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初到丽江对我来说,12月似乎不宜出行,去哪儿哪儿下雨。就连号称四季如春的昆明,居然也是寒风凄凄、阴雨绵绵,好不扫人兴致──其实我已毫无“兴致”可言,在火车上就有些发烧,待到经过长达9个小时的长途大巴颠簸,天黑时到达丽江,已是筋疲力尽。尽管白叔亲自到车站来接,

  • 标签: 艳遇 去哪儿 泸沽湖 吃饺子 你那 她说
  • 简介:老家南屋的墙角上,挂着一个年代久远、与当下小院环境极不协调的条筐,那是爷爷当年用过的粪箕。看到它,我就会想起爷爷,想起爷爷与粪箕,粪箕与影响我人生的故事。打我记事起,爷爷给我的印象就是长年累月,斜着身子背着粪箕满村子拾粪。在那大集体的年代,就是靠爷爷给生产队拾粪挣来的工分和口粮,养活着一大家子老小。

  • 标签: 拾粪 对我说 就这样 前档 我将 县委办公室
  • 简介:金彦华是我区一位以抒写工业题材、描写工人劳动生活见长的中年诗人。1958年当他还是一位年轻的排字工人时,就在《诗刊》上发表了一首两百多行的叙事《红旗手》,反映了印刷工人新旧社会不同的遭遇,用火一般的激情歌颂党给印刷工人带来新的生活,造就了印刷工人中青年一代的英雄人物。这首给他赢得了声誉,引起当时诗坛的重视。从此他一直坚持业余诗歌创作,对生活充满信心和热爱,不知疲倦地用诗歌歌唱伟大祖国,歌唱社会主义四化建设。30多年来他先后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了近千首、万多行,出版了

  • 标签: 虹霓 诗歌创作 《诗刊》 彦华 印刷工人 散文诗集
  • 简介:郭风先生在他的一本新著《竹叶上的珍珠》中,谈到他自己的散文写作时,有这样一段话:"我之所以喜欢散文,因为散文追求诗情的自然流露,并执意冲破的种种外在形

  • 标签: 散文诗 自然美 郭风 音乐性 自然界 自然流露
  • 简介: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妇女研究领域的一种后结构主义批判理论,它与同性恋研究既有一定的渊源,又有反拨它的地方,而国内学界倾向于将酷理论等同于同性恋研究。本文旨在通过评述酷理论的理论渊源与内涵,探讨它与同性恋研究之间的差异,以期国内学术界进一步了解酷理论。

  • 标签: 酷儿理论 同性恋研究 后结构女性主义 朱迪斯·巴特勒 伊芙·塞吉维克
  • 简介:1.向阳:光的歌者如果要探究来自南投的诗人林淇瀁,为何要取名为向阳,这可能会引起许多人的骤然紧张。在一定的政治语境下,这是一个俗之又俗俗得十分安全的名字,在一定的民族语境下,它又是一个唤起人们若干联想的名字。显然,这里的安全感与诗人没有直接的关系,种种联想似乎也与诗人拉开了相当的距离。或许就是因为诗人喜欢阳光?至少,这是一个对于光特别敏感也特别倾心的诗人。

  • 标签: 诗思 灯光 政治语境 安全感 诗人 联想
  • 简介:谏友赵少琳送我一本由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书《挑灯云水间》,因为是晚上已早过了下班时间,加之少琳诸事缠身,来去匆匆,书放在办公桌上便离去了。到第二天我上班后才惊喜地发现少琳送我的是一本十分打眼的书。封面设计简洁大雅,书名洞天别出,不落尘俗。常态下是暗夜才挑灯照明,怎么在云水间挑灯呢?沉静细想,方悟出端倪,可谓是诗人天马行空,奇思妙构,高也。

  • 标签: 诗人 文艺出版社 马鸣 光源 生命 封面设计
  • 简介: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在肯定苏成就的同时又对之作了不当的指责,这种指责的不妥之处在于:将别人的问题归之于苏轼;将政治问题与文学问题混淆在一起;而且对“风雅”的应有内容和实际的发展变化缺乏全面理解。

  • 标签: 论诗三十首 苏诗
  • 简介:本文认为,“言志”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诗歌本体论,应当从这一性质来认识其重要意义。文章从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的成熟、古代政教制度建立、伦理体系的确立三方面来探讨这一诗歌本体论产生的历史条件。论文认为“言志”作为一种古老的经典理论,为春秋时代的士大夫赋诗行为所继承,并被诸子论诗所引述与发展。在与其他经典并存的体系中,“志”成为《》的经典属性。论文还对由“言志”到《周礼·春官》的六种“乐语”、“六”、《毛诗大序》的“六义”这一对“言志”方法的展开历史做了探讨,并指出了《乐记》对“言志”说的发展。

  • 标签: 诗言志 诗歌本体论 先秦诗学 诸子诗学
  • 简介:雪花白过了,玫瑰红过了泰山没有你,我总觉少了什么——摘自拙作《写给岩峰》岩峰,是我认识最早且交往至今的诗歌兄弟之一,世事沉浮,大浪淘沙,二十六年精神和心灵上不生长隔阂,除了《太阳泪》三兄弟和极少数几位朋友外,要论肝胆和热血,让人不胜唏嘘的大有人在,好在时间会澄清一切也包容一切.

