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研究老年慢性阻塞疾病和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70例慢性梗阻疾病合并哮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肺部听诊改善状况。结果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显著改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听诊单纯哮鸣音、底部小水泡音及干湿啰音均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肺部听诊状况均好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疾病哮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身体状况、改善患者肺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哮喘 老年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间的94例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其临床表现、检查结果、预后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评估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功能复查,可见治疗后有明显改善,与之前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1例合并其它器官并发症死亡;9例机械辅助治疗好转,93例患者均获痊愈,1月后随访无复发。结论对于慢性阻塞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临床资料分析与评估,并通过综合治疗方案的具体设定来进行治疗,从而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的可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CT及MRI技术在慢性阻塞疾病(COP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在某院的142名健康体检者和142名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两组分别进行CT和MRI检查,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指标检查结果,也对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COPD分型。结果在RV、TLC、左、右肺及全E/L的指标上,实验组更高;在。FEV1、FEV1/VCMAX的指标上,对照组更高;通过CT检查确认病情138例,敏感性97.2%,在相关资料的调查中发现MRI检查敏感性大概为为77.5%,数据真实、可靠;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患者肺部组织和结构病变时,CT诊断COPD更为明显,且高敏感性,利于早期确诊;在患者通气、灌注及呼吸动力学方面信息,MRI的诊断更为明显,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使用,对判断患者病情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CT MRI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慢性阻塞疾病不同阶段治疗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COPD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病情程度及治疗前后血气情况。结果本组50例患者,17例康复出院,28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无死亡病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随着患者病情程度的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有所降低,治疗前后患者血气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COPD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动脉血气、促进功能恢复,早期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药物治疗 病情程度 动脉血气
  • 简介:摘要总结了老年慢性阻塞疾病合并急性肺栓塞病人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包括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做好呼吸循环支持的护理;做好病情观察及相关监测;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的护理;COPD合并肺栓塞的护理;出院指导。认为急性肺栓塞发病凶险,病情变化迅速,极易出现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但做好以上护理措施对提高COPD合并急性肺栓塞病人抢救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肺栓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疾病(COPD)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病例均选择我院自2013年7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14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7例与对照组57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环境干预、药物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在给予积极的护理后,患者FEV1及FEV1/FCV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COPD患者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功能,这对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护理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疾病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呼吸科180例老年慢性阻塞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服务,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疾病加重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其治疗及护理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疾病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预后。方法对2014年1月~2014年12月40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住院肺部真菌感染标本中对菌株进行培养鉴定,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感染相关因素及预后。结果40株病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多,占77.5%,曲菌占15.5%。广谱抗生素、脏器功能不全、糖尿病、合并恶性肿瘤和低白蛋白血症是慢性阻塞疾病继发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然而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肺部CT多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肺部感染,早期抗真菌治疗预后较好,需机械通气患者预后较差。结论慢性阻塞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曲霉菌感染例数逐年有增多。控制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是避免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疾病(COPD)合并糖尿病患者功能的改变。方法本研究设单纯COPD组(34例)及COPD合并糖尿病组(48例),其中血糖控制理想组26例,血糖控制不理想组22例。检测肺活量VC/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EV1/FVC(用力肺活量)%,肺泡一氧化碳弥散(DLCO)及单位肺泡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等功能指标,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三组之间各项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组VC%,FEV1%,DLCO,DLCO/VA低于单纯COPD组及血糖控制理想组。结论糖尿病合并COPD患者通气及弥散功能降低,进一步加重了限制通气障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糖尿病 肺功能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减补汤治疗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减补汤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且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补汤能明显提高慢性阻塞疾病综合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呼吸功能。

  • 标签: 加减补肺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养阴清法在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期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名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0名。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实施养阴清法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0.0%%,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明显提高。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且急性病的年发病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养阴清法在治疗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期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实现患者的功能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养阴清肺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疾病继发真菌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疾病继发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老年慢性阻塞疾病继发真菌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抗生素的使用时间>14d、糖皮质激素使用>500mg、机械通气、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和II型呼吸衰竭是当前老年慢性阻塞疾病继发真菌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中对于老年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的治疗应注重预防和控制肺部真菌感染,由此来降低患者继发真菌病的发病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真菌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氧化治疗对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功能的改善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肺病患者76例,对比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38例)措施,与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增用N-乙酰半胱氨酸(观察组,38例)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38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措施后,第一秒用力呼吸量达到了(1.4±0.7)L,用力肺活量达到了(2.5±0.8)L;对照组患者的以上指标依次为(1.2±0.4)L与(2.1±0.6)L,组间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慢性阻塞肺病时,可以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抗氧化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提高预后质量,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 标签: 抗氧化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N- 乙酰半胱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