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作为一种履行法定职责和行使法定职权的表现形式,行政处罚是森林警察实施辖区治安管理和林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这一手段能否具有法律效力并有助于生态建设成果之维护、辖区治安稳定之实现,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处罚是否准确适用了法律依据。因此,围绕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展开研讨,对森林警察依法实施治安和林业行政处罚应当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标签: 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森林警察 治安管理 法定职责 行政管理
  • 简介:丝绸之路沿线五省区作为我国西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实施西部开发的重点地区.笔者由探讨历史上丝绸之路及其沿线地区的发展繁荣与渐趋衰落入手,从法律的角度阐述了国家在开发丝绸之路沿线五省区时应给予的政策支持,尤其是法律保障.

  • 标签: 丝绸之路 法律保障 西北开发
  • 简介:<正>《森林法》有关条款第三条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第二十条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林区设立的森林公安机关,负责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保护辖区内的森林资源,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在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授权的范围内,代行本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规定的行政处罚权。第二十三条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

  • 标签: 有期徒刑 林业主管部门 滥伐林木 《森林法》 林木采伐许可证 法律条款
  • 简介:据塔斯社莫斯科2006年11月1日消息:俄罗斯新森林法草案于11月1日通过了国家杜马第二轮审读。新版本的森林法确定全部森林都归俄罗斯联邦所有。俄罗斯森林工作者协会主席、俄罗斯农业科学院院士皮萨连科说:“从法律的观点看,提交给国家杜马二读的这部森林法典对私有权只字未提,只是把土地而不是森林变成了周转物。换言之,森林的周转将不在森林法典中做出规定,而是在允许土地买卖的土地法中做出规定。”

  • 标签: 森林法 法律制度 俄罗斯联邦 农业科学院 土地法 莫斯科
  • 简介:森林公安在执法办案实践中,往往也会接触到关于收购、运输、出售“赃物”的案件。由于森林公安机关执法涉及林业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和刑事执法三个方面的权限,对于涉及收购、运输、出售“赃物”的案件,在法律适用方面往往会发生一些争论,有必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执法实践 森林公安 收购 运输 案件 出售
  • 简介:德国:Valinge公司已经成功解决了与中国强化地板制造商德塞公司和肯帝亚公司关于侵犯其专利权而产生的法律纠纷。ValingeInnovation公司和中国江苏的强化地板制造商肯帝亚木业有限公司达成了一项协议,该协议涵盖了肯帝亚公司历史销售产品曾侵犯了Valinge公司专利的条款。2009年1月19日,Braunschweig(布劳恩施韦格)地区的联邦地方法院宣布,未经授权销售的产品必须在Valinge公司的专利锁系统备案,不得擅自销售,肯帝亚公司已经接受了这一禁令。

  • 标签: ge公司 强化地板 法律纠纷 制造商 中国 销售产品
  • 简介:法律的效能取决于其法律设置是否契合于自身的法律目标。自诞生至数次修订,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法律目标一直是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在法律模式设置上,该大气法承继了传统的不法惩罚模式。然而,在大气法律关系中,政府与个人容易以“惩罚不法”交易“非法行为”;并且,即使所有个体都守法行为,依然不一定能实现高质量的大气环境质量这一结果。因此,不法惩罚模式并不适合大气法,应当以更为合适的环境质量目标模式进行代替。环境质量目标模式是赋予地方政府以具体的大气环境目标,而将个体行为的规则设置与具体调控交由地方政府实施。环境质量目标模式消灭了义务人与执法者“交易”的空间,在个体行为调控上更为有效与科学,并且在现有的环境法律设置中已有雏形。所以,应当从大气法的法律理念、法律设置与政府责任等多方面贯彻环境质量目标模式。

  • 标签: 大气污染防治法 法律模式 不法惩罚 环境质量目标
  • 简介:<正>一、关于如何认定盗伐、滥伐森林或其他林木“情节严重”的问题。“情节严重”是《刑法》规定盗伐、滥伐林木罪构成的必要条件,数量较大是“情节严重”的重要内容。“数量较大”的起点,在林区,盗伐一般可掌握在2m~3~5m~3或幼树100~250株;滥伐一般可掌握在10m~3~20m~3或幼树500~1200株。在非林区,盗伐一般可掌握在1m~3~2.5m~3或幼树50~125株;滥伐一般可掌握在5m~3~10m~3或幼树250~600株,或者相当于上述损失。

  • 标签: 滥伐林木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 最高人民法院 几个问题 盗伐林木罪 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