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37戊型肝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特征。结果137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中男女之比4.271;40~65岁以上者102例(74.5%);职业分布主要为农民108人(78.8%);3~5月份发病患者数为73例(53.3%);随患病年龄增加,ALB水平呈下降趋势,各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重叠乙型肝硬化和酒精肝组的黄疸和病程明显高于单纯戊肝组。结论戊型肝炎病毒性以散发为主,主要见于成年人、男性,农村人口高发,有春季发病高峰。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乙肝肝硬化和酒精肝基础上叠加戊肝病毒感染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戊型肝炎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扰素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除常规治疗外,观察组给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82.4%,且观察组止泻时间及退热时间快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干扰素 治疗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的疗效的分析与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58位患有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患者,58例患者中,分为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和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处在代偿期的患者有34例,处在失代偿期的患者有2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给予100万U赛若金联合利巴韦林600mg/d治疗,肌内注射药物,每两天注射一次药物。治疗30周后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表明肝功能的各项指标。结果治疗30周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恢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丙型肝炎 肝硬化 抗病毒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3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对其进行临床内科治疗。结果32例患儿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本院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取的治疗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患儿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34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4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32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2例患者病情得到好转。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 标签: 心内 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A16,CVA16)与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tyre71,EV71)均为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的主要致病原,因HFMD在亚太地区的大流行而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EV71所致的HFMD通常症状更典型、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但CVA16却是HFMD和疱疹性咽峡炎更主要的致病原,两者交替流行或共同流行时,其感染所致疾病在临床表现往往难以鉴别,这对病例处理及流行防控措施的及时性极为不利.尽管已有EV71或HFMD相关的研究中对CVA16也进行了相应流行病学等研究,但CVA16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机制和免疫机制等基础研究仍较为薄弱,且缺乏毒力较强的毒株和可靠的动物模型,对CVA16疫苗的研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 标签: 柯萨奇病毒感染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分子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5例患者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我院的精心护理康复率高,43例患者已经完全康复满意出院,2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结论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2013年期间,在我院分娩的孕期或住院时检测HBsAg阳性而肝功能正常的单胎妊娠母亲及其儿童271对,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两组新生儿均正规进行主动及被动免疫治疗,随访以7月-1岁龄时HBsAg阳性作为母婴感染的指标,比较两组婴儿的病毒母婴传播率。结果两组的母亲HBeAg阳性率和母乳喂养率等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122例阴道分娩组婴儿有9例发生了母婴传播,感染率为7.38%;149例剖宫产组婴儿有6例发生了母婴传播,感染率为4.03%,两组婴儿感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剖宫产没有降低HBV的母婴垂直传播。

  • 标签: 乙肝病毒 母婴垂直传播 分娩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腹泻患儿大便常规轮状病毒检验的护理配合,为日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9月前来我院诊治的腹泻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大便常规轮状病毒检验。观察组患儿在检验过程中,予以全面护理配合,对照组患儿在检验过程中予以常规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患儿的检验情况。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儿的检验时间为18.3±2.3min,检验差错3例(4.0%),检验混淆3例(4.0%),检验正确69例(92.0%),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患儿的检验时间为68.9±2.6min,检验差错6例(8.0%),检验混淆16例(21.3%),检验正确53例(70.7%),满意度为68.0%,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泻患儿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必须在短时间内获得精确的结果,护理工作是影响临床检验的重要工作。日后在大便常规轮状病毒检验工作中,可应用全面护理配合,提高检验的正确率,为腹泻患儿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与帮助。

  • 标签: 腹泻 患儿 大便 轮状病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和预防控制措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间27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进行抗细菌感染治疗编入对照组,13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编入实验组,对两组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和体重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实验组,有显著差异(P<0.05);体重明显低于实验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治疗效果优于抗细菌感染治疗,体质恢复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起163例腺病毒暴发感染的病原学检测。方法通过对163例感染腺病毒患者的咽拭子实验室PCR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5例患者腺病毒抗原阳性,88例患者标本检测结果阴性,腺病毒抗原检出率为46%,经过一个礼拜治疗后,全部转为阴性。讨论确认该起呼吸道感染为腺病毒感染,采取治疗措施和隔离措施基本能控制腺病毒的暴发流行。

  • 标签: 腺病毒爆发疫情 实验室检测
  • 简介:摘要目前,全球有四亿人正在饱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困扰。虽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展了相关疫苗的接种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大部分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是由儿童期进展而来,因此儿童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给该病的预防提供理论及实践指导,本文综述了儿童期乙型肝炎性病毒的预防对策以及主要进展。

  • 标签: 儿童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诊断及联合用药治疗方法。方法运用CK-MB、cTnI与抗心肌抗体相结合进行诊断及应用黄芪注射液1,6-FDP及含镁极化液联合治疗。结果61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给予联合诊断及联合用药取得了较好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CK-MB cTnI 1,6-FDP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报道:现年47岁的肯尼亚妓女嘉芙莲,曾接容35000人,当中最少1000人是感染了艾滋病毒,可是她在30年皮肉生涯中竞奇迹地并没因此感染艾滋病毒,令医学界称奇。英国牛津大学的医学专家相信。嘉芙莲对艾滋病有免疫力的诀窍在于她体内的细胞不断接触到艾滋病毒时,能转化为对抗艾滋病毒的大军。目前非洲约有30名类似嘉芙莲的妓女,同样都对艾滋病产生免疫。英国政府及微软主席盖茨已拨出3000万英镑支持“感而不染”艾滋病疫苗研究计划。

  • 标签: 抗艾滋病毒 英国牛津大学 艾滋病疫苗 医学专家 英国政府 免疫力
  • 简介:摘要分析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效果,为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利用国家免费提供的药物,对我市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人提供规范抗病毒治疗,抽取其中治疗超过1年的52例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定期随访病人的机会性感染、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毒载量值、临床生化指标、服药副反应。52例病例中坚持治疗且存活的病例49例,1例病例因副反应大而停药,2例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死亡;47例坚持治疗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有不同程度提高;37例病例病毒载量未检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艾滋病患者疗效确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效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与肝毒性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肝毒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HAART后,患者免疫系统得到良好的恢复,但肝脏酶学四项指标均有所升高,产生了一定的肝脏毒性,EFV和NVP可增加肝毒性,且毒性程度与年龄有关。结论HAART用于艾滋病患者,肝毒性十分常见,肝脏酶学指标升高程度加重。

  • 标签: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肝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