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穿甲弹在生产定型试验中出现的底火体断裂现象,通过底火体设计计算、生产过程控制、故障底火体检测3个方面的排查,并采用减薄底火体退刀槽部位尺寸从而模拟底火体受损、强度降低的方法,验证了故障现象,查清了故障原因。结果表明:底火在安装过程中受到较大扭力和轴向拉力的作用,底火体薄弱位置螺纹根部产生微裂纹机械损伤,强度大幅下降,从而弹药在发射过程底火体产生断裂。因此,提出改进底火体强度设计和保证正确安装使用措施,后续生产产品再未发生同类故障。

  • 标签: 失效分析 底火体 断裂 措施
  • 简介:有的农用三轮车变速箱第一轴,在使用中常出现断裂,且断裂发生在Ⅰ、倒Ⅱ、倒Ⅲ挡齿轮附近的花键末端,造成一轴断裂的原因是:1.离合器使用不当。有些机手在挂挡起步时,离合器抬得过快,起步过猛,较强的冲击载荷集中于一轴上,长期下去就会造成一轴断裂。2.严重超载。有些机手为多赚钱,严重超载,有的甚至超载5倍,这就远远超过了该轴的承载力,导致一轴断裂

  • 标签: 轴断裂 冲击载荷 农用三轮车 变速箱 使用不当 断裂发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宏观及显微组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等方法对传动轴的断裂进行了失效分析。结果表明,该轴断裂属疲劳失效,轴端部键槽处在制造过程中存在淬火裂纹是导致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疲劳失效 淬火裂纹
  • 简介:机务检查发现飞机左侧进气道横向拉杆的拉紧螺栓发生断裂。对失效拉紧螺栓的宏微观特征和金相组织进行检查,并对其硬度和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拉紧螺栓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断裂原因与异常装配预紧力叠加进气道载荷有关。同时针对性提出调整工序顺序、增加专用工装、完善工艺规程等改进措施。通过监控20架飞机的装配过程,并收集部队1年多的飞行反馈信息,未发生同类故障。

  • 标签: 进气道 拉紧螺栓 断裂 疲劳 力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当“定位”理论风靡全球之后,众多企业开始在“人脑小阶梯”中寻找自己的品牌位置,他们竭尽所能希望扎扎实实地占据顾客头脑中的一块空地。但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现,他们的品牌定位在历经百年沉淀之后,开始模糊起来。如何修复出现了消费者认知断裂的品牌,成了云南白药需要即刻开展的工作。

  • 标签: 品牌定位 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断裂 修复 消费者认知 阶梯
  • 简介:心脏瓣膜腱索断裂临床较少见,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 标签: 心脏瓣膜 腱索
  • 简介:本文介绍了环境断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第一部分是功能材料的环境断裂。研究发现,铁电陶瓷如PZT和BaTiO3在有水或无水环境中,应力能使压痕裂纹发生滞后扩展(即存在应力腐蚀)。恒电场能引起铁电陶瓷的畴变,不协调畴变会产生内应力,电场和应力场对环境断裂存在耦合作用,因此,恒电场下环境断裂的本质是内应力引起的环境断裂;对磁致伸缩材料如(ThDy)Fe2,应力和磁场均能引起畴变,卸载压痕裂纹在湿空气中的滞后扩展以及恒磁场引起的滞后畴变及滞后开裂均能发生。第二部分是关于氢压裂纹(白点)的再认识。氢压裂纹形核前是一个内壁光滑的空腔,微裂纹从空腔壁产生,而后连接形成白点。白点断口和含白点试样的断口概念不同,对车轮钢。前者为准解理的穿晶断裂。和氢致滞后开裂断口相同,但后者则依赖断裂方式和试样厚度。钢中白点除了产生二次裂纹外,对各种断口形貌均没有影响。车轮钢的滞后断裂由原子氢引起,与白点无关。

  • 标签: 铁电陶瓷 氢致滞后开裂 应力腐蚀 氢压裂纹 断口
  • 简介:发动机连杆螺栓发生断裂失效,通过断口宏微观观察、金相组织检查、硬度及拉伸性能测试、螺纹尺寸测量和化学成分分析,对连杆螺栓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螺栓的断裂性质为疲劳断裂;螺栓的金相组织及化学成分未见异常,硬度及拉伸性能符合要求,螺纹尺寸不符合标准要求。综合分析认为:螺栓发生松动是螺栓断裂的根本原因;螺栓松动与装配时预紧力过小和螺纹直径偏小有关。针对断裂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 标签: 连杆螺栓 疲劳 螺栓松动 装配
  • 简介:某特种车辆输入齿轮材料为38CrSi钢,行驶过程中在减重孔处发生断裂。在对输入齿轮进行痕迹分析、断口宏微观观察、组织和性能检查等试验的基础上,对齿轮减重孔的断裂性质及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齿轮减重孔断裂起源于孔侧面,断口以韧窝形貌为主,断裂性质为过载断裂。分析表明:未进行调质处理导致材料的硬度与强度不足是齿轮减重孔处发生断裂故障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输入齿轮 过载断裂 热处理 组织
  • 简介:发动机曲轴在进行扭转疲劳试验过程中出现非正常疲劳裂纹,裂纹未从应力最集中的油孔处起源,造成曲轴扭转疲劳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分析认为造成曲轴非正常扭转断裂的原因是油孔内壁存在加工沟槽,通过钻完油孔后采用旋转锉打磨,提高了曲轴的扭转疲劳强度。

