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分化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thyroidcancer,DTC)患者131I治疗后的全身显像(Rx-WBS)中,常能看见肝脏弥漫性生理性摄取,其临床意义争议较多。有些学者认为与残留甲状腺和(或)甲状腺癌转移灶有关,有些学者则认为与其无关,甚至有观点指出,尽管Rx-WBS图像为阴性,只要出现肝脏弥漫性摄取,即提示有潜在病灶,预示甲状腺癌复发的可能。为此,我们进行了大样本分析,探讨肝脏弥漫性摄取的意义。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生理性摄取 131I 全身显像 弥漫性 癌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anoString荧光条形码技术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分子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细胞起源亚型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12例及北京大学医学部8例DLBCL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采用Hans模型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GCB)1例和非GCB19例。在mRNA水平利用NanoString技术平台分析样本中15个Lymph2Cx分子分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对20例DLBCL患者分,并分析按此分组间预后的差别。结果通过NanoString荧光条形码技术对20例DLBCL患者样本进行检测并进行聚类分析后分显示,11例为类GCB样,9例为类活化B细胞(ABC)样;10例类GCB样按Hans模型为非GCB。生存分析显示,类GCB样组总生存优于类ABC样组(P=0.019)。结论NanoString荧光条形码技术可用于DLBCL的细胞起源分,该分子分策略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分子分型 预后
  • 简介:  3.1亚低温治疗轴索损伤后,等.34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特点与预后[J].中华创伤杂志,等.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实验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 标签: 弥漫性轴索 损伤诊疗 诊疗进展
  • 简介:我和老公林志成都是老师,我在中学教语文,他在大学教古代文学。婚前,林志成浪漫多情,颇有学者风范,是我理想的爱人。婚后,我们是整栋宿舍楼里的模范夫妻。我上班忙、事情多,他时间宽裕,所以,家务他几乎全包,女儿也基本是由他带大的。

  • 标签: 婚姻 古代文学 宿舍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40例,将其平均分为A组和B组,A组20例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B组2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予以高压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预后恢复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以及预后恢复情况均明显好于A组。结论高压氧和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高压氧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弥漫性疾病的CT诊断表现特征与诊断价值。方法综合分析肝硬化、脂肪肝、肝过量铁质沉积症、巴德一基亚里综合征等的CT表现。结论影像学技术发展迅速,在弥漫性肝脏实质疾病的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肝脏弥漫性疾病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3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病历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38例患者,恢复良好14例,好转率36.84%,残疾11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6例,死亡率15.79%。结论通过预防继发性脑损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对昏迷患者的护理、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有效的康复训练,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弥漫性食管痉挛是以食管的一种不协调收缩运动为动力学特征的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本文较系统的阐述了弥漫性食管痉挛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等最新进展,并作出较客观的评析,为弥漫性食管痉挛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弥漫性 食管痉挛 治疗
  • 简介:摘要通过对43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护理的总结,包括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检测,亚低温的护理,人工冬眠的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呼吸机的应用等,认为高质量的护理可以降低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可以提高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IDH野生(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wildtype)弥漫性胶质瘤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预后意义。方法收集2016—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共87例成人IDH野生弥漫性胶质瘤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利用直接测序及二代测序检测其相关分子遗传学特征,同时分析与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87例IDH野生弥漫性胶质瘤中,男性53例,女性34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53岁)。组织学诊断包括弥漫性星形细胞瘤6例(6.9%)、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6例(18.4%)、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1例(1.1%)、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1.1%)、胶质母细胞瘤63例(72.4%)。IDH野生胶质瘤中TERT启动子突变60例(69.0%)、MGMT启动子甲基化43例(49.4%)、EGFR基因变异38例(43.7%)、PTEN基因变异35例(40.2%)及TP53突变32例(36.8%),是常见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同时检测到17例(19.5%)存在PDGFRA变异,15例(17.2%)存在CDK4扩增及11例(12.6%)存在MDM2扩增等。IDH野生弥漫性胶质瘤中,TERT启动子、EGFR、PTEN、TP53、PDGFRA、CDK4、MDM2等基因变异常同时共存,并与各基因野生之间总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WHOⅡ/Ⅲ级胶质瘤中存在上述基因变异者预后较差,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总生存期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RT启动子、EGFR、PTEN、TP53、PDGFRA、CDK4及MDM2等基因变异是成人IDH野生胶质瘤中常见的分子遗传学改变,IDH野生WHOⅡ/Ⅲ级胶质瘤中存在上述基因变异提示预后不良。建议对IDH野生胶质瘤行上述基因检测,以进一步整合诊断并为临床提供预后相关的分子遗传学因素。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成年人 DNA突变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在特定的外力机制下脑内发生以神经轴索断裂为特征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1982年由Adams等正式命名,并被国际学术界公认。本文对DAI新近几年来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诊断及治疗、预后评估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提高对其诊疗效果。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诊断
  • 简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可能是导致颅脑损伤病人伤后植物生存或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原因,到目前为止,对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1].现对我院自1999年6月~2003年10月收治的4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治疗体会 神经功能障碍 病人 颅脑损伤 重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弥漫性食管痉挛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例弥漫性食管痉挛患者,开展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饮食治疗等全面的治疗,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所缓解,治疗效果的优良率达到84.6%,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且无一例复发病例。结论在确诊弥漫性食管痉挛后,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更好的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饮食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的结合,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弥漫性食管痉挛 治疗 气囊扩张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43-01
  • 简介:目的探讨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早期处理对策。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重度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于伤后12h内,给予钙离子拮抗剂、亚低温治疗、控制血糖、阿片受体拮抗剂应用、防止应激性溃疡、肠内外营养支持以及合并伤早期处理,维持呼吸循环稳定。结果伤后6个月按GOS统计,其中死亡8例,植物生存6例,重残8例,中残12例,良好8例。结论对重型DAI早期综合治疗(12h内)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 标签: 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 早期综合处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DAI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45例患者手术治疗6例,保守治疗39例;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价预后,良好15例,中残10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20%。结论DAI的诊断需结合受伤原因,临床表现及影像检查综合分析。早期诊断及时用药.对症处理,才能提高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成功率。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综合治疗,存活72例(64%),死亡40例(36%)。结论正确认识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展望
  • 简介: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选取35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GCS标准,恢复良好7例(20.0%)、中残9例(25.7%)、重残6例(17.1%)、植物生存3例(8.6%)、死亡10例(28.6%).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营养支持、钙离子拮抗剂应用、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弥漫性肺疾病,通过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中选取100例患有弥漫性肺部疾病的患者,通过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选择,这100例患者都是2015年10月-2016年5月新入我院的患者,比较具体代表性。然后应用多层螺旋CT机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扫描。结果扫描结果显示,肺部出现了几种表现情况,包括(1)主要是肺密度的阴影,一种是减低的,另一种是增高的;(2)出现了结节状的,或者是犹如肿块似的阴影;(3)还有可能出现网织状的或者线状的阴影。结论对于患有弥漫性肺部疾病的患者来说,运用CT进行检查和治疗,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优点非常突出。

  • 标签: 弥漫性肺部疾病 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颅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检查、治疗要点。方法非手术综合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改善微循环、早期冬眠治疗、早期高压氧治疗及肢体康复训练。结果恢复良好4例(33.3%),能胜任日常工作及生活;中5例(占41.7%),生活能自理;重残1例,生活需照顾(占8.3%);植物生存1例(占8.3%),呈去大脑强直状态;1例死亡,病死率为8.3%。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处理好各种并发症,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残死率。

  • 标签: 弥漫性轴索损伤 非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