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相信你肯定知道,除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外,光污染同样危害着我们的健康。但你也许并不了解,光污染源的范围远远比我们长期以来认为的要广泛得多,除了人们较熟知的玻璃幕墙外,霓虹灯、日光灯、电视机甚至传统的书本都可能成为"光污染"的源头。

  • 标签: 噪声污染 人工白昼 相信你 污染类型 家庭装修 光照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密云区重金属污染企业周边食品污染状况,为密云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监测两家污染企业,主要污染物为铬和铅,对采集的粮食、蔬菜、水产品等样品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监测的食品中铅、铬指标合格率均为100%,且监测值均远低于国家标准;粮食监测结果均超过对照值,根菜类蔬菜监测结果90%超过对照值。结论 应继续加强重金属污染企业周边食品监测,保护公众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非稳态噪声和稳态噪声接触情况,为金属加工业噪声危害的治理与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于2017年10至12月调查浙江省3家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737人的噪声接触状况。使用问卷收集工人一般人口学信息、职业史等,采用个体噪声仪记录噪声,计算噪声接触水平(8 h等效连续A声级,LAeq,8 h)和峰度。结果金属加工业噪声接触工人以年龄18~40岁(527人,71.51%)、男性(570人,77.34%)和初中学历(416人,56.45%)为主。工人接触噪声LAeq,8 h超过85 dB(A)572人(77.61%),接触非稳态噪声(峰度≥4)558人(75.71%),8年以下工龄634人(86.02%)。调查的30个工种中,噪声超标率为100%的工种分别为宁波某儿童车制造厂的冲压工、电焊工和其他工种,宁波某汽车零配件制造厂的操作工、倒角工、攻牙工、滚丝工;非稳态噪声接触率为100%的工种分别为宁波某儿童车制造厂的打磨工,温州某汽车制动器制造厂的装配工、总装作业员和其他,以及宁波某汽车零配件制造厂的抛光工。结论金属加工业作业工人接触的噪声超标率高,且非稳态噪声接触率也高,需采取隔声降噪工程控制、加强个体防护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防控噪声危害。

  • 标签: 噪声,职业性 金属加工业 非稳态噪声 峰度 暴露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噪声对某钢厂员工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厂接触噪声的124名员工为观察组,选择另一工厂非接触噪声作业的61名员工为对照组,对两组员工各项体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神经系统、听觉系统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1.1%、12.1%,比对照组的16.4%、1.7%均要高(p<0.05),其他系统症状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纯音听阈测试异常率为12.9%,比对照组的1.6%高(p<0.05)。结论噪声对神经系统和听觉系统的影响较为敏感,应加强接触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落实各项防护措施,减少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 标签: 噪声 健康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燃气分布式能源是一种新的利用清洁能源的形式,国家对其也在大力度地发展,利用燃气分布式能源形式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分布式能源站必须要与户端设置靠近,因此,相对于常规的热电厂和发电厂,就更加靠近人口集中的办公区域和生活区。而分布式能源项目在控制噪声技术方面具有更严格和更高的要求。

  • 标签: 燃气分布式能源站 噪声 治理监理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强噪声暴露后,耳蜗毛细胞的纤毛、胞体、及胞核的损伤情况。方法听力正常豚鼠,体重在250~300g之间,经强度为170dBSPL的脉冲噪声暴震200次后,取材作全耳蜗铺片行免疫组化检测(prestin和phalloidin);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受损毛细胞的病理变化。同时做毛细胞的纤毛、胞体及胞核的标记染色。荧光显傲镜和电镜下观测结果:结果强噪声暴露后,毛细胞纤毛大部分消失,只有小部分表皮板存在,同时细胞核蹿裂消失,而此时胞体大部分存在,但有肿胀及变形等变化。结论噪声损伤后,毛细胞的纤毛及胞核首先发生变化,随后胞体肿胀溶解,因此毛细胞的胞核及纤毛变化最先反映毛细胞受损情况,但纤毛的缺失并不代表毛细胞的缺失和死亡。如果单从一种形态观测指标评估毛细胞的损伤病理状况是不全面的。

