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预防诊疗性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AP)及高淀粉酶血症临床效果。方法250例ERCP操作成功病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126例)治疗组(124例)。在ERCP术后立即给予奥曲肽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40mg奥美拉唑注射液,12h重复注射一次,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两组术后4、24h血清淀粉酶及TNF—α含量,观察术后胰腺炎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ERCP操作时间治疗性操作比例上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术后4、24h血清淀粉酶及TNF—α含量分别为(221±31)U/L、(181±39)U/L、(0.264±0.052)ng/ml(0.257±0.071)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72±32)U/L、(227±30)U/L、(0.372±0.047)ng/ml(0.422±0.026)ng/ml(P〈0.05)。治疗组胰腺炎发病率为1.6%,显著低于对照组6.5%(P=0.04)。结论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奥曲肽可以更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AP发生。

  • 标签: 胰腺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胰腺炎 药物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迪赛、甘泰尖锐湿疣术后复发预防治疗作用。方法我院146例尖锐湿疣采用了手术治疗,并其中84例联合使用了迪赛、甘泰药物治疗,8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其治愈率复发率分别为94.05%5.95%;对照组为75.82%24.18%。两组治疗后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176,P<0.05)。结论手术联合迪赛、甘泰治疗尖锐湿疣明显增加治愈率。迪赛、甘泰尖锐湿疣术后复发有明显预防、治疗作用。

  • 标签: 迪赛 甘泰 联合用药 尖锐湿疣 术后复发 预防
  • 简介:造血在儿童成人时期发生在骨髓。但在胎儿时期,造血主要发生在肝;胎儿发育晚期(从6—7个月起),造血干细胞移行至骨髓。[胎盘脐带血是供移植用造血干细胞丰富来源,数以百计这种移植已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由于所提供血量有限(60一lOOml),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儿童。]

  • 标签: 贫血症 血红蛋白 疾病诊断 寄生虫 小红细胞性贫血 慢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围术期生长激素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知情同意原发性肝癌患者48例,随机分为术前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术前GEEN组)、术后谷氨酰胺强化肠内营养组(术后GEEN组)、胃肠外营养组。术后GEEN组患者在术后12h间断口服温水,如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24h开始口服肠内营养液逐渐增加至全量,第4天开始按30mL/(kg·d)口服至第七天,术后3d内,不足能量或水、电解质通过静脉途径补充。同时术后7d内按4IU/d皮下注射基因重组人类生长激素(思增)。术前GEEN组在术前3d按30mL/(kg·d)开始口服肠内营养液,术后4d与术后GEEN组前4d方案相同,肛门排气后逐渐恢复饮食。同时术前3d至术后4d皮下注射基因重组人类生长激素(思增)。胃肠外营养组术后7d内按胃肠外营养常规支持,肛门排气后逐渐恢复饮食。观察患者临床恢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或脂肪液化、肺部感染等)。营养前或术前1d术后8d清晨采血检测肝功能、NK细胞、T细胞亚群(CD3比例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IgM、IgG、IgA)、补体(c3、C5)。结果术前GEEN组术后GEEN组中各有l例因术后出现明显腹胀不愿意继续口服而退出,其余个别病例出现轻度腹胀等不适,经过调整进食速度短暂休息后好转,均按计划完成治疗。三组患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均无大出血、手术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三组患者发生感染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GEEN组相对较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三组患者蛋白水平比较,术后GEEN组、术前GEEN组总蛋白均比胃肠外营养组高(P=0.00),以术前GEEN组提高更明显(P=0.00),而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16),肠内营养组需要补充白蛋白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害早期血浆与组织醛固酮水平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肾足细胞损伤CD2AP表达影响。方法20只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随机分成干预组未干预组,每组10只,10只同龄Wistar-Kyoto大鼠为对照组。每天给予干预组依普利酮悬浊液灌胃(50mg/kg,溶于2ml过滤水),未干预组对照组用同体积过滤水灌胃。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尿微量白蛋白、血浆醛固酮肾组织醛固酮。RT-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小球CD2AP基因蛋白表达。透射电镜检测大鼠肾足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SHRs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未干预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干预组(P〈0.01);未干预组血浆肾组织醛固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透射电镜显示未干预组上皮足突节段融合,肾小管上皮细胞溶酶体中度增多,肾间质毛细血管扩张。未干预组CD2AP基因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干预组(P〈0.01)。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肾小球CD2AP蛋白表达水平呈中度负相关(r=-0.587,P〈0.01)。肾小球CD2AP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浆肾组织醛固酮水平呈中度负相关(r=-0.552r=-0.577,P〈0.01)。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损害早期足细胞损伤与血浆肾组织高醛固酮水平有关。依普利酮可以减轻足细胞损伤,改善CD2AP表达。

  • 标签: 高血压 醛固酮 足细胞 CD2AP 依普利酮
  • 简介:目的:评价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对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2(TLR2表达是否产生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1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有长期吸烟史男性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根据是否长期使用吸入型激素(≥500μg/d丙酸氟替卡松.疗程≥1年)分为使用吸入激素组未使用吸入激素组。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测定2组患者诱导痰巨噬细胞表面细胞内TLR2表达.并将痰细胞抽提mRNA转录cDNA后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检测TLR2肿瘤坏死因子(TNF)amRNA表达情况。比较2组间差异。结果:诱导痰巨噬细胞细胞表面TLR2表达在规律使用吸入激素组显著低于未用吸入激素组(5.35±1.67比12.81±4.89,P=0.019)。实时定量PCR检测TLR2mRNA、炎症介质TN№mRNA水平在2组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而TLR2细胞内与细胞表面表达水平之间(r=0.654,P=0.017).TNF-dmRNA与TLR2细胞表面蛋白表达水平之间(r=0.716,P=0.012)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COPD可能会导致呼吸道局部TLR2表达下降.这可能是患者局部抗感染免疫降低原因之一。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TOLL样受体2 诱导痰
  • 简介:<正>测定52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者及41例非糖尿病老年男性患者。结果:糖尿病组腰椎L1~2、华氏三角(Wards)、股骨转子(Troch)骨密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前者合并骨质疏松比例较后者显著增高(P<0.01),体重指数、尿钙较对照组高,血

