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考察父母行为控制、心理控制与社会创造力间的关系、以及自我肯定、自我贬低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小学生社会创造力测验,父母控制量表和自尊量表对540名5、6年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父母行为控制正向预测社会创造力(γ=0.18),心理控制负向预测社会创造力(γ=-0.28);(2)行为控制通过自我肯定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社会创造力(中介效应值为0.09),心理控制则通过自我贬低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社会创造力(中介效应值为0.05),模型的解释率R2=0.20。

  • 标签: 社会创造力 行为控制 心理控制 自我肯定 自我贬低
  • 简介:本文探讨了高中教师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关系。采用典型个案抽样的方式,选取洛阳、焦作、信阳、商丘、无锡地区五所普通高中的在职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内控性不易发生职业倦怠,机控性跟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维度存在显著相关但对工作倦怠不具有预测性;幻想、问题解决、退避的应对方式对工作倦怠有预测作用;情感耗竭与心理控制源都存在显著相关,六种应对方式除问题解决外都和情感耗竭存在显著相关;人格解体与他控性和机控性有显著相关,并与除求助之外的应对方存在显著相关;成就感降低维度仅与机控性显著相关,在应对方式上与问题解决、自责、合理化、幻想呈显著相关;他控性加上消极的应对方式在工作倦怠的两个维度都会有很高的预测性。

  • 标签: 工作倦怠 心理控制源 应对方式 高中教师
  • 简介:本文对儿童自控水平与父母教育观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父亲与母亲的教育观念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独到的作用而不能相互替代;父母对子女自控的期望水平对儿童自控的发展有显著影响;从性别差异上,母亲对男女儿童自控的影响是一致的,而父亲对男孩没有影响,对女孩则有广泛的影响。

  • 标签: 自我控制 教育观念 期望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与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问卷、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对5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总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与控制感的内控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19,p〈0.01);与有势力的他人、机遇呈显著负相关(r=-0.202,r=-0.216,p〈0.01)。结论:大学生的控制源对闲暇生活自我管理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大学生 闲暇生活 自我管理 心理控制源
  • 简介:以547名4-6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行为调查问卷、家庭富裕量表和青少年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探讨儿童网络行为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JLN网络信息获取行为能够正向预测语文成绩;(2)自我控制调节网络信息获取行为与语文成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在儿童网络社交行为与语文成绩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自我控制中延迟满足的能力能够增强网络信息获取对语文成绩的促进作用.并且减缓网络社交行为对儿童的语文成绩的消极影响。

  • 标签: 人格 自我控制 网络行为 学业成绩
  • 简介: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协调问题是当前公司治理研究的前沿课题。转型期市场经济中的许多企业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缺乏有效的平衡机制,难以实现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本文主要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分析了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协调关系,探讨了构建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协调机制的对策,这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构建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协调机制,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所有权 控制权 协调机制 利益相关者
  • 简介:<正>电厂弱电集中控制系统的中央控制室中必须设置信号返回屏,屏上将电厂的全部机组做成模拟元件,并用各种颜色的线联结起来,构成了一幅发配电系统的模拟图。这对于值班人员的监视和操作来说,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减少值班人员思维活动的编码、译码过程,提高了人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效率。为了能明确地区分这种模拟图上的各个机组、种电压及输送的目标,其选用的线条颜色必须既能在模拟屏的底色上显著地显现出来,并且彼此之间也应能明确地区分。对于模拟图上颜色的选用,电力部并无统一的规定或标准,很有必要对此

  • 标签: 光字牌 返回屏 模拟线路 颜色环 亮度水平 模拟图
  • 简介:双语加工和控制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与一般性执行功能有关的最关键的脑区前额皮层.以及其它的相关脑区及神经基础如前扣带回、基底神经节和下顶叶等参与了双语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双语控制中。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利用第二语言促进认知控制能力的发展,以及利用认知控制训练促进高效率的第二语言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 标签: 双语者 双语控制 脑机制 教学启示
  • 简介: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竞争力与公有资本运动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大精神引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和运行机制进程中,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与重点是不断深化与发展的。我们知道,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经济与国有企业是具有同等意义的;单个国有企业的总和,便构成国有...

  • 标签: 公有资本 国有经济 社会资本 公有资产 国有企业改革 控制力
  • 简介:本研究探讨了在同样的外部强化条件下,不同心理控制区水平的初、高中学生在创造力上的变化,结果表明:初、高中内控组的内控分数与创造力的独特性分数之间相关值达到显著水平;初中内控组在创造力三项指标上皆高于外控组;高中内控组在创造力的独特性、灵活性指标上高于外控组。

  • 标签: 外部强化 创造力 心理控制区 内部动机
  • 简介:本文用情感控制理论来分析教师(教授)在中国和美国文化中扮演的角色。中国教师和美国教师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反映在他们分别通过不同的行为来证实他们作为教师的角色身份。中国人和美国人对教师行为的情感反应体现了中美文化中关于教师的不同角色期望。

