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法益的理论发展史,是与“权利侵害说”“财侵害说”“规范违反说”反复争鸣,形成自身理论品质的历史;也是不断尝试,寻找具有完整体系超越与体系内在功能的历史;更是不断反思,珍视并恪守自由主义内涵的历史。法益可以有力诠释社会损害性这一犯罪实质内涵概念,可以成为回答国家刑罚权发动之正当性的最优解的答案都来自于此,对法益理论继续发展的思考也来自于此。

  • 标签: 法益 社会损害性 体系超越 体系内在
  • 简介:浩如烟海、绚丽多姿的山西民歌在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里,无论是搜集、整理还是传承、发展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对四十年来山西民歌的发展脉络做简单梳理,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并就每个阶段的突出特点做了分析。

  • 标签: 改革开放 山西 民歌
  • 简介:王阳明"致良知"说的提出赖于三个循次递进的思想:首先,通过重新诠释"物"的含义,把物置于"心——物"关系中,建立"心外无物"的观点,重构一个"为我"的意义世界,为"致良知说"准备条件。而后,借助"心——物"这一关系,利用主体的"觉"和赋意功能,打通心与理的隔膜,进而为"致良知"说找到依凭的根据。最终逻辑地推得"致良知"是人身修为的根本工夫。

  • 标签: 王阳明 心外无物 心即理 致良知
  • 简介: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都奉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但到后期由于人口增长率与死亡率、老年化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等问题的结构性矛盾逐渐凸显出来,人口政策逐渐迎来转折期,现如今全面二孩已成为政策主流。

  • 标签: 人口学,基本国策,二胎政策,全面二孩
  • 简介:的主题以天人合一为立论基础,通过论证"天"、"性"、"道"、"教"之间的关系,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至诚至善的理想人物,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理想境界.的脉络结构可以用朱熹的"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来概括.的现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促进三德教育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 标签: 《中庸》 主题 现代意义 儒家 天人合一关系 结构
  • 简介:“记事写人要线索清楚”。有了清楚的线索,文章才能更有条理。结构也才能真正做到完整。所谓线索,是指能够贯串全文材料的比较明显的标志。如果说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组织材料内在方面的要求,那么线索则是组织材料在外在形式上的要求。线索如同串起一个个冰糖山楂果的竹针,没有它就不能做成一串串的冰糖葫芦;犹如

  • 标签: 三轮车 线索 组织材料 文章 贯通 脉络
  • 简介:先君童稚时,先后受业于邑人黄缉庭、林农菊书馆,接受书写启蒙教育。少年时在昌明小学读书四年。从小便喜爱文学和书法艺术。17岁起在当铺作店员期间,向骆瑞微学习古文、诗词和书法,向梁变亭学诗。由于家境贫寒,无钱买纸笔墨.而对户南纸铺老板以他字好,每年岁末都请他写春联达

  • 标签: 书法艺术 人才培养 性格修养 艺术风格 秦咢生
  • 简介:20世纪的形式主义批评从俄国形式主义到新批评再到结构主义批评,聚焦于文学文本尤其是诗歌文本的语言结构形式:俄国形式主义主要是在传统语言学和布拉格学派的框架下研究具体诗歌语言的特点与功能;新批评同时受到传统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的影响,语义为其研究核心;而结构主义批评则直接受到了索绪尔现代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影响,探讨的是宏观的诗歌语言结构系统和读者的“文学能力”。从俄国形式主义以诗歌语言形式为绝对的批评对象,发展到新批评包纳形式之外其他传统因素的批评理论,最后是结构主义的涵盖历史文化和读者范畴的阐释结构,体现了一种从表层到深层、从具体到系统、从极端到折衷的发展脉络

  • 标签: 形式主义批评 俄国形式主义 新批评 结构主义批评 发展脉络
  • 简介:《白沙细乐》是迄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融歌、舞、器乐为一体的音乐组曲,2011年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相关文献、民间传说和《关于〈白沙细乐〉的调查报告》来看,《白沙细乐》显然是受内地音乐文化影响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传承至今的《白沙细乐》也遇到了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的窘境,缺钱、缺人、缺生存的土壤。

  • 标签: 《白沙细乐》 历史 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陶瓷艺术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当我们翻看中国陶瓷历史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中国漫长的陶瓷器历史中,有一个以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名称命名的陶瓷器品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辽瓷。辽瓷,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以其特有的民族特色、地域文化、艺术风格傲立在世人面前。辽瓷主要是指辽人在辽境内自主烧制、使用的陶瓷器。

  • 标签: 辽瓷 陶瓷器 辽三彩 在世人面前 辽代 契丹人
  • 简介:在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系统的规划研究中,导入整合的系统理论。通过整理设计系统内部各要素与系统整体,利用多学科的研究视点和方法,从多角度分析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系统整合的脉络——地铁网络的设计主题整合和视觉整合;地铁站点内不同设计项目的整合;地铁地下公共艺术设计与地上城市周边环境的整合;地铁设计中文化与商业的整合;地铁不同设计、实施、后期阶段的整合管理。避免了传统设计研究方法重细节缺少全盘观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地铁公共艺术设计的质量和品质;有利于更好地理清散乱的本土文化,衔接好城市现代文明与被高速建设发展所隔断的城市历史文化;真正能够从人和自然的角度思考,满足城市人们物质与精神的需求,构建起人性化空间体系,形成地铁空间所独有的艺术和文化魅力。

