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口腔印模和石膏模型的精确度是保证临床各类修复体质量的重要前提。聚醚橡胶和加成型硅橡胶类印模材料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表面清晰度和尺寸稳定性,符合固定修复对印模精度要求高的特点,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印模材料。但由于其聚合后硬度高,且制取印模所用的不锈钢托盘没有韧性。故造成灌注的石膏模型不易脱模,

  • 标签: 口腔印模 脱模法 胶类 口腔科 石膏模型 印模材料
  • 简介:摘要俗话说“病从口入”,口腔医生在诊疗病人中要实施微创和创伤操作。因此,进一步加强口腔护理管理,并做好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减少传染病发病率很有必要。

  • 标签: 口腔科 护理管理 防止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通过调查分析口腔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原因和现状,指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阐述了今后如何加强职业防护管理。

  • 标签: 口腔科 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来口腔就诊患者在治疗的时候,容易造成感染的一些因素,并采取的相应控制措施。根据国家《医疗卫生机构口腔治疗与器械消毒规范》和《医院感染预防管理规定》,来制定并落实院内感染预防管理制度。通过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使得口腔院内感染得到极大程度的控制,由此可见,制定完善制度,严格实施,方能提高医疗质量。

  • 标签: 口腔科 院内感染 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口腔出现职业防护问题的42名医护人员进行分析,掌握职业防护问题的相关影响因素,并进而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结果口腔医护人员出现职业防护问题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器械因素。结论口腔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院方需要对此予以关注,并且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避免医护人员出现职业防护问题。

  • 标签: 口腔科 职业防护 对策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如何降低口腔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对口腔常见医院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结果严格执行相关感染管理制度,规范口腔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结论制定并落实口腔感染管理制度,能有效降低口腔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基层医院 口腔科 感染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口腔门诊在诊疗过程中院内医源性交叉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提出基层医院口腔门诊可能存在的院内医源性交叉感染危险因素,设立7个方面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能有效地预防控制基层医院口腔门诊院内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结论基层医院口腔门诊完全可以通过制定健全的工作制度、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预防及控制口腔门诊诊疗病人在院内发生医源性交叉感染。

  • 标签: 基层医院口腔科门诊 院内医源性交叉感染 危险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通过对口腔环境感染传播的四个主要途径的分析探讨防治其感染传播的重要举措,具体从环境清洁、空气、水和医疗废物4个方面找出预防口腔环境感染传播的措施,以为口腔感染管理工作提供规范、科学、可行的参考。

  • 标签: 口腔科 环境感染传播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两种不同的清洗方法对口腔使用后手机洗涤效果比较。方法收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两年来采用不同清洗方法清洗口腔使用后的手机合格率,前后比较。结果经过超声清洗的手机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单纯手工清洗的手机清洗合格率(p<0.01)。结论通过两种清洗方法的效果观察比较,超声清洗使口腔手机得到彻底清洗,提高清洗合格率,为口腔医生提供安全的诊疗器械,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口腔科手机 清洗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口腔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总结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最大限度地控制了门诊口腔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保证了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结论制度健全、人员重视、控制措施得当,门诊口腔的医院感染得到了有效预防。

  • 标签: 口腔科 医院感染 预防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口腔是一个有多种细菌存在的有菌环境,因此口腔诊室的细菌及病毒的污染是医院控制交叉感染的重要内容,也是医护人员自身防护的重要问题。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保证。

  • 标签: 医院感染 环节 控制
  • 简介:摘要口腔门诊患者多,流动性大,病情各异,是医院最易造成交叉感染的场所。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均在一般患者中间就诊。在诊疗过程中,口腔医务人员的手,器械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等,尤其高速涡轮机在使用时可形成血性及唾液性气溶胶。诊室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增多,极易导致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医源性交叉感染。因此,做好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医院感染预防 控制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口腔的医院感染问题涉及诸多方面,根据门诊口腔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院感管理制度与控制措施并实施,加强消毒隔离及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就医环境。

  • 标签: 口腔 医院感染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口腔患儿的诊疗行为诱导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德阳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收治的不配合患儿13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对全部患儿采用诊疗行为诱导。观察所取得的诱导效果。结果:130例儿童通过诱导后的总有效率为93.85%,其中显效1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结论:对于儿童口腔患儿采用诊疗行为诱导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合作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口腔科 诊疗行为 诱导方法
  • 简介:摘要:基层医院口腔是医疗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感染控制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方面。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加强口腔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提出了建立科学的感染控制管理制度、提升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加强医疗设施和设备的感染控制管理以及加强患者感染控制管理等方法。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基层医院口腔的感染控制水平,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 标签: 基层医院口腔科 质量控制 感染
  • 简介:【摘 要】现有的口腔综合治疗台配置不能满足口腔助手需求,口腔综合治疗台包括底座、椅位、枕部、水平移动杆、瓷盂盆、强弱吸引头、三用气枪头、冷光灯源、牙医工作箱、医生侧治疗台等,但缺少助手侧工作台,不利于护士开展操作。牙科操作过程极需要在综合治疗台旁配置一个移动柜方便助手配合,故而将移动柜来回推动,费时费力,在空间小的位置没有办法放下一个移动柜,助手没有工作台极度不方便,降低了配合的工作效率,找物品的时间多于配合的时间,影响医护人员四手操作,不利于提高速度和效率,现提供一种设有方便助手操作的改良式口腔综合治疗台。

  • 标签: 改良式 口腔 综合治疗台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口腔保健与预防策略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并提供有效的口腔保健建议。方法:本研究选择了100名年龄在6至12岁之间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名为观察组,另外50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口腔保健与预防策略的干预,包括定期刷牙、漱口、合理膳食、定期口腔检查和牙齿清洁等;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护理进行口腔保健。记录每位患者的年龄、性别、牙齿情况等一般资料,并进行口腔健康评估。结果:观察组中的儿童平均年龄为9.2岁,其中男性占60%(n=30),女性占40%(n=20)。对照组中的儿童平均年龄为8.9岁,其中男性占52%(n=26),女性占48%(n=24)。观察组中,有78%的儿童(n=39)呈现出良好的口腔健康状态,而对照组中仅有58%的儿童(n=29)呈现出良好的口腔健康状态。观察组的龋齿发生率为12%(n=6),而对照组的龋齿发生率为28%(n=14)。结论:口腔保健与预防策略对儿童口腔健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定期口腔保健措施,包括刷牙、漱口、合理膳食和定期口腔检查,可以有效降低儿童的龋齿发生率,并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和保健人员应积极关注儿童口腔保健,并根据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口腔保健计划。

  • 标签: 口腔科临床 儿童口腔保健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临床中儿童口腔保健与预防策略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口腔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儿童龋齿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例)和研究组(n=50例),分别给予常规口腔保健干预、口腔保健与预防策略干预,对比患儿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龋齿发病率、COHIP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龋齿患儿接受儿童口腔保健与预防策略干预,可有效将对龋齿发病率,促进患儿生活质量提高,该联合方案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口腔科 儿童 口腔保健 预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