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产时认知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产妇13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孕期及产前指导,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认知、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以及产时应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的改善其产时认知能力,对分娩结局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妇 认知能力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认知干预在心脏介入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60例心脏介入术患者,时间选自2019年3月-2020年5月,按照系统抽样法分组,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认知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SDS评分和SAS评分方面,两组护理前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认知行为干预 抑郁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干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成效。方法:研究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0例,根据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认知干预,对照组常规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及血压水平的影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及血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对其生活质量及血压水平具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老年高血压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夜间延长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便利法选取对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上海长征医院肾内科行夜间延长血液透析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在血液透析常规护理方式上加用认知干预方法,两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2个月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无明显差别(干预前SAS55.1±8.6,干预后SAS54.7±9.7;干预前SDS61.7±11.6,干预后SDS62.4±12.1,P均>0.05);干预干预后的SAS与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干预前SAS55.6±10.2,干预后SAS46.2±5.4;干预前SDS61.3±8.2,干预后SDS51.4±10.5,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干预前SAS与SDS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别(P>0.05),而在干预后,干预组的评分则显著下降(P<0.05)。结论认知干预能明显缓解夜间延长血液透析患者的负面情绪。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负面情绪 夜间延长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认知疗法对缓解高职护生社交焦虑的团体辅导效果。对象抽取某高职院校12级护理专业高职大专班学生500人,在当事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用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初筛得26人,排除1人不愿参加本研究,确定25名研究对象。方法用随机数字表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13人、对照组12人,采用认知疗法对实验组进行8周团体干预。对干预前、后及追踪测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并分析,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测量工具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SAD)、交往焦虑量表(IAS)、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结果①两组干预前的SAD、IAS、FNE、总分及SAD回避因子、SAD苦恼因子分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说明干预前两组无差异。②实验组干预前后两次得分进行比较,均为P<0.05,干预后量分值教干预前低。③对照组前、后测SAD苦恼因子与SAD回避因子得分无差异;SAD、IAS、FNE分比较后,结果P<0.05,判断对照组后测的SAD、IAS、FNE教前测低。④实验组追踪测及后测SAD、IAS、FNE、SAD苦恼因子、SAD回避因子比较后,结果均为P>0.05,判断实验组后测与追踪测的结果无差异。结论①认知疗法的团体干预是一种有效的缓解高职护生社交焦虑的方法。②对于缓解护生的社交焦虑,以团体干预形式进行认知辅导的效果可以维持三个月。

  • 标签: 社交焦虑 高职护生 认知行为疗法 团体辅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综合干预对戒毒人员不良心理的作用。方法选取112名戒毒人员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强制戒毒,实验组戒毒期间辅以认知综合干预。随访半年以上,对比两组戒毒人员风险认知水平、心理状态、复吸率。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戒毒人员风险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认知综合干预有助于减轻戒毒人员不良心理,提高风险认知水平,减少复吸率,值得在戒毒人员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综合干预 戒毒人员 不良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改善产妇认知以及分娩结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孕晚期产妇7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的产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认知以及分娩结局。结果干预组产妇分娩知识、分娩态度以及产时应对等认知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妇的认知,改善分娩结局,值得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妇认知行为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认知干预在心脏介入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在2017年11月~2018年11月之间收治的197例进行心脏介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护理组(98例)和常规组(99例),护理组患者采用认知干预措施,常规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CCU住院时间、压迫器去除时间、导管拔除时间以及SDS和SAS评分。结果护理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比常规组低,P<0.05;护理组患者CCU住院时间、压迫器去除时间以及导管拔除时间均比常规组短,P<0.05;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在行心脏介入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予以合理的认知干预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缩短CCU住院时间、压迫器取出时间和导管拔除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心脏介入术 术后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认知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认知干预,对比两组患者GSES及HAMA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GSES以及HAM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经过干预,研究组GSES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AMA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认知干预能够缓解其焦虑状态,增强其自我效能,有利于治疗顺利开展。关键词:认知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焦虑;自我效能。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认知干预在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研究对象为某医院收治的90例青年女性面部烧伤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烧伤科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烧伤科心理护理基础上另予以认知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不同程度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组间、组内对比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00.00%(46/46)明显高于对照组84.09%(37/44)(P〈0.05)。结论:认知干预有效改善青年女性面部烧伤后焦虑、抑郁负面情绪,认知干预切实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青年女性 面部烧伤 心理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临床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认知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40例冠心病患者有关治疗治疗,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研究组患者采取认知护理干预方法,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感量表的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在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研究组患者干预后具有较高的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P