  • 标签: 教师 角色差异 中国 美国 情感控制理论 教育方式
  • 简介:智能手机成瘾可能会影响个体的注意执行控制功能,以往研究结果在该影响是否取决于实验刺激与成瘾物的相关性上存在不一致,研究关注心智游移在其中的作用。采取《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筛选被试90人分为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实验一采用反应的持续注意任务考察不同水平智能手机成瘾者的心智游移特点,采用《白日梦量表》辅助研究,结果发现智能手机成瘾被试量表得分显著更高,在实验中更多地评估任务表现,且其心智游移与偶然性的任务疏忽、一般性任务疏忽以及反应分离状态有关。实验二采用AX版本的持续操作任务探究智能手机成瘾者的注意执行控制功能中心智游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高频心智游移的智能手机成瘾者比低频心智游移的智能手机成瘾者维持目标更困难。研究对于理解智能手机成瘾对个体认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智能手机成瘾 执行控制 心智游移 任务无关想法
  • 简介:该研究以103名二年级小学生为被试,运用教育实验方法探讨了在多媒体情境下,不同认知风格、英语水平的儿童在不同教学控制策略下的英语学习效果。结果发现:(1)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无论其认知风格是场独立性还是场依存性,都是在教师控制策略下的学习效果好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控制策略;(2)英语水平较高且认知风格为场依存性的学生,在教师指导的学生控制策略下的学习效果显著好于在教师控制策略下的学习效果,而认知风格为场独立性的学生在两种策略下的学习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教师控制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控制 场独立性 场依存性
  • 简介:注意控制探讨个体以何种方式选择性地注意外界信息。本研究从发展角度探讨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的影响。研究采用记忆任务与视觉搜索任务相结合的范式,以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为被试,从视觉工作记忆中信息性质和视觉工作记忆负荷两个角度考察了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影响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1)自上而下注意控制能力存在年级差异,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成绩显著优于小学三年级学生;(2)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影响自上而下注意控制,目标相关信息促进目标搜索,而目标无关信息干扰目标搜索;(3)视觉工作记忆负荷影响自上而下注意控制,高视觉工作记忆负荷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低视觉工作记忆负荷。

  • 标签: 视觉工作记忆 自上而下注意控制 小学生
  • 简介:本文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膜拜团体实施感觉剥夺的主要程序、膜拜成员心理变异特征和心身损害后果,揭示膜拜团体人为制造感觉剥夺的本质就是精神控制。消除膜拜成员感觉剥夺主要采用参与式、体验式、互助式、替代式信息激励方法。

  • 标签: 破坏性膜拜团体 膜拜成员 感觉剥夺 信息激励
  • 简介:采用眼动记录法,探讨了语境因素对阅读过程中眼动的影响.实验为2(工作记忆容量:高、低)×2(语境:高预期性、控制性)×2(靶词:一致性、不一致性)混合因素设计.以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第二次加工时间以及向右跳的潜伏时间为因变量指标.结果发现:(1)在初步表征阶段,读者的眼动受低水平的视觉因素所控制;但在文章的整合阶段,眼动却由高水平的语义因素所控制;(2)工作记忆容量的高低影响读者整合阶段中的眼动.

  • 标签: 工作记忆 眼动控制 动眼模型 加工模型
  • 简介:对107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现实、网络社会排斥和自我控制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结果显示:(1)现实社会排斥与网络社会排斥在发生频率上没有显著差异;网络社会排斥、现实社会排斥、自我控制以及抑郁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现实社会排斥不仅能够对抑郁产生直接的预测作用,而且能够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3)网络社会排斥对抑郁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只能够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对抑郁产生影响。

  • 标签: 网络社会排斥 现实社会排斥 自我控制 抑郁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控制点是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新概念,它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J·B·罗特于1966年提出,意指个体解释其成功和失败的倾向性。根据控制点可将学生分为内控型与外控型。内控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行为和学业成绩都是自己的能力等内部因素决定的,自己所作的努力能控制事态的发展,并相信奖赏依赖于自己的行为,他们倾向于慎思、任务定向和持久性。而外控的学生则认为,自己的行为和学业成绩受到命运、运气、机遇和他人摆布的影响,并认为奖赏不依赖于自己的行为,他们倾向于分心、敌意、更少任务定向。当然,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极端内控者和极端外控者并不多见。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在两个极端之间的轨迹点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 标签: 初中生 学习活动 学业成绩 新概念 控制点 班主任
  • 简介:本研究采用母亲报告法,对474名学前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考察完整家庭中父母婚姻质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以及儿童努力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父母婚姻质量对学前儿童的外显和内隐行为问题均有即时的负向预测作用;(2)儿童的努力控制对其当前、后期的外显和内隐行为问题均有负向预测作用;(3)第一年儿童的努力控制对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成立。

  • 标签: 学前儿童 父母婚姻质量 努力控制 行为问题 追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