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慢性重型肝炎(慢重肝)大都是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变基础上,出现大块或亚大块性的肝实质坏死,总胆红素(TBIL)大于171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小于40%,以高度黄疸、高度腹胀、高度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严重肝病,属中医“黄疸”、“急黄”、“臌胀”等范畴。

  • 标签: 慢性重型肝炎 高度黄疸 辨证论治
  • 简介:慢性重型肝炎(Chronicseverehepatitis,CSH)是由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发展而成,是因急剧而广泛的肝细胞坏死、肝功能严重损害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证候复杂多变,兼夹证多,治疗难度大,病死率达80%以上[1]。我国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占全部慢性重型肝炎的96.8%[2]。目前,

  • 标签: 慢性重型肝炎 中医药疗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与慢性肝炎进展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了轻度、中度与重度慢性肝炎病人血清各100例,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LYMPUSAU-2700进行检测病人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数据利用SPSS130分析。结果中度慢性肝炎病人中血清中血清谷丙转氨酶平均水平大于重度慢性肝炎病人大于轻度慢性肝炎病人,中度慢性肝炎与重度慢性肝炎血清谷丙转氨酶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19),其余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中度慢性肝炎组与慢性肝炎进展的弱相关关系(r=0215,p=0011)。结论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与慢性肝炎进展无明确的相关关系。

  • 标签: 谷丙转氨酶 慢性肝炎 相关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及利巴韦林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复方(黄芪15g、白术10卧党参10骱栀子8g、虎杖8g、胡黄连8g)随证加味,基因1型治疗48周,非1型治疗24周,停药随访2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HCV病毒学应答、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AL.T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有相似的不良反应,但恶心呕吐、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计数下降、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基因1型SVR高于基因1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EVR、ETVR、SVR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复方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及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利巴韦林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拟退黄汤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4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包括基础支持疗法、保肝、降酶、退黄、纠正氨基酸失衡等,针对脑水肿者给予脱水利尿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拟退黄汤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过6周的治疗,较治疗前其Tbil、PTA两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述两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中自拟退黄汤具有保肝退黄之效,针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该方剂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退黄汤 慢性重型肝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合理的膳食保护胰岛功能,改善血糖、尿糖和血脂值,使之达到或接近正常值。促使肝细胞再生与肝功能恢复,从而使糖代谢恢复正常,使患者得以从事各种正常活动。方法对患者及家属作健康教育讲述肝炎和胰腺炎的有关知识,使患者了解肝炎和胰腺炎治疗的基础知识及密切配合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结果通过有效的饮食指导了解掌握合理膳食的方法。结论合理的饮食控制,可以减轻胰岛细胞的负荷,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膳食干预的效果是明显和安全的,因此在对肝炎合并胰腺炎患者的要加强膳食护理

  • 标签: 肝炎 胰腺炎 膳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并肝炎患者在采取整体式护理的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12月期间,选择62例于我院收治的妊娠并肝炎患者,以掷骰子法分为A、B组,前组采取整体式护理,后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满意率及分娩结局。结果:护理后对比两组护理满意率,A组为96.77%、B组为80.56%,A组>B组,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整体式护理 妊娠 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