  • 标签: 噪声 毛细胞 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噪声习服对豚鼠听力损伤防护效应的时程变化。方法2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噪声习服组(A组)和直接暴露组(B组)。A组动物在声压级为90dBSPL(声压级)、中心频率为0.5kHz的一个倍频程噪声下连续暴露10d,每天6h,休息5d,然后与B组动物同时在105dB的白噪声下连续暴露7d,每天4h。每天在强噪声暴露前、后测定两组动物的听觉脑干反应(ABRs)阈值。结果A组动物在接受低噪声暴露后产生了习服效应。强噪声暴露后,A组1-7d的平均阈移逐渐增加,而B组的平均阈移则逐渐减少;除第7天时的6kHz频率外,A组在各时点上的click和短纯音(4、6、8kHz)的平均阈移均显著低于B组。结论噪声习服对强噪声暴露引起的听力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作用逐渐减弱。

  • 标签: 噪声习服 听力损伤 听觉脑干反应 时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情况。方法选择某化工企业接触噪声作业的工人150名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岗前受检工人99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人员的听力,并且对比分析两组测试结果。结果观察组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工龄组的高频和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化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具有较高的听力损伤发生率,并且接触噪声的工龄与工人高频和语频听力损伤呈正比关系。

  • 标签: 听力损伤 噪声 化工企业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军事武器装备的迅猛发展,噪声已经成为部队官兵日常训练、生活中最常见的污染因素之一,严重影响部队官兵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关于噪声职业病对官兵的各种危害的研究越来越多,并不断在生产中开展噪声控制措施,以预防和控制噪声职业病对官兵的影响。

  • 标签: 噪声 职业病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作业者的听力所受到的影响。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我院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期间进行听力检查的检查资料6000例,根据接受检查者的工作类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000例,为非噪声作业者;观察组3000例,为噪声作业者。比较两组作业者的听力检查结果。结果对照组的听力正常率为99.6%,观察组的听力正常率为83.5%,两组检查者的听力正常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噪声作业对人体的听力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噪声作业者的听力保护措施。

  • 标签: 噪声作业者 听力检查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噪声作业者心电图发生异常的几率变化情况,了解这类人群的健康状况。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期间我院进行心电图检查人群的检查资料12000例,根据其工作类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6000例,为非噪声作业者;观察组6000例,为噪声作业者。观察两组人群的心电图检查情况。结果对照组人群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率为98.3%,观察组人群的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率为68.1%,两组人群的心电图检查正常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会对人体的循环系统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噪声作业者 心电图检查 结果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钻性能的改善、缩短电钻噪声暴露时间和药物干预对电钻噪声所致内耳声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总结1995年前病例24例,1995年后92例.1995年后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术后除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ATP80mg/d和辅酶A100u/d静脉滴注,阿米三嗪30mg、萝巴新10mg(都可喜1片)2次/d口服,持续一周.将对照组分别与1995年前病例和1995年后同期病例中的治疗组比较.结果1995年前和1995年后的对照组4kHz平均骨导听力损失分别为18.96±3.22dB和16.02±4.62dB,差异显著;平均骨导听力损失大于15dB的发生率分别为33.3%(8/24例)和11.4%(5/44例),差异显著.1995年后病例的对照组和治疗组间的比较表明,2、4kHz和平均骨导听力下降程度对照组明显重于治疗组;2、4kHz和平均骨导听力下降大于15dB的例数在对照组显著多于治疗组.结论选用性能良好的电钻、尽量使用高转速、缩短电钻使用时间以及电钻噪声暴露后及时给予药物干预治疗可以显著的减轻术后感音神经性聋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 标签: 对照组 治疗组 骨导 声损伤 术后 内耳
  • 简介:摘要:职业性噪声聋是指长期暴露在超过国家卫生标准限值的噪声环境中工作,没有适当的个人防护引起的听力损伤。是以高频下降为主,双耳对称、呈渐进性感音性听力损失。随着噪声接触工龄的增加,听力下降进一步发展,听阈位移逐步增大增宽,工人可对高频声感到困难,但对生活中日常交谈无影响。如在没有适当个人防护的情况继续噪声接触,听力将进一步下降,耳聋症状亦更加明显。

  • 标签: 职业性 噪声聋 发病因素
  • 简介:摘要:经过调查研究之后可以发现,职业性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巨大的,会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长期在噪声的环境下工作,可能就会导致工作人员出现神经衰弱、高血压、心率异常等等一些情况。因此,相关企业在实际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就要积极开展噪声监测工作,实现精准防控工作。才能减少噪声可能会对工人产生的影响,保证他们的职业健康。

  • 标签: 职业性噪声 精准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