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疾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VC、FEV1、FEV1/FV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运动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康复治疗在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这一阶段内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期患者中,挑选74例患者当作研究重点,借助随机数字法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应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给予患者应用呼吸康复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作对比,研究组功能情况优(P<0.05);与对照组作对比,研究组临床指标优(P<0.05)。结论 在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期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患者应用呼吸康复治疗,具有特别理想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增强患者对生活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肺呼吸康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疾病重叠病人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20.01-2022.10期间院内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疾病重叠病人中筛选66例为研究样本,遵循双色球法分为传统、实践二组,33例/组,护理方案依次为传统护理、康复护理。比较二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实践组的哮喘发作次数少于传统组(P<0.05);实践组的功能情况高于传统组(P<0.05);实践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运用到研究病人中,可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治疗,重点分析抗阻呼吸训练的应用成效。方法:本研究以2022年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治疗出院的5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进行抗阻呼吸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呼吸训练,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实验组SGQR评估结果比对照组低,且在六分钟步行训练得分中,实验组距离远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呼吸功能指标对比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抗阻呼吸训练对于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期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值得推广。

  • 标签: 抗阻呼吸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患者 肺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治疗,重点分析抗阻呼吸训练的应用成效。方法:本研究以2022年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治疗出院的5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进行抗阻呼吸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呼吸训练,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实验组SGQR评估结果比对照组低,且在六分钟步行训练得分中,实验组距离远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呼吸功能指标对比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抗阻呼吸训练对于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期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值得推广。

  • 标签: 抗阻呼吸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患者 肺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疾病重叠病人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20.01-2022.10期间院内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疾病重叠病人中筛选66例为研究样本,遵循双色球法分为传统、实践二组,33例/组,护理方案依次为传统护理、康复护理。比较二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实践组的哮喘发作次数少于传统组(P<0.05);实践组的功能情况高于传统组(P<0.05);实践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将康复护理运用到研究病人中,可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促进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借鉴。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重度慢性阻塞疾病发生后,为了减轻患者疾病症状,提高预后效果,探究综合康复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64例患者抽取后,均符合本研究入组条件,即:重度慢性阻塞疾病患者,根据需要划分组别,主要包括: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电脑随机法,经调查发现,两个组别患者入院时间方面,跨越了2021年8月至2023年4月;其中,常规治疗方案在对照组中应用,综合康复治疗在实验组中应用,每个组别调查后,纳入研究的样本有32例,统计两种治疗方案干预后的最终疗效。结果:(1)FEV1、FEV1/FVC调查后,为患者功能指标的主要表现形式,统计测定数值后,实验组VS对照组,展现出了更高水平,P<0.05;(2)关于总有效率,常规方案干预后的测定值为75.00%(24/32),综合康复治疗后的测定值为93.75%(30/32),两个组别对比结果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慢性阻塞疾病发作后,对于此类患者而言,在减轻疾病症状,改善功能指标,提高总有效率方面,综合康复治疗方案效果确切,在临床上推广价值高。

  • 标签: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指标 总有效率 综合性肺康复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用药护理配合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疾病的有效。方法: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5例,接受用药护理配合康复护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5例,接受用药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PEF、FVC、FEV1、6MWT、MMEF等功能指标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PEF、FVC、FEV1、6MWT、MMEF等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中采取用药护理配合康复护理可以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用药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用药护理 康复护理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分析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9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4个月后功能以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哮喘与慢性阻塞疾病鉴别诊断中施行功能检查的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所入选的研究对象为老年哮喘患者、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以及老年哮喘合并慢性阻塞疾病患者,均于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收入本中心诊治,各类疾病患者为40例。将老年哮喘患者分为诊断A组;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为诊断B组;老年哮喘合并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为诊断C组。对上述患者均采取功能检查。比较分析三组诊断结果。结果:由通气功能指标数据方面上可见,诊断B组、诊断C组各项指标相比较诊断A组较低(P<0.05)。结论:在老年哮喘与慢性阻塞疾病鉴别诊断中施行功能检查,能够起到较好的疾病鉴别诊断效果,此种诊断方法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肺功能检查 老年性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鉴别诊断 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益胶囊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疾病(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AECOPD患者9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益胶囊,连续治疗2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两组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学指标除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外,其余指标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28.57%比22.92%,P>0.05)?结论益胶囊联合布地奈德能明显提高AECOPD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功能及免疫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益肺胶囊 布地奈德 急性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免疫功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补逐瘀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方法:本次调研时间为2020.1-2021.12月,纳入(88)例慢性阻塞疾病稳定期就诊于我院的病人纳入本次调研。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均接受对症治疗。根据治疗方案,将病人归纳为(2)个小组,每个小组所纳入病人例数分别为(44)例。按照治疗模式,将(2)个小组分别命名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选用的治疗方案为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选用的治疗方案为联合治疗。总结与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结果:常规组81.82%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补肺逐瘀汤 穴位敷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阻塞疾病(AECC)PD)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58例AECOPD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采取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另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对照组则只予普遍祛痰药--喷托维林氯化铵糖浆口服.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和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10d的呼吸频率、PaO2、PaCO2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90.O%(27例)比78.6%(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5±2)%比(55±3)%,(46±5)%比(53±3)%,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多于治疗组[(16±5)d比(12±3)d,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可明显改善AECOPD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功能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盐酸氨溴索 肺功能
  • 简介:目的探究负多索茶碱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患者,例数合计为1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5.5.1日到2018.12.31日,将其依据随机数法分2组,5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多索茶碱进行治疗(称为对照组),另一组给予多索茶碱联合雾化吸入进行治疗(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和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慢性阻塞患者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2.00%),观察组的功能指标提升水平高于对照组。前者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负多索茶碱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疾病的临床疗效较好,且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功能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负多索茶碱 雾化吸入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延续护理 在慢性阻塞疾病( COPD ) 合并呼吸衰竭出院患者 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88 例 COPD 合并呼吸衰竭出院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延续 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 44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常规的出院指导 ,研究 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延续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延续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7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7.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延续护理可以显著提高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取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进行大力的 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延续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长春西汀对慢性阻塞疾病(COPD)慢性炎症的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长春西汀5mg/kg组、2.5mg/ks组和1.25mg/ks组,每组8只.采用熏香烟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长春西汀组(共3组)从注入脂多糖次日起给予长春西汀腹腔注射,每日1次.观察各组大鼠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r)-a、白细胞介素(IL)-8、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a、IL-8的浓度.结果COPD模型组组织病理改变符合人类COPD的病理特点;长春西汀5mg/kg组和2.5mg/kg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轻;上述两组血清IL-8浓度分别为(18.40±2.40)和(19.30±3.11)ng/L,比COPD模型组[(23.81±3.54)ns/L]低,血清TNF-a浓度分别为(39.34±3.43)和(40.47±3.09)ns/L,比COPD模型组[(46.65±4.42)ns/L低],血清CRP浓度分别为(4.28±0.22)和(4.35±O.26)ms/L,比COPD模型组[(4.69±0.19)ms/L]低;上述2组肺泡灌洗液中IL-8浓度分别为(20.09±2.88)和(21.03±2.21)ng/L,低于COPD模型组[(25.02±2.92)ng/L],TNF-a浓度分别为(40.41±4.40)和(41.18±5.33)ng/L,低于COPD模型组[(48.81±4.9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长春西汀1.25mg/ks组各项指标与COPD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能降低COPD大鼠血清和BALF中炎因子的水平,减轻气道及组织炎症,对COPD大鼠的炎症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炎症 大鼠 Wistar 长春西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