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对民工荒、人口红利以及刘易斯拐点的概念界定进行必要的理论阐述,对浙江人口红利的历史、现状与前景进行预测分析,并借鉴Cai和Wang(2005)的模型,对2010年~2020年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与推测。研究结果表明,人口红利为我国1982年~2010年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39%,但在2010年~2020年将拖累经济增速2.2%左右。最后,结合浙江的实际,指出推迟退休年龄、废除计划生育等举措虽然能够有效缓解劳动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但保持经济活力的关键仍在于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

  • 标签: 人口红利 民工荒 刘易斯拐点 劳动力供应 职业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头孢呋新钠治疗猩红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46例猩红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均应用头孢呋新钠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评价头孢呋新钠的安全性。结果45例患者治愈,1例未治愈,治愈率为97.83%;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男性患者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女性患者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呋新钠治疗猩红热的临床效果较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头孢呋新钠 猩红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猩红热的临床流行病学及预防。方法对2013年~2014年猩红热的临床治疗及预防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应对患者进行6d隔离治疗。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7d,并可用苄星青霉素120万U肌内注射1次进行预防。流行期间应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结论提醒患者在病程第2~4周每周查1次尿常规,同时注意有无心悸、游走性大关节疼痛等情况,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定期到门诊复查。

  • 标签: 猩红热 预防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猩红热高发病年龄阶段、发病症状以及对症治疗方法,总结预防以及治疗经验。方法采集2015年7月~12月我院儿科的70例猩红热患儿基本资料、检查资料、治疗资料,通过分析患儿年龄特征、发病症状、治疗方法总结治疗以及预防经验。结果小儿红腥热的高发病年龄阶段是5~15岁;患儿发病时都会出现体温上升,舌面颜色鲜红并且肿大,出现鲜红色皮疹,皮疹和体温变化有正相关关系,体温越高患儿皮疹面积越大,5例高热患儿(>38.5℃)皮疹面积超过身体皮肤总面积的50%;利用阿莫西来抗菌,进行相关降温措施,治疗总效率96.00%。结论家长要注意儿童感染猩红热,5~15岁儿童作为高发人群其家长需高度重视预防病毒感染;家长通过早期察看儿童体温、舌面、皮肤等出现的异常状况判断猩红热潜伏期,及时发现就诊治疗;治疗时青霉素类抗生素联合其他症状对症治疗可以高效缓解及治愈病症,疗效显著。

  • 标签: 小儿猩红热 发病特征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大连市猩红热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11年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大连市共报告猩红热1276例,发病率为19.07/10万。城区发病高于农村(P<0.001);最大年龄21岁,最小年龄10月龄,3~7岁发病最多,占82.37%;男性发病高于女性(P<0.001);职业以幼托儿童、学生为主;5-7月、11-12月发病较高。结论2011年大连市猩红热发病率较高,托幼儿童、学生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 标签: 猩红热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猩红热患儿的护理对策及饮食干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的60例猩红热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联合饮食护理干预组进行了常规护理联合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占比;症状消失的天数、住院天数;护理前后体温情况和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常规护理联合饮食护理干预组满意占比、体温情况和症状积分、症状消失的天数、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猩红热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联合饮食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效果,可改善症状和缩短疗程。

  • 标签: 猩红热患儿 护理对策 饮食干预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整体护理在小儿猩红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76例小儿猩红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整体护理,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整体护理显著改善了患儿的症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结论:整体护理在小儿猩红热的治疗中显著缩短了症状消退时间,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示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猩红热 整体护理 临床应用 治疗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准确、无损的口红检验方法。方法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用SmartPerformer采样器,对202个不同产地、不同品牌和同一品牌不同牌号的口红样品进行分析检验。结果依据红外光谱图中吸收峰的不同,可以将口红样品加以区分。结论该检验方法不破坏检材,重现性好,可用于鉴定案件现场中提取到的口红物证。

  • 标签: 口红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SMART Performer采样器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效应,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本文利用我国1991-2011年的人口经济数据,对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应挖掘潜在的人口因素机遇,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标签: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储蓄率 社会总抚养比
  • 简介:当今世界是以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知识和人才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作为人才培养主渠道的高职教育必须顺应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存在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就业难与用人单位岗位没有合适人选的问题共存,这种现象已经成为社会话题关注的重点。在新人口红利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模式培养人才,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劳动力。

