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鄂尔多斯博物馆泊罕游牧活态分馆(以下简称泊罕游牧博物馆)是依靠鄂尔多斯博物馆丰富的场馆运营经验和人才的智力支持,与东联集团投资建设的博物馆。该馆采取成果共享、人员互动、资金独立、保护为主、社会经济效益双赢的企事业合作新模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的社会价值,特撰此文以探讨在季节性分明、自然环境并不占优的鄂尔多斯草原开展这种合作模式的优弊关系,并对该馆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 标签: 活态博物馆 存在困难 解决措施
  • 简介:  "三岔口"和"Y"形文化带,是秉琦先生对中原与北方这南北两大文化区从史前到商周时期古文化发展及其间相互关系的形象比喻,也是先生在论述从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到中国文化起源和文明起源的一个重点所在.……

  • 标签: 三岔口形 中华文化文明 先生中华文化
  • 简介:2012年上海市博物馆、南京大学历史系等单位对广富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南京大学发掘区发现良渚文化时期墓葬10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少量玉器和石器。根据墓葬开口层位、随葬品组合、典型陶器演变序列判断,10座墓葬年代存在早晚差异,其中早期墓葬3座,中期1座,晚期4座,另有2座因被晚期水沟打破不见随葬品而未能断代。墓葬均位于高土台上,反映了良渚先民择高处而葬。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良渚文化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

  • 标签: 广富林遗址 良渚文化 墓葬
  • 简介:上世纪六十年代,湖北京山家垄出土了一批高等级的曾国青铜器,从而揭开了学术界对古代曾国研究的序幕。1978年发掘的曾侯乙墓是中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近年来曾国考古又取得了许多重要收获,从叶家山到郭家庙再到文峰塔,新的考古材料大大推动了有关曾国的探讨,

  • 标签: 考古发现 国际学术研讨会 青铜器 曾国 出土 综述
  • 简介:从游牧草原文化保护视角,通过借鉴活态保护理念,以内蒙古鄂尔多斯泊罕游牧草原文化活态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活态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方面的具体内涵。通过运用活态博物馆的空间元素、集体记忆和社区居民等重要要素具体探讨了泊罕游牧草原文化活态保护的可行性。

  • 标签: 草原文化 活态保护 要素
  • 简介:2008年1月3日,兰州大学召开学校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经选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教授当选兰州大学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 标签: 学术委员会 人文社会科学 兰州大学 副主任 敦煌学 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