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聊城市妇幼保健院56例急症剖宫产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患者,进行术后观察,配合医生加强术后常见问题的护理及术后及时回访。结果孕妇剖宫产术后未出现大出血、低血压等并发症,均安全出院,母婴健康。结论心理干预可减少剖宫产患者的各种不良反应,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度过围手术期。可明显降低孕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母婴安全及术后康复均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宫产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与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产妇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产妇使用优质术后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结果;结果在两组产妇的护理结果方面,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常规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剖宫产现状,了解当前剖宫产的影响因素,从而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从产妇及家属方面和医疗护理方面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并说明剖宫产的利弊,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多种原因导致高剖宫产率持续不下。结论剖宫产率升高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降低剖宫产率应从原因源头抓起,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经阴道分娩,合理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率 原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切口妊娠(CS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治疗的10例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CSP经药物保守治疗成功8例;1例行腹腔镜下子宫下段切口妊娠病灶切除修补术;1例因阴道大量流血伴失血性休克而急诊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术中及术后病理提示妊娠组织植入浸润子宫肌层。B超检查是诊断CSP的主要手段,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高,子宫动脉介入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发大出血、失血性休克者应行子宫切除术。

  • 标签: 剖宫产 切口妊娠 天花粉 子宫动脉栓塞术
  • 简介:摘要剖宫产产妇病人全身麻醉的关键在于对药物的合理选择上,既要保证产妇的安全,满足镇静、镇痛、肌肉松驰等,又要保证胎儿安全,尽可能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同时避免在药物通过胎盘屏障的高峰期取出胎儿。因此,麻醉医师应在孕妇安全、胎儿利益及手术要求三者中权衡利弊,选择有利的麻醉方法。

  • 标签: 孕妇 剖宫产术 麻醉方法 观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针对影响因素提出预防的措施。方法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患者40例,对这些患者手术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的措施。结果在所选择的40例患者中2例(5.0%)胎盘因素;36(90.0%)例宫缩乏力;2例(5%)凝血功能障碍。所有的患者经过抢救和护理都痊愈出院,没有一例患者切除子宫或者是死亡。结论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最重要就是要做好预防措施,在孕妇产前要做好产前宣教,并且实时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及时进行健康方面的教育,减少术后出血引起其他的并发症。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出血 原因分析 预防
  • 简介:摘要近年来,剖宫产瘢痕妊娠率增加,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控制大出血挽救生命的关键。本组24例患者,18例采用mtx加米非司酮保守治疗;6例采取手术治疗,均挽救了患者生命。重视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及时B超发现,早期保守治疗,是防止从原瘢痕处破裂、防止大出血的关键。

  • 标签: 剖宫产瘢痕 妊娠 自发破裂 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是否为评价剖宫产术后感染存在以及指导继续治疗和预后的绝对可靠指标。方法监测我院2011年7月至2011年10月100例剖宫产产妇术后5天内超敏C反应蛋白和体温的变化,部分患者监测至术后7天和42天。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需结合体温,切口性状等临床表现综合评价剖宫产术后感染是否存在,以及指导后续治疗和预后。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体温 剖宫产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与对应护理。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分析其出血原因与出血量情况。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为54例,占比67.5%,胎盘因素为13例,占比16.25%,软产道损伤为12例,占比15%,凝血功能障碍为1例,占比1.25%;出血量上,在500至1000ml者为55例,占比68.75%,1000至2000ml者为17例,占比21.25%,2000至3000ml为7例,占比8.75%,3000ml以上者为1例,占比1.25%。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多样,要做好对应的预防与控制处理,提升护理针对性,从而保证产妇生命安全。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剖宫产术后腹胀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2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剖宫产术后腹胀产妇,按照密封信封法将产妇分为常规组(37例)和综合组(38例)。常规组常规护理,肛门排气后进食;综合组行围术期综合护理。评价(1)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持续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种类;(2)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综合组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持续时间较短,镇痛药物使用种类显著比常规组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综合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比常规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腹胀因素较多,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法可有效缓解腹胀,加速肛门排气,减轻产妇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 腹胀因素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剖宫产术后腹胀是剖宫产术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主要与饮食不当、麻醉药物的作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较少等因素有关。腹胀严重影响到产妇的身体健康,并增加了产妇死亡的风险。近年来,临床中对剖宫产产妇术后腹胀比较重视,国内对剖宫产术后腹胀护理的研究也比较多。本文综合国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剖宫产术后腹胀的护理方法做了探讨,现表述如下。

  • 标签: 剖宫产术 腹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分析,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4年1月~2016年4月,医院收治剖宫产术产后出血72例,一旦发生出血,采用促缩宫药物治疗,进行子宫按摩,清除宫腔残留物,缝扎止血部位,必要时开通静脉通路,进行抗休克治疗,符合指征者采用手术治疗。结果剖宫产手术出血率3.2%%,出血量(642±205)ml,高于同期阴道分娩者1.8%、(473±19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占61.11%,胎盘因素占29.17%,切口断裂占8.33%,凝血功能障碍占1.39%;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失败率12.5%,联合宫腔纱布填塞治疗失败8.57%,未见子宫切除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住院时间(6.3±1.5)日,并发产褥期感染2例,早期母乳喂养11.11%。结论应采取更积极的预防策略,特别关注高危产妇,术后预防性采用按摩等措施预防产后出血,及早鉴别发现产后出血,手术治疗者做好术后管理,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整体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其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剖宫产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可有效缩短产妇的手术时间,还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

  • 标签: 剖宫产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200名剖宫产产妇,将此200名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即普通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从而对比产妇在剖宫产后的恢复疗效、心理状况、满意程度。结果通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舒适护理有利于剖宫产的孕妇产后恢复;有利于消除郁闷、焦虑、易怒的不良情绪反应;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满意度。结论舒适护理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有益于剖宫产妇术后的恢复,有益于产妇与医务人员更好的沟通,缓解医患关系,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剖宫产 舒适护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剖宫产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疗效及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该院接受护理治疗的154例剖宫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7例,观察组产妇接受整体护理方法,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并作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整体护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明显降低(57.85±1.32,20.56±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手段可提高护理效果,缓解产妇焦虑情绪,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妇及家属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效果观察 整体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