  • 标签: 地铁 公共艺术设计 整合规划 主题整合 项目整合 空间整合
  • 简介:翻转课堂是对教学结构的颠倒安排,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具有新颖的教学手段、良好的课堂效果、广阔的适用范围。美国翻转课堂的发展背景是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创新性文化的驱动和个J}生化教育传统。我国翻转课堂的发展,需加强教育信息化意识、培养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培育混合式的教学方式、培育混合式的教学观念。

  • 标签: 美国 翻转课堂 发展脉络 社会背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脉络丛肿瘤的影像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脉络丛乳头状瘤位于四脑室、侧脑室二角区内,CT呈稍高密度,MRI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羽毛状边缘肿块有明显强化,可作定性诊断。

  • 标签: 脉络丛肿瘤 影像 诊断
  • 简介: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是城市的"客厅"和"起居室".伴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入,城市广场已成为一个包容市民休闲活动、承载城市文脉的重要场所之一.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城市广场的发展过程及脉络进行了初步探讨与分析.

  • 标签: 城市广场 发展脉络 历史回顾
  • 简介:摘 要:20世纪20年代,国内学术思想界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论战,被称为“科玄论战”。这场论战以支持玄学支配科学的玄学派与支持科学支配玄学的科学派两派为主要阵营,最终以唯物史观派在兼容并包两者的思想上,取长补短,取得了最终胜利。

  • 标签: 科玄论战 融合发展 科学 玄学
  • 简介:【摘要】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有其内在生成逻辑体系。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民本大同的传统思想是其形成的思想基础,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两大尖锐矛盾以及无数仁人志士救国救民的接续失败是其形成的社会条件,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建党尝试与共产党人的党建实践是其形成的实践逻辑。革命先驱们将思想理论的科学指引、国内悲惨的社会境遇熔铸于共产党人伟大建党与党建的实践中,最终催生、滋养和凝练出了伟大建党精神。

  • 标签: 伟大建党精神 思想基础 实践求索 精神之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CSC)脉络膜血管改变,并分析其与中央黄斑厚度(CM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2018年3月到2019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单眼cCSC患者38例76眼,并纳入30名年龄、性别、等效球镜度(SE)匹配的正常对照者30人30眼。采用海德堡增强深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拍摄所有受检者的脉络膜图像,测量CMT、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脉络膜血管指数(CVI)、脉络膜总面积(TCA)、脉络膜基质面积(SA)和脉络膜血管腔面积(LA)。比较cCSC患眼、cCSC对侧眼与正常对照眼间SFCT、LA、SA、TCA、CMT和CVI的差异,并分析SFCT与CVI、SFCT与CMT、CVI与CM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CSC患眼、cCSC对侧眼与正常对照眼间CVI分别为(71.67±5.60)%、(68.33±3.85)%和(64.70±1.88)%,SFCT分别为483.82(409.01,550.87)、444.66(351.25,505.15)和373.46(327.98,405.48)μm。cCSC患眼CMT、SFCT、TCA、LA、CVI显著高于cCSC对侧眼和正常对照眼,cCSC对侧眼SFCT、TCA、LA、CVI高于正常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间SA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CSC患眼SFCT与CVI呈显著正相关(rs=0.703,P<0.001),CMT与SFCT、CVI均无明显相关性(rs=0.181,P=0.278;r=0.231,P=0.164)。结论cCSC患眼及对侧眼SFCT和CVI均较正常人高,cCSC患眼SFCT和CVI稍高于对侧眼,cCSC患者脉络膜血管存在显著扩张。cCSC患眼CMT与SFCT、CVI均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脉络膜 脉络膜血管指数 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中央黄斑厚度
  • 作者: 张新媛 邱冰洁 王艳红 李志清 曾依云 陈晓思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 100005,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 国家眼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 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人脉络膜厚度的分布情况并界定肥厚型脉络膜的诊断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招募的肥厚型脉络膜谱系疾病(PCD)以及正常人研究队列中正常者230人446眼进行脉络膜厚度分布分析,并选取其中屈光度、年龄及性别与PCD组匹配者199人382眼进行似然比分析。纳入PCD患者274例314眼作为PCD组,包括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患者133例149眼、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81例95眼、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60例70眼进行肥厚型脉络膜的诊断界值研究。所有受试者接受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扩瞳眼底检查和彩色眼底照相;采用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技术采集黄斑区9 mm×9 mm范围B扫描图像,用仪器自带TABS软件获取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干预研究分区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值;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SFCT与年龄和屈光度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SFCT的影响因素;采用似然比检验界定校正年龄及屈光度后肥厚型脉络膜的诊断值。结果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正常眼SFCT与年龄呈负相关(r=-0.34,P<0.001),男性及女性正常人SFCT与年龄均呈负相关(r=-0.43,P<0.001;r=-0.38,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近视度数与SFCT呈弱正相关(rs=0.19,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屈光度是正常人SFCT的影响因素(均P<0.001)。20~39岁组、40~59岁组、60~79岁组、≥80岁组正常人肥厚型脉络膜的临界诊断值分别为320~330、330~340、250~275、200~225 μm。正常人20~39岁、40~59岁和≥60岁组中肥厚型脉络膜的占比分别为14.71%(10/68)、24.48%(47/192)和28.89%(55/1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0,P=0.046;LR=6.579,P=0.037),其中≥60岁组占比明显高于20~3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2,P=0.014;LR=6.479,P=0.011)。结论正常人不同年龄中肥厚型脉络膜的分布特点不同,年龄和屈光度是SFCT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肥厚型脉络膜疾病 脉络膜厚度 扫频源光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似然比检验 正常人 诊断界线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