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始建于1992年的西湖自然保护原名甘肃敦煌西湖湾腰墩自然保护,在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其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部,甘肃河西走廊的最西端.该保护区内有大面积的湿地资源以及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截止到目前,保护区内共有种子植物80余种,这中间属于国家级保护的植物有三种,它们是胡杨、裸果木、梭梭.由于水源对植物的生长十分的重要,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而甘肃敦煌地区水源又相对匮乏,对不同水源距离进行研究可有利于保护的植物生长.本文主要针对不同水源距离对该自然保护区内胡杨林群落的生长状况的影响展开研究.

  • 标签: 水源距离 敦煌 西湖保护区 胡杨林
  • 简介:绿脓杆菌是烧伤及外科手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而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是该菌的最主要的毒力因子之一,极微量的PEA便可引起肝、肾等组织细胞死亡,进而导致肝、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这是临床上绿脓杆菌感染后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同时,PEA还严重影响创口的愈合。目前临床上对于绿脓杆菌感染的控制以及对PEA毒血症的防治尚无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本实验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克隆表

  • 标签: 受体结合区蛋白 绿脓杆菌感染 外毒素A 生物学活性 包含体 外科手术
  • 简介:苹果蠹蛾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自1953首次在新疆库尔勒地区发现以来,疫情保持不断扩张的趋势,目前已经在我国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和吉林7个省区发现,对我国苹果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新疆在苹果蠹蛾生物学、生态学等研究领域起步较早,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工作。本文通过对新疆苹果蠹蛾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回顾和总结了新疆绿洲荒漠生态苹果蠹蛾生物学、生态学和综合防治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展,以期对今后该虫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新疆荒漠绿洲 苹果蠹蛾 生物学 生态学 防治技术
  • 简介: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药用菌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室在李玉院士的指导下,由包海鹰教授带领菌物药方向研究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创了菌物生药学的研究,在菌物药的研究方面积累厂丰富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菌物药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菌物药中发现了结构新颖的新化合物及抗肿瘤活性成分,均为新产品的研制提供了基础。

  • 标签: 菌物资源 开发利用 研究室 管理局 中医药 吉林省
  • 简介:采用SSR技术对黄淮麦以1B/1R类品种为抗源育成的38个小麦品种进行聚类分析。39个SSR引物共扩增出186条谱带,其中143务为多态性条带,占76.9%。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9条多态性条带,平均3.7条。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320-0.857,平均为0.634。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GD值0.32水平上38个小麦品种可聚成六大类。品种间遗传距离GD变幅为0.10769~0.48571。SSR标记揭示出这38个具有黑麦血缘的小麦品种遗传变异较小,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 标签: 小麦 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 简介:记者手记:采访赛默飞世尔是《生物技术世界》记者每年的必修课.一年之中总有崭新的创举、重大的成就让媒体对这个科学仪器的巨人趋之若鹜。而无论采访的是位高权重的总裁级高管、还是硕果累累的科学家、或是睿智的市场开拓精英,每次都让记者感慨良多,这个服务科学、

  • 标签: 科学仪器 服务 总裁 世界 LAN 亚太区
  • 简介:T细胞表位在抗病毒的T细胞免疫中发挥核心作用,目前已在多种病原微生物的蛋白序列上发现存在T细胞表位的聚集现象。本文建立了一套功能学与结构学结合的策略鉴定病原体上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表位富集的方法,并以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的M蛋白为例,成功地鉴定了一个HLA—A2限制性的表位富集。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预测并合成M蛋白跨膜的HLA—A2潜在结合多肽,通过体外复性实验和T2细胞结合实验验证多肽与HLA.A2的结合力;然后在HLA—A2.1/Kb转基因小鼠中检测这些多肽的免疫原性;最后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成功解析了其中一条多肽与HLA—A*0201的复合物结构,其结构显示该多肽具有典型的HLA—A*0201表位的结构特点,但却呈现出与以往鉴定多肽不同的构象和锚定残基。本文对于理解机体对SARS—CoV等病原体产生的T细胞免疫反应,以及为更广泛的人群设计T细胞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细胞免疫 表位富集区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HLA—A2 晶体结构
  • 简介:目的:采用巢式PCR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和重链基因进行扩增,对获得的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找出克隆鼠Igκ轻链和重链可变基因的通用方法。方法:设计22对扩增鼠Igκ轻链可变和重链可变基因的引物,对6株鼠抗人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和重链可变基因进行克隆并测序,与NCBI公布的鼠免疫球蛋白序列比对分析。结果:巢式PCR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单克隆抗体克隆过程的假基因,并且得到的单克隆抗体的氨基酸序列均符合鼠免疫球蛋白可变特征。结论:建立了克隆鼠免疫球蛋白轻链和重链可变基因的通用方法,为后期克隆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可变基因提供了基础,并为研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与抗体的结合位点提供了实验数据。

  • 标签: 甲型H1N1流感病毒 单克隆抗体 可变区 巢式PCR 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