  • 标签: 冠心病护理 认知行为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患有睡眠障碍症状的老年人群展开心理干预认知干预措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应用平均法将我疗区30例患有老年睡眠障碍症状人员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5例,通过PSQI、SAS、SDS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干预效果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睡眠障碍发生率及SAS、SDA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睡眠质量更优,干预效果显著,P<0.05。结论:面对睡眠障碍老年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及认知干预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睡眠问题,提高睡眠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 心理护理 认知行为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科手术病患临床护理中推行认知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1~2021.7收治的90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分成A、B组,护理中分别采用传统办法与认知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B组疾病知识、相关技能均高于A组,差异明显(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认知干预在心脏介入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60例心脏介入术患者观察系统认知干预的效果,患者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入组,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化护理,观察组联合系统认知干预,观察两组并发症,对比其自我效能和情绪状态。结果: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8.43±1.23)分,SAS和SDS评分分别是(18.46±2.53)分、(19.42±4.23)分,数据结果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系统认知行为干预 心脏介入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冠心病临床护理中认知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8月-2022年7月收治的66例冠心病患者,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每组病例均为33,常规组采用的临床护理模式是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的临床护理模式是认知干预。对两种临床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从睡眠质量、焦虑、抑郁这几个方面来看,研究组患者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前者分别为(19.84±1.20)、(31.20±2.26)、(32.64±2.14),后者分别为(15.32±2.10)、(40.26±2.30)、(42.50±2.56)。研究组患者运动合理依从率为90.91%、饮食健康依从率为90.91%、遵医服药依从率为93.94%、定期复查依从率为87.88%,常规组患者运动合理依从率为69.70%、饮食健康依从率为66.6%、遵医服药依从率为72.73%、定期复查依从率为63.64%,研究组患者依从率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临床护理中使用认知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睡眠质量,且对患者负性情绪改善、依从性提升均具有较为积极意义。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冠心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认知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6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干预组(采用认知干预),均组30例,所有患者均于2021.1-2021.12被我院收治,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认知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负面情绪,值得应用与借鉴。

  • 标签: 尿毒症 认知行为干预 血液透析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就诊冠心病患者120例入组研究,并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期间,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认知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修订版控制态度量表(CAS-R)评分、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CAS-R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率及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护理中应用认知干预,可提高感知控制力、遵医率及疾病知晓率,获得理想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冠心病 感知控制力
  • 简介:摘要:目的:就产前门诊护理对孕产妇健康认知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按照交替分组法均分82例孕产妇,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产前门诊护理,观察组41例在常规产前门诊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同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认知、膳食认知、运动认知及分娩认知的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

  • 标签: 孕产妇 健康认知行为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干预应用于冠心病临床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就诊冠心病患者120例入组研究,并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入院期间,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认知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修订版控制态度量表(CAS-R)评分、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CAS-R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率及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护理中应用认知干预,可提高感知控制力、遵医率及疾病知晓率,获得理想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冠心病 感知控制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心脏介入术后护理中实施认知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期间行心脏介入术治疗的患者112例,按照信封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全部患者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基于此,对试验组加用认知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心肺功能以及自我效能感。结果:试验组用药、锻炼、饮食、复诊等依从性评分分别(9.02±0.78)分、(8.89±1.02)分、(9.11±0.77)分、(8.94±0.95)分,高于对照组的(8.11±0.82)分、(7.94±1.13)分、(8.05±0.86)分、(7.88±1.20)分,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心肺功能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试验组VO2max、HRmax、LVEF分别(1127.35±57.62)mL/min、(88.48±5.26)次/min、(48.77±7.21)%,均优于对照组的(961.58±56.12)mL/min、(92.99±5.61)次/min、(43.05±7.33)%,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试验组自我效能感为(31.51±5.31)分,高于对照组的(26.88±5.86)分,P<0.05。结论:给予心脏介入术患者认知干预,不但能够提高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感,对于患者心肺功能的恢复也有着促进作用。

  • 标签: 心脏介入手术 认知行为干预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