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西药物联用,药物互相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加强临床医生合用中西药物用药安全性,方法结合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方面理论分析研究结论,通过理论研究分析中西药物联用相互增强疗效,互相制约、减少毒副作用,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中西药物联用 不良反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法l3例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行手术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结果经6~12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再下胫腓联合分离,行走正常,无剧烈疼痛等症状。结论下胫腓联合分离经短期螺钉固定后,可较好恢复踝关节功能。

  • 标签: 下胫腓联合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临床应用药物治疗疾病时,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疗效,通常将中药和西药联合应用,但是如果临床用药时配伍不当或者用药不合理,则会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会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的损伤,因此充分了解西药和中药的作用机制以及特点,这样才能保证临床中药联合西药应用达到提高治疗效果。下面我们重点进行分析西药联合中药应用致不良反应,并针对问题提出几点措施,现将报道如下

  • 标签: 西药 中药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36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160例,观察组产妇活跃期采用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照组未用任何镇痛措施,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阿氏评分和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效果明显,达到98%镇痛率(P<0.05),活跃期明显缩短(P<0.01),剖宫产率明显下降(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可以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无不良影响,应用前景广阔。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降低剖宫产率
  • 简介: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患者70例。手术方法分离粘连、输卵管伞端成形术、输卵管造口术、卵巢囊肿剥离、卵巢楔形切除术、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检查及插管通液。结果手术后68例随访者,妊娠36例,妊娠率51.43%。妊娠时间最短于手术后1个月,最长于术后16个月怀孕,其中2例(2.86%)发生输卵管妊娠,1例自然流产((1.43%)。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术是不孕症的有效诊治方法。

  • 标签: 宫腔镜 腹腔镜 不孕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化颗粒对药物流产患者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404例服用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药物的流产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32例,药物流产后给予口服新生化颗粒治疗;对照组172例,药物流产后不应用任何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和阴道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药物流产后的出血量(<月经血量、等于月经血量和>月经血量)分别为59.48%、25.00%和15.52%,对照组分别为20.93%、48.84%和30.23%,观察组的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0d、>10d分别为63.79%、36.21%,平均出血(8.69±4.51)d;对照组出血时间≤10d、>10d分别为32.56%、67.44%,平均出血(14.37±6.46)d,观察组的出血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的缩短(P<0.05)。结论药物流产时加用新生化颗粒可减少药物流产后出血,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新生化颗粒 药物流产 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玉米自交系095和L26为亲本,通过对P1、P2、F1、F2、B1、B26个基本世代联合分析,研究了秃尖长、穗行数、穗粗、千粒重、穗重、单株产量等穗粒性状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穗行数、穗重、单株产量的最适模型为D-2模型,即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穗粗、千粒重的最佳模型为B-1模型,符合两对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秃尖长的最佳模型为E-3,符合两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本研究利用主基因与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玉米穗部性状进行遗传分析,有助于阐明玉米穗部性状的遗传规律。

  • 标签: 玉米 穗粒性状 遗传模型 多世代联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干预终止早期妊娠临床疗效。方法吴江市松陵医院妇科门诊要求终止妊娠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予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治疗。结果中西医治疗组在完全流产率和阴道出血时间缩短方面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干预终止早期妊娠疗效显著。

  • 标签: 药物流产 中西医联合 完全流产
  • 简介:国家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强化基础设施优化衔接、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优势,鼓励跨行业、跨区域的运输企业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并在“优化港口布局”中强调要“推进主要港口大型综合性港区建设,充分发挥主要港口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枢纽作用”。

  • 标签: 综合运输体系 港口布局 运输方式 “十二五” 交通运输 基础设施
  • 简介: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纳络酮、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中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药奥扎格雷钠与盐酸纳络酮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NHSS)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对照组与治疗组疗效。结果:①治疗组显效率为67.27%,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显效率为47.27%,总有效率为85.4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②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NHSS评分从(27.18±6.55)降至(14.49±3.32),对照组患者从(28.32±6.14)降至(19.93±3.74),治疗组NHS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所有患者血液粘稠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小板凝集率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治疗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奥扎格雷钠 纳络酮 疏血通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讨脑卒中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我科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3年中,在传统西医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应用中医护理对80例脑卒中病人进行护理。结果运用了中医护理方法后,脑卒中病人的护理质量很大程度得以提升,治愈40例(50.0%),好转38例(47.5%),死亡2例(2.5%),总有效率为97.5%。结论中西联合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特别是康复期脑卒中患者具有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中医护理 中西联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灌流单独或联合血液透析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血液灌流单独或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危重症患者。结果本方法能显著提高急性中毒及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目前此疗法已成为抢救急性中毒的常用方法,具有疗效好,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等优点。

  • 标签: 血液灌流 中毒 急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卡托普利配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性原则,50例标记为对照组,单纯给予硝苯地平治疗,50例标记为实验组,给予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卡托普例配合硝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好于单纯采取硝苯地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

  • 标签: 卡托普利 硝苯地平 高血压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在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无妊娠合并症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腰一硬联合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观察两组病例的阻滞情况,镇痛和肌松情况,不良反应、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比较起效快,运动阻滞效果好,镇痛和肌松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新生儿评分两组无差异。结论腰一硬联合麻醉可为产科手术提供快速、良好的止痛和肌松,是目前产科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腰- 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寻常痤疮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病因及临床表现的多样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复杂性,根据痤疮的分级选择相应的治疗药物和手段已成为共识。我科针对痤疮患者中就诊人数较多的中度痤疮采用口服多西环素、蓝光照射和外用阿达帕林凝胶的联合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联合疗法 痤疮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DN),伴有微量蛋白尿10年以上的患者,约50%进展为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西医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在常规控制饮食、降糖、降压、降脂的基础上,以中医药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可以明显延缓和减轻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因此中医药疗法对于糖尿病肾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辨证论治 口服 静滴 离子导入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