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微手术治疗脊柱骨折中实施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 76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7月 -2019年 5月间,并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方式,一组为实验组,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方式,每组各 3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最高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在微手术治疗脊柱骨折中实施临床综合护理方式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 标签: 微创手术 脊柱骨折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微手术治疗高龄拇外翻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对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收治的 48例高龄拇外翻患者采用微手术治疗 ,回顾性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 48位患者均在术后 8周一期愈合,内侧皮神经损伤 9例,拇趾僵硬 2例,第一跖趾关节痛、畸形矫正不良 8足(均为重度拇外翻患者 ),转移性跖骨痛 6足,足中部不适 6足,均对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高龄拇外翻的手术治疗应避免盲目追求外观而忽视病人的基础情况和治疗要求,采用微手术有限的矫形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如今时代已经发展到一个全新的层次,不论是经济、科技还是医学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进步,特别是我国的医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很多医疗器械以及医疗技术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腔镜的产生,双腔管插管技术技术的逐渐完善,胸外科知识理论的创新,都使得我国的胸外科的到了全面性的发展,出现了微手术的概念,对于我国现目前的医学医疗情况来看,微小切口手术在胸外科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展现出来的优势也日益显著,本文便对微小切口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展开详细的分析叙述。

  • 标签: 微创小切口 胸外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微手术治疗高龄拇外翻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8例高龄拇外翻患者采用微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的效果。结果48位患者均在术后8周一期愈合,内侧皮神经损伤9例,拇趾僵硬2例,第一跖趾关节痛、畸形矫正不良8足(均为重度拇外翻患者),转移性跖骨痛6足,足中部不适6足,均对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高龄拇外翻的手术治疗应避免盲目追求外观而忽视病人的基础情况和治疗要求,采用微手术有限的矫形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治疗是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重要方式,在新的技术和器械出现的过程中,其所包含着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微治疗具有创伤比较小和手术时间短及疗效显著等特点,能够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治疗提供更多的治疗方式和选择。本文对当前下肢静脉曲张疾病治疗分析的基础上,对微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相关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微创治疗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吴选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000)【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67-02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微创技术在治疗各种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腹腔镜手术到机器人腹腔技术的应用,疾病的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腹腔镜在诊断肝胆疾病、腹膜转移性肿瘤、腹水性质等方面效果显著。胰腺炎疾病会出现多种病变,每种病变的预后又大为不同,在满足根治病症的前提下,选择一种合理的手术方式,会尽可能保障患者的各个器官不受影响,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因此微创技术的普遍应用,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技术前提。由于胰腺位于腹膜后,且附近血管交错纵横,因此大面积手术不仅会造成严重出血,而且会增加患者的创伤,并且会伴有并发症,术后的恢复也很难保证。1987年,腹腔镜手术首先应用于胆囊切除术,自此之后,腹腔镜技术被越来越多的患者使用。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器械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腹腔超声技术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逐渐应用于胰腺炎疾病的治疗中。1微创手术治疗胰腺疾病有哪些优点1.1切口小利用微创手术治疗胰腺疾病时,经常会切2-4个0.6cm-1.0cm的口子,对于这种特别小的伤口很容易愈合,而且愈合后几乎很难看出。微创手术也可以避免肌肉组织和体壁神经免遭切断。1.2脏器影响小,术后恢复快腹腔镜手术不同于普通手术,它不用打开腹腔,对腹腔内的器官伤害很小。临床显示,脏器功能的恢复时间上腹腔镜手术要比于普通手术早20-30小时,术后住院时间也会缩短一半左右。1.3有利于多病治疗腹腔镜手术因伤口小,而且手术灵活,因此对于很多多病患者,能够在一次性麻醉情况下,对身体进行全方位检查和诊断,进而对患病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有效减少了病人需要多次开刀的情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4便于协同操作在对胰腺疾病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腹腔镜可以将手术画面呈现在显示屏上,这样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器械护士等其他手术室人员可以共同观看,相应的手术细节也能被保留下来,以便日后研究。这种协同手术,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2微创技术在胰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2.1腹腔镜技术在胰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腹腔镜最早是被当作检查胰腺肿瘤的工具,它可以检测出患者的胰腺肿瘤病理组织,并根据病例检查结果评价出胰腺肿瘤的切除性。现在的腹腔镜检查,已经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微穿刺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头颅CT检查并确诊为脑出血。患者微穿刺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18例患者中,有效80例,占67.8%;无效18例,占15.3%;死亡20例,占16.9%。其中,20例死亡病例中,16例死于严重并发症,4例死于术后再出血。早期手术治疗病死率最低,与超早期手术及延期手术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出血量少、手术时间早的临床效果更佳。