  • 标签: 曲轴 扭转疲劳 裂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索振动断裂机理进行了探究,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拉索的工作机理,断裂机理,对裂纹的疲劳扩展与腐蚀开裂,根据断裂与损伤力学中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考虑裂纹的疲劳扩展与腐蚀开裂的影响因素后得出结论,汽车驻车制动拉索是振动产生的疲劳破坏,导致其失效,从而产生断裂。悬索桥吊索是由于腐蚀与疲劳的耦合作用导致了断裂破坏,吊索产生疲劳破坏的原因之一是振动作用,即吊索振动的断裂机理是由于疲劳破坏。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压止回阀在运行中受到不同环境、工况的影响会导致出现高压止回阀断裂失效等问题,而出现此种问题主要影响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高压止回阀的应用范围日益拓展,为了满足高压止回阀应用需求,要重点分析高压止回阀在应用中出现的故障隐患问题,了解断裂失效的成因,综合实际状况探究优化措施,方可切实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标签: 高压止回阀 断裂失效 优化措施
  • 简介: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断裂带分成4个断裂亚带:红山嘴逆冲断裂亚带、中拐反冲断裂亚带、车排子近NS向逆冲断裂亚带和车75井—车77井NW向逆冲断裂亚带,并分析各断裂亚带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再运用断裂生长指数和断距分析方法对典型构造剖面进行研究,认为同生逆冲断裂多数是前缘主干断裂,为高角度基底卷入型叠瓦冲断构造,对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底部的沉积有明显控制作用。二叠纪逆冲推覆剧烈,逆冲断裂普遍发育,三叠纪断裂发育强度由北向南呈减弱趋势;侏罗纪断裂发育表现为北部地区较弱,中部地区较强,南部地区几乎停止的特点。二叠纪到三叠纪断裂发育为前展式,三叠纪到侏罗纪断裂发育为后展式。

  • 标签: 同生逆冲断裂 剖面构造 平面分布 断距 生长指数 红车断裂带
  • 简介:长7致密油藏脆性指数的大小是该油组制定混合水压裂方案的重要依据。利用常规测井数据通过岩石力学参数测井解释软件对目标井段的动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进行计算,并结合长7储层岩样室内三轴岩石力学试验获得的静态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建立了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动静态之间的关系;数据显示,该区静态杨氏模量小于动态值,大约是0.569倍;泊松比的静态与动态值相当,互有大小;相关系数均大于0.9。形成了一种长7致密油藏定量计算脆性指数的方法,室内岩样试验计算的和依测井数据解释的脆性指数大小比较接近,相差1.041倍,相关性较好。优选脆性指数较高的井层开展了现场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致密油藏 脆性指数 计算方法 应用 裂缝杨氏模量 泊松比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衰弱的发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乌鲁木齐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4—11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196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简易微型营养评估量表评估营养状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简明老年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7评估心理状态,采用Fried衰弱量表评估患者衰弱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196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中,衰弱、非衰弱的发生率分别为50.5%(99/196)、49.5%(97/196);不同年龄、运动频率、自我感觉健康状态、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能力、查尔森共病指数(CCI)、营养状态、抑郁状态、认知状态、焦虑状态的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衰弱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自我感觉健康状态、睡眠质量、CCI、营养状态是影响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衰弱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衰弱发生率较高,其发生衰弱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自我感觉健康状态、睡眠质量、CCI、营养状态。医护人员有必要在术前识别衰弱患者,及时采取跨学科衰弱管理,减少和延缓衰弱的发生,促进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老年人 髋骨折 衰弱 危险因素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评估微创技术治疗骨盆脆性骨折(fragilefractureofpelvis,FFP)的临床疗效,评价FFP分型系统在FFP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采用微创技术治疗FFP26例,按照FFP分型系统分为FFPII型20例,FFPIII型6例。统计术前有无神经损伤、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方法。根据Matta放射评定标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26例获平均10(6~12)个月随访,术前VAS评分为7分,其中骨盆后环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23例,背侧内支架系统固定3例,前环采用经皮耻骨上支螺钉固定18例,腹侧内支架(INFIX系统)固定8例。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6(40~150)ml,平均手术时间为75(50~105)min。根据Matta放射评定标准骨折复位优良率为85%,26例骨折均顺利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4(12~18)周。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良率为80%,共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3.1%,其中2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支架螺钉退钉,2例压疮,1例泌尿系统感染,无重要血管损伤,无深部感染。结论FFP分型系统对指导FFP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采用微创技术治疗FFP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盆 骨折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