  • 标签: 诗歌 提炼 疼痛 浪淘沙 兄弟 心灵
  • 简介:个个家各筑坛──变化中的长篇小说林为进近两年的长篇小说创作,于数量上看是没有1987、1988年多,不过,整体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呈现出色彩缤纷,难以一言蔽之的可观态势。质朴凝重的《白鹿原》,无疑是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创作的最大收获之一。此外...

  • 标签: 长篇小说创作 《白鹿原》 时空观念 长篇创作 作品 《废都》
  • 简介:寻找精神的家园──一九九四年的分流与整合张同吾我在以色列访问的时候,看到这片历经忧患和沧桑的土地,这片古老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土地,不生长庄稼却生长葱郁的智慧之树,在那里我听到一句震撼心灵的箴言:“只要还剩下一个犹太人在祈祷,我们这个民族便没有丧失获救...

  • 标签: 《人民文学》 组诗 分流与整合 诗歌创作 中国作家 审美趋向
  • 简介:先秦至唐五代哀悼诗人受佛教的影响大体可分为二类:一是皎然、贯休、齐已、灵彻、灵一、护国、栖白、归仁、虚中、清尚、无可、可止等僧,二是有明显爱佛倾向或写有与佛教相关作品的诗人,如东晋初、东晋末、晋宋之际的孙绰、支遁、慧远、谢灵运等,南齐竞陵王萧子良及沈约、谢胱等“竞陵八友”,梁、陈时期的徐陵、江总等,初盛唐的王勃、杨炯、陈子昂、王维、张说、李白、杜甫等,中唐时期的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晚唐的李商隐等。因篇幅所限,现着重论述后三方面的影响。

  • 标签: 唐五代 佛教 诗人 先秦 晋宋之际 中唐时期
  • 简介:“思无邪”一直是孔子诗学的重要命题之一,但是它的解释自古至今一直没有定论。本文根据《论语》中孔子对《》的论点,提出“思无邪”既不是讲“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也不是讲“真情流露,没有虚假”,而是指《》内容广博,强调学《》的重要意义。

  • 标签: 论语 思无邪 孔子
  • 简介:"朦胧"诗人的创作实践与其理论表述是非常契合的,其理论与创作实践建构起了一种独特的心理诗学观念."朦胧"派的心理诗学观认为,诗歌是心灵的舞蹈,是创作主体对其心灵及客观世界的审美观照、审美把握和艺术表现,在由文本、创作主体意念和客观世界所构成的审美张力结构中,强烈地突出创作主体意念在文本审美张力场中的作用.这既是"朦胧"派的主观心理诗学观的最重要特征,也是朦胧诗人区别于其他诗人的主要标志."朦胧"的主观心理诗学观念既与中外诗学传统有着紧密的历史继承性,又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诗学传统,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

  • 标签: 诗学观念 创作主体 审美张力 诗派 创作实践 独特
  • 简介:禅宗的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中的"不立文字"也就是否定语言文字对思维内容的表达能力。然而,禅师在传达禅理、禅法以及禅悟时,不可能在完全独立于语言文字之外的状态下实现。再奇妙的禅旨也无法脱离语言文字而自行存在。因此,尽管说是"不立文字",而事实却是禅师们已经以文字作为接引的工具。从菩提达摩来中国传播禅法至明清,

  • 标签: 语言艺术化 禅宗 不立文字 语言文字 表达能力 思维内容
  • 简介:1937年,朱光潜曾经是这样评论过废名的:废名先生的不容易懂,但是懂了之后,你也许要惊叹它真好。有些可以从文字本身去了解,有些非先了解作者不可。废名先生富敏感而好苦思,有禅家与道人的风味。他的有一个深玄的背景,难懂的是这背景。

  • 标签: 废名 艺术形式 思想特征 1937年 朱光潜
  • 简介: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喜鹊在柳树枝头叽叽喳喳欢唱,好像在欢迎久别友人的到来。我们相约来到北京海淀上庄老年庄园颐和居306室,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96岁高龄的当代著名诗人鞠盛先生。我与鞠老是忘年交,哪一年哪一天与他相识见面,似乎并不重要,反正是我们一见面,就相知如故。

  • 标签: 诗人 中华 印象 忘年交
  • 简介:现当代文学史上,相当多的新文学家写作旧体,其中有些人如鲁迅、郁达夫、田汉等的旧体还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新文学家的旧体创作普遍存在着一种非常复杂的矛盾心态,值得关注。他们一面创作旧体,一面又认为旧体的文学价值不如新诗,常常把旧体当作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文体,甚至为他们的旧体写作感到不安或自责。

  • 标签: 矛盾心态 旧体诗 文学家 写作 现当代文学史 文学价值
  • 简介:德国文学巨匠歌德为中国学者所了解始于晚清。外交官李凤苞和学者辜鸿铭、王国维、赵必振、鲁迅等人最早写下了有关歌德的介绍。但歌德并非从一开始就以文豪的形象出现在国人视野中。李凤苞日记中的政治家“果次”、辜鸿铭译著中的“名哲俄特”、王国维论文中振兴国运的诗人形象先后出现在中国学人视野中。直至1903年赵必振从日文翻译出《德意志文豪六大家列传》,才使读者对歌德生平及作品有了全面了解.作为“全才”的歌德形象也开始为鲁迅等人所接受。本文通过盘点歌德在中国的早期接受史,对各具特色的“歌德形象”的产生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形象建构背后的深层社会历史原因.同时也指出了以往研究中的一些误区。

  • 标签: 歌德 接受史 形象 辜鸿铭 王国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