  • 标签: 新人口红利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 简介:经济危机中的电影创作应该努力把握大众的期待视野与心理诉求,《分手信》即是一个成功的案例。此片一方面制造梦境,逃避现实,如营造以大海、月亮、雨、吉他等元素打造的完美爱情童话;渲染怀旧氛围、抒情节奏,拉远与现实的距离;制造"奇遇时间"使男、女主人公几番波折后最终相聚,使观众获得想象性的解决与满足。另一方面电影表达了经济危机下大众的心理诉求:对传统伦理的回归,对家庭与亲情的重视与依赖,对忠诚与责任的强调,将人物呈现为道德英雄并以此肯定大众在现实生活中对抗危机的努力。

  • 标签: 分手信 口红效应 期待视野 奇遇时间
  • 简介:以人力资本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青少年体质健康与人口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在劳动力资源逐渐枯竭、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宏观背景下对体育进行价值定位。探讨发展青少年体育、对其进行健康资本投资对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提高未来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人口红利式微之际,可以通过开发政府政策资源、学校体育资源、社区服务资源三种途径完善青少年体育发展策略,由此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发展青少年体育以推动数量型人口红利向质量型人口红利转化,可为优化人力资本、提高未来劳动力素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 标签: 人口红利 青少年体育 人力资本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普洱市猩红热的流行特征,科学防控猩红热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2013—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普洱市猩红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年全市共报告猩红热581例,以7岁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比1.361,全年均有散发病例,发病以4~6月最多。结论近年来普洱市猩红热报告发病数逐年增多,以每年的4~6月居多,托幼儿童人群为主。

  • 标签: 猩红热 流行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猩红热是呼吸系统的传染病之一,其病原是由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后期明显的脱屑等为特征。而有些病人,由于菌的毒素和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的损害或并发关节炎,并出现关节炎典型病症,正由于病人发高热,全身疼痛,而忽视或掩盖了关节炎症状,有的甚而对心肾症状也忽视了,这是值得临床重视和关注的。为防病人病愈后留下后遗症,本文专就其并发的关节炎加以论述与研讨。

  • 标签: 猩红热 关节炎 风湿类风湿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小儿猩红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猩红热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实行临床路径护理(试验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症状恢复时间。结果:对比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6.67%比对照组26.67%低,P<0.05。对比住院、症状改善情况,试验组住院时间(10.65±1.41)d,皮疹症状(5.62±1.29)d改善,咽痛症状(4.37±1.28)d改善,发热症状(3.61±1.13)d改善,均比对照组用时短,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小儿猩红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缩短猩红热患儿住院、症状改善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的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临床路径 应用效果 小儿猩红热
  • 简介:黄河口红色文化在大革命时期形成,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断发展,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黄河口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理想信念教育、性格养成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丰富的教育内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情感与文化认同、凝聚社会力量等育人价值。新时代的黄蓝两区建设,也需要红色文化基因的源头活水以泽被桑梓。

  • 标签: 黄河口红色文化 育人 价值
  • 简介:经济增长与人口结构的转变密切相连。东南亚主要国家人口抚养比现在都进入了一个下降通道,其中各国少儿抚养比的下降幅度都很大,但老年抚养比的变化各不相同,有的已率先进入老龄社会,有的则正处于人口红利期。因为人口结构不同,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迥异。马来西亚采取了鼓励生育、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吸引周边国家劳动力的发展模式;菲律宾则在实行控制人口增长政策的同时,采取了向周边国家输出剩余劳动力的模式;印尼和越南则是在控制人口生育率的基础上,既采取多元化吸收劳动力的措施,同时也采取向海外进行劳务输出的模式;而泰国的模式则是一方面加强人口生育率的控制,另一方面,又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劳工并实行多元化经济发展。

  • 标签: 东南亚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
  • 简介:我国当前正处在人口红利的关键时期,人口结构的重大变化必将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方面都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人口负债的提前来临和不断加剧,业已对我国尚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城乡养老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挑战,但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最后的人口红利,也有助于我们化挑战为机遇,而这既有利于夯实社会保障体系的经济基础.而且有助于合理选择养老保险的财务模式、完善失业保险的发展趋向和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进程.从而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 标签: 人口红利 人口负债 社会保障 和谐社会
  • 简介:近几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除技术、环境等因素以外,人口红利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推动因素.劳动力对经济的贡献率应该少于1/2,但是高于1/4,这已经由部分学者和我们的计量模型所认证。无论是在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还是金融市场,生育高峰后形成的人口红利的积极作用都是比较显著的。人口红利期与改革开放的政策一起.造就了中国二十多年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当人口红利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时,面对我国劳动力出现的“刘易斯拐点”,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经济发展的损失,克服即将到来的老龄化困难,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 标签: 人口红利 生育高峰 投资消费 刘易斯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