实可行的手段。

  • 标签: 脑积水 颅骨缺损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成形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