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利用肱骨后侧切口手术对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利用肱骨后侧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利用对肘关节功能的评分,其中优45例,良5例。结论利用肱骨后侧切口手术对肱骨中下段骨折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肱骨后侧切口手术 肱骨中下段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脑卒中下肢瘫痪病人踏车运动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8月期间接收的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踏车运动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下肢偏瘫的改善状态。结果在治疗后的FAC评分、FMA评分以及BBS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下肢瘫痪病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踏车运动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瘫痪状态,提高平衡能力以及步行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下肢瘫痪 踏车运动疗法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深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术后致腓深神经损伤误诊为肌腱粘连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首诊均误诊为术后肌腱粘连,给予肌腱粘连松解手术及对症治疗,疗效差。术后确诊腓深神经损伤,行拇长屈肌腱末段离断并趾间关节功能位融合手术后,行走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腓深神经损伤骨科临床少见,早期临床症状轻,易忽视,易误诊或漏诊;临床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升关注度,提高诊断率,积极预防并及早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降低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胫腓骨中下段骨折 腓深神经损伤 肌腱粘连 误诊 拇趾背伸受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对收治的股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股骨外侧入路和前外侧入路两种入路方式治疗股骨中下段骨折,比较两种手术入路方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感染及膝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结果前外侧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外侧入路组明显缩短,出血量和切口感染率较外侧入路组明显下降,膝关节活动度良好率较外侧入路组明显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t=2.64、4.21、4.87、5.09,P<0.05)。结论前外侧入路与外侧入路相比,其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感染率低,有助于术后膝关节功能显著恢复,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入路选择。

  • 标签: 前外侧入路 外侧入路 股骨中下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妇产科下腹手术以后出现的脂肪液化病情,探讨其形成原因和预防处理办法。方法笔者以最近几年的50例脂肪液化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愈合情况和渗液的不同,采用未微波治疗,换药和二期缝合等方法处理。结果这些病人的手术切口在10到25天之后就全部愈合,其中有6例进行二期缝合,但是没有出现院内感染状况。结论由于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性,所以必须针对相关的因素进行必要的治疗护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妇产科中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情况发生,加快手术切口的愈合,对病人的康复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下腹手术切口 脂肪液化 妇产科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中下通用痛风方”颗粒剂内服后缓解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求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共计7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增加“上中下通用痛风方”颗粒剂治疗,观察两组中医症候、关节炎症表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中医症候改善、缩短急性痛风发作时间等方面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中下通用痛风方”颗粒剂有助于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症状、缩短急性期痛风病程、改善中医症候。

  • 标签: 急性痛风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 缓解 缩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的原因,总结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接受的1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患者作为研究案例,对疾病原因分析,总结预防举措。结果对治疗结果分析,16例患者中显效和有效的人数分别是13例和2例,总有效率是93.75%,整体总有效率高。结论对胫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患者的原因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生率;对发生病例经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治疗处理,整体效果明显,能避免病情恶化。

  • 标签: 胫骨中下段骨折 内固定术 钢板断裂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急诊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性肾绞痛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性肾绞痛患者50例。将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也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性肾绞痛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可以快速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度,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保守治疗 手术 急诊输尿管中下段小结石性肾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4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组(MIPPO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ORIF组),每组24例,分别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MIPPO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切口长度短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预后Johner-Wruhs分级优良率高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法能够保护骨折局部血运的功能,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入院间断冰敷和持续间断冰敷两种方法对缓解患者疼痛和患肢肿胀的不同效果。方法将98例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入院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入院后48h持续冰敷,48h至术前间断冰敷;对照组入院48h间断冰敷,48h至术前不再冰敷。比较两组患者入院12h、24h、48h、72h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患肢的肿胀程度。结果观察组入院12h、24h、48h、72h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患肢的肿胀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没有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入院后48h持续冰敷,48h至术前间断冰敷的疗效显著,更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的疼痛及患肢的肿胀程度,预防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

  • 标签: 闭合性胫骨中下段骨折 冰敷 骨筋膜室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在股骨干中下段骨折合并髌骨骨折患者中采用单一膝关节前侧入路结合张力带进行治疗,评价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中从我院选取30例股骨干中下段骨折合并髌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一膝关节前侧入路结合张力带进行治疗,在病情严重的患者中采用经髌骨入路,在病情不严重的患者中采用髌腱旁入路,记录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0个月到24个月的跟踪随访,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介于3个月7个月之间,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畸形愈合以及断钉等并发症。结论在股骨干中下段骨折合并髌骨骨折患者中采用单一膝关节前侧入路结合张力带进行治疗,不仅操作简单方面,而且术中出血量较小,在完成手术后,因为固定牢固,所以也为患者早期的活动功能提供了较好的保证,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单一膝关节前侧入路 股骨干中下段骨折 髌骨骨折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