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福建省宁德地区有适合栀子生长的自然环境,该地区开发了大片栀子生产基地,现研究其是否能作为药用栀子。方法:参照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对闽产黄栀子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理化性质、薄层色谱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各项目指标符合药用黄栀子的标准。结论:通过对闽产栀子原植物、花、果实以及粉末的鉴别,确定该品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可以作为栀子药材应用,为该地区栀子药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闽产 栀子 生药 鉴定
  • 简介:目的:探索体外培养原代脊髓神经细胞的方法,为研究脊髓损伤及修复的分子机制、药物作用机制提供前提条件。方法:将妊娠15d的孕鼠处死后取出胎鼠脊髓,分离出神经细胞作为原代细胞进行培养,观察神经元细胞形态学特征,并采用DAPI和NSE双重染色对所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胎鼠脊髓神经细胞在体外培养生长好,纯度高,经免疫荧光鉴定,所培养细胞荧光染色符合神经细胞特点。结论:采用该实验方法进行脊髓神经细胞培养方法简便,纯度高,能满足各种神经科学研究的需要。

  • 标签: 体外培养 原代脊髓神经细胞 脊髓损伤及修复
  • 简介:目的:对远志属3种药用植物进行分子鉴定。方法:利用PCR直接测序法对远志ITS序列进行测定,结合Genbank中远志、卵叶远志和瓜子金的ITS序列,经Clustalx比对后,用软件MEGA3.1计算了Kimura2-Parameter(K2P)距离,并构建了NJ(邻接)树。结果:远志属3种药用植物ITS1长度为269bp~271bp,ITS2长度为216bp~217bp,变异位点26个,信息位点1个;瓜子金与其他样品的遗传距离最大,卵叶远志与远志2个Genbank样品遗传距离最小。结论:ITS序列无法区别卵叶远志和远志,但可以作为瓜子金的分子鉴定依据。

  • 标签: 远志属 ITS序列 DNA条形码 物种鉴别
  • 简介:《中药鉴定学》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类专业培养方案构架中极具中医药特色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教学组在30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针对社会对中药鉴定人才的需求现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中药鉴定学》ITPA(Interestcultivation-TheoryteachingPractice&Experimentteaching-Assessment)教学模式,即“兴趣培养-理论教学-实践(验)教学-考核评价”教学模式.《中药鉴定学》ITPA教学模式是培养中药鉴定学综合素质人才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中药鉴定学 教学模式 教学研究 中医药院校
  • 简介: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常见中药材真伪鉴别能力、独立实验能力,培养严谨的科研作风,根据我校中药专业的特点以及结合生药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兼顾不同的药用部位,按小组从大黄、半夏、红花、茯苓这四种容易出现假冒伪劣的中药材及饮片中布置给学生2味中药,并配发其常见伪品,提出实验要求。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从性状、显微、薄层色谱行为上鉴别药材的真伪,开展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以此提高我校学生的中药材真伪鉴别能力、为其增强社会竞争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真伪鉴定 实验方案 实验报告
  • 简介:目的:对复方"鼻敏康"进行定性鉴别,研究其有效成分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芪、白术、白芷、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利用单因素考察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浸膏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薄层色谱得出该复方鼻敏康中含有黄芪、白术等药材;本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提取,提取时间为1.5h,最佳提取液固比为12:1,最佳提取次数为2次。结论:薄层色谱实验结果为紫外测黄酮含量提供依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总黄酮含量精密度高,重复性和回收率效果较好,可以确定乙醇提取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

  • 标签: 薄层色谱 紫外分光光度法 总黄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