  • 标签: 微创穿刺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镜检术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目前还没有高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作为膀胱癌的早期诊断的指标。膀胱癌表面抗原特异性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体外人工合成、筛选获得的单链寡核苷酸(DNA或RNA),借其自身形成的空间结构与表面抗原特异性识别,又被称为化学抗体,其自身稳定性好、制备合成相对简单、快速、易获得、易功能化修饰和标记。利用氨基化的特异性膀胱癌核酸适配体与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偶联,基于免疫夹心法原理,采用侧向层析技术,对膀胱癌细胞进行检测,灵敏度可达100细胞/ml;应用该方法检测阳性膀胱癌病人尿液样本,结果均为阳性。

  • 标签: 膀胱癌 核酸适配体 免疫夹心法 时间分辨免疫层析法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无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 10月—— 2015年 10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的患者 47例为班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无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 56%,有效 40%,无效 4%,总有效率 96%;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 50%,有效 36.36%,无效 13.64%,总有效率 86.36%;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PaO2、 SaO2指标数存在明显差异,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无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早期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左心衰 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41例全胸腔镜微心脏手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术前做好者的健康指导,注意体位摆放,术中做好腔镜器械的准确传递和保护。手术护士不仅具有正中开胸心脏手术配合的基础,还要熟悉胸腔镜技术及微等手术过程,熟知镜下胸腔内脏器解剖,才能准确配合术者在内镜二维图像下心脏手术的定向及微小范围内的闭式操作。使手术顺利完成,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全胸腔镜 微创心脏手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总结 41 例全胸腔镜微心脏手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术前做好者的健康指导,注意体位摆放,术中做好腔镜器械的准确传递和保护。手术护士不仅具有正中开胸心脏手术配合的基础,还要熟悉胸腔镜技术及微等手术过程,熟知镜下胸腔内脏器解剖,才能准确配合术者在内镜二维图像下心脏手术的定向及微小范围内的闭式操作。使手术顺利完成,保证患者安全。

  • 标签: 全胸腔镜 微创心脏手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产科护理当中,使用无镇痛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6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 7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考组的产妇在护理时采用 常规无干预自然分娩的方式,研究组产妇在护理时采用脉冲波无镇痛分娩的方式,对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产程用时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护理中使用不同的分娩方法对两组产妇进行护理以后,研究组没有出现重度疼痛的产妇,护理有效率为 100. 00%,而参考组中有 6例出现了重度疼痛,护理有效率为 82. 86%。同时在产程用时上,研究组产妇的产程明显低于参考组。最后在护理满意度上,研究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 97. 14%,而参考组的护理满意度仅为 77. 14%。因此研究组明显优于参考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 标签: 无创镇痛分娩 产科护理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清缝合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行急诊清缝合术的患者,共10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进行术后整体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且护理质量与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清缝合术的患者,术后做好护理干预开展优质护理,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急诊清创缝合 术后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拔牙在阻生牙齿拔除中的应用,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阻生牙齿拔除进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来我院口腔科治疗的100例阻生牙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原则,将入选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拔牙方法,而实验组则接受微拔牙手段进行拔牙。结果实验组中使用微手术进行拔牙所用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伤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拔牙法在阻生牙齿拔除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 拔牙 阻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外伤患者行清缝合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诊外伤实施清缝合术的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治疗组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评分、临床护理满意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t=0.205,P>0.05),治疗后,对照组焦虑评分(55.68±8.42)分显著高于治疗组(47.35±7.74)分,差异性显著(t=,P<0.05);治疗组临床护理满意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性显著(c2=11.429,P<0.05)。结论急诊外伤患者行清缝合术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清创缝合术 急诊外伤 护理干预
  • 简介:钻颅血肿穿刺、脑室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简单易行,方法84例高血压脑出血尽早行血肿穿刺引流和(或)侧脑室穿刺引流,再出血4例(4.8%)

  • 标签: 临床应用 微创手术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技术在胆总管探查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40例进行过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微技术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无效0例,有效20例,治疗有效率100%;对照组无效1例,有效19例,治疗有效率9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技术运用于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工作中,充分满足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胆总管探查术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微创技术 胆总管探查术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