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保健对正常生长发育影响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名为对照组,行常规保健护理。50名为观察组,行强化儿童保健服务,从影响性疾病、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等方面,对两组幼儿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幼儿在体格发育、神经心理发育方面显著低于观察组;而在营养性疾病发生率上,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对比两组幼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对幼儿正常生长发育具有着促进的作用,并有效减少发生营养性疾病几率,效果显著。

  • 标签: 生长发育 幼儿 发病率 儿童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超声仪器对正常人群进行甲状腺的筛查级价值。方法对400例正常人群进行甲状腺检查,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46人,约占11.5%,甲状腺瘤4人,约占1%,甲状腺弥漫性改变16人,约占4%。结论运用超声对正常人群甲状腺进行筛查是非常有价值的。

  • 标签: 超声筛查 正常人群 甲状腺结节
  • 简介:摘要我科自2013年12月起为了准确称量产妇产时、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使用娇雪一次性计量型称血型。准确评估产后出血量,有助于产后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有效的预防了产后出血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取的280例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40例均进行全程陪伴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分娩过程中观察组产妇的Ⅲ级疼痛例数、正常分娩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采用全程分娩模式可提高分娩质量,缓解分娩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分娩 产妇全程陪护
  • 作者: 李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四川自贡643000)【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01-02心电图在确诊心肌梗死及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协助诊断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心肌炎、心肌病及心包炎判定有无心房、心室肥大,观察某些药物对心肌的影响,某些电解质紊乱(如血钾、血钙的过高或过低),心电图不仅有助于诊断,还对指导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故临床心内科、急诊科、ICU、体检中心等众多科室均配置有心电图机,在操作上不仅要求心电图医生熟练掌握,也要求临床护士能够快速准确为病人描记心电图并初步识别是否正常。因此,如何将护理专业心电图内容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牢固掌握重要知识点以适应临床岗位需要是临床带教老师必须要考虑的内容。而说课对提高教学质量、理清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就中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中“心电图检测”内容的说课设计与大家共同探讨。1说教材1.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健康评估》,它是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为学习临床科目和实习打下坚实基础。而本课《描记及初步识别正常心电图》是护士资格证考试的重要内容,是临床护士必备的专业技能。1.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对本课教学基本要求即操作心电图机和初步识别正常心电图的能力、我校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标准结合临床岗位需求,确定了课堂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位一体,互相支撑。1.2.1知识目标。能明确心电图的基本组成及导联电极安放位置。1.2.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熟练准确的为病人描记1.2.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的经历出发,树立关心爱护病人的爱伤理念、尊重并保护病人隐私。1.3教学重难点。将心电图的基本组成及其电极安放位置作为教学重点,将心电图导联电极与人体相连的位置作为本课难点。2说教法2.1学情分析。本次课授课对象是高中起点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喜欢动手、喜欢观看视频,厌烦枯燥的文字说教,实践操作、逻辑分析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等职业素质还有待培养和提高。2.2任务驱动教学法。它将原本枯燥乏味理论和实践内容相结合,设置包含教学目标的学习任务,并给出任务指引,以避免不必要的学习盲目性,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利用学习材料去完成任务、达成目标。2.3情景模拟法。模拟医院场景,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正常分娩和剖宫产对于母儿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分娩的孕产妇病例中选择5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孕产妇所采用的分娩方式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正常分娩组,一组为剖宫产组,对两组孕妇及分娩新生儿的生理指标进行详细的了解,将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孕妇及新生儿的生理指标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产妇在分娩后其体温升高程度、白细胞升高程度、产褥病发生率以及乳汁分泌时间早晚等方面的数据显示正常分娩组各项发生率均低于剖宫产术组,同时经过正常分娩的新生儿,其肺炎的发病率也要显著低于剖宫产术组。结论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采用正常分娩有利于缩短产后恢复时间,提升产后的身体恢复效果,保证新生儿出生质量,同时降低产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鼓励并促进正常分娩,降低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

  • 标签: 正常分娩 剖宫产术 母体 新生儿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程陪护分娩和正常分娩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我院对280例产妇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40例使用了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140例使用了全程陪伴护理方式,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分娩时,观察组产妇的Ⅲ级疼痛例数病例75例、正常分娩例数98例,对照组是13例和67例,观察组有42例破宫产病例,对照组有73例破宫产病例,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正常分娩时使用全程陪护分娩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分娩的质量,降低产妇的分娩疼痛,提升护理效果。

  • 标签: 分娩 产妇全程陪护 正常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听力学检测方法对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的临床作用,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将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40例80耳作为观察组,选择门诊听力正常无耳鸣者40例80耳作对照组,分别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DPOAE),对两组对象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通过耳数为53耳(66.25%),对照组78耳(97.50%);观察组在Ⅰ、Ⅲ、Ⅴ波以及Ⅲ~Ⅴ波期间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OAE能够早期发现听力正常耳鸣患者的耳蜗病变,DPOAE联合ABR测试有助于发现病变部位。

  • 标签: 听力正常 耳鸣 听力学检测 耳声发射 听性脑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儿童学龄前期的视力变化,做好儿童期视力预防保健工作。方法通过中心视力检查和国外学者用视觉电生理方法对比,对200例正常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视力检测。结论儿童的视力是随着年龄的递增,视觉系统发育日趋完善,其中心视力亦逐渐提高,至6岁左右,大多数儿童视力接近正常、学龄前期儿童视觉系统仍处在发育阶段,在不同年龄阶段视力不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视觉系统发育不断完善,随之视力相应提高。

  • 标签: 儿童龄前期 视力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正常产褥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提高产科健康教育质量。方法对应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指导的孕产妇(对照组)与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指导的孕产妇(研究组)各450例。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质量满意度、纯母乳喂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护理质量满意度、纯母乳喂养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是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的一种好的健康教育方法。

  • 标签: 产褥期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正位接生在正常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0例产妇患者,入组时间在2023年2月到2024年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均匀分组,两组分别接受正位接生和常规接生,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分娩结局、会阴撕裂严重程度、第二产程时间和住院时间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正位接生可以保证顺利完成分娩,避免会阴严重裂伤,缩短第二产程和住院时间。

  • 标签: 正位接生 正常分娩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正位接生在正常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共选取了200例产妇患者,入组时间在2023年2月到2024年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均匀分组,两组分别接受正位接生和常规接生,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分娩结局、会阴撕裂严重程度、第二产程时间和住院时间指标均明显更好。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正常分娩产妇实施正位接生可以保证顺利完成分娩,避免会阴严重裂伤,缩短第二产程和住院时间。

  • 标签: 正位接生 正常分娩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房颤动患者BNP的变化与左房关系。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房内径,大于40mm为左房扩大组,小于40mm为正常组,分别测两组患者血中BNP水平,并将左房内径与BNP水平行相关分析。结果左房扩大组的BNP浓度高于左房正常组,二者有统计学差异。左房扩大组与左房正常组的BNP浓度分别为(214.7±193.7ng/l和849.9±676.0ng/l,t值4.6,P<O.05)。BNP浓度与心房大小相关(r=0.611,P<0.05)。BNP浓度随心房增大而升高。结论左心收缩功能正常的房颤随左房内径增加,BNP水平升高。

  • 标签: 利钠肽 房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