  • 标签: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尿钙 糖代谢 内分泌紊乱 血磷
  • 简介:近年来,国外大量研究表明,减肥手术不仅能使患者体重显著而持久下降,患者并存2型糖尿病治愈率达到83%-86%,且术后不需继续药物治疗。在美国,减肥手术已广泛用于治疗肥胖,不同减肥手术糖尿病治疗效果不一,且不同术式各有优缺点。至今何种术式最适合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治疗,尚无定论。本文综述了目前用于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最常用术式,并阐述手术治疗糖尿病可能机制及手术前后相关激素变化等。

  • 标签: 2型糖尿病 手术治疗 肥胖症 减肥手术 药物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T2DM患者BMI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间关系。方法1592例T2DM患者纳入研究。BMI(kg/m^2)分为4组:消瘦(BMI〈18.5)、正常体重(18.5≤BMI〈25)、超重(25≤BMI〈30)肥胖(BMI≥30)。彩超检查,一侧或双侧出现下肢动脉斑块判断为下肢血管病变。结果916例(57.5%)T2DM患者伴发下肢血管病变。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下肢血管病变阳性率分别为77.5%、59.2%、54.7%、52.7%,χ^2=10.52,P=-0.016,趋势检验P=-0.006。以正常体重为参照,使用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1(BMI分组、性别、年龄、病程)、模型2(模型1加上血脂、HbA1c)、模型3(模型2加上空腹C肽、CRP)校正后,消瘦是下肢血管病变独立风险因素,OR值及95%CI分别为3.30(1.32~8.26)、3.65(1.43—9.28)、6.02(1.93~18.74),P均〈0.05。超重及肥胖较正常体重下肢血管病变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腹C肽在回归模型中未显示为下肢血管病变风险因素或保护因素。结论T2DM中,消瘦患者较正常体重者有较高下肢血管病变患病风险;超重肥胖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风险与正常体重者相似。

  • 标签: 体质指数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 简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一组代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90%左右。近年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尽管已受到普遍关注.但仍未显示出任何减缓趋势。1980年至2010年,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从1%增至9.7%。国际糖尿病联盟估计.2003年全球有1.94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25年将有3.33亿人口患病。

  • 标签: 睡眠时间减少 2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近年来,2型糖尿病患病率及死亡率持续上升,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10年我国一项具有代表性研究指出,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近11.6%,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约为50.1%[1]。201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IDF)公布数据显示,在20~79岁成人中,

  • 标签: 咖啡 2型糖尿病 咖啡因 绿原酸
  • 作者: 张晓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创建时间:2022-08-08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2期
  • 机构: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丰台 100072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采用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联合方式效果。方法:从2021年4月到2021年10月我院就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1-92顺序进行数字随机编号,单号患者作为参考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双号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包括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体质指数水平这四个方面。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这四项水平差异不大,同一指标下进行两组数据对比,没有发现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这四项水平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同一指标下进行两组数据对比,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相较于单一用药,采用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联合方式,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有效控制其体重,降糖降脂效果均十分突出,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达格列净;二甲双胍;联合用药;血糖血脂;体质指数;效果价值
  • 简介:乳腺癌好发年龄为40-60岁,35岁以下青年女性及60岁以上老年女性发病者相对较少。近年来,乳腺癌发病有逐年增多且年轻化趋势。临床报道多将≤35岁乳腺癌称为青年乳腺癌。此年龄段不是乳腺癌高发时期,医患均不重视,易延误诊治。多数报道认为青年乳腺癌预后较中老年乳腺癌预后差,应引起重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快,预计到2027年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我国〉60岁老年女性乳腺癌将有明显增多趋势,重视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康复,是提高其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新趋势。1青年乳腺癌特点与治疗策略1.1发病情况

  • 标签: 老年乳腺癌 治疗 好发年龄 发病情况 人口老龄化 女性乳腺癌
  • 简介:近十余年,经气管镜肺部支气管结核介入诊断治疗有了长足进展,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所以有必要对新进展予以综述,并存在问题进行思考。

  • 标签: 支气管结核 介入诊治 肺部 介入诊断 气管镜
  • 简介:目的探讨拟胆碱药物卡巴胆碱脂多糖(LPS)刺激后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DR(HLA-DR)表达率及淋巴细胞凋亡率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对照组仅加1640培养液,LPS组加LPS刺激,LPS+卡巴胆碱组先用不同浓度卡巴胆碱(100、10、1、0.1、0.01μmol/L)预处理细胞后,再加入LPS(100μg/L)刺激,培养12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结果LPS单独刺激单核细胞时,其HLA-DR表达率明显降低,用卡巴胆碱预处理后,HLA—DR表达率随着卡巴胆碱浓度增高而增高。LPS单独刺激淋巴细胞时,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而用卡巴胆碱预处理后,淋巴细胞凋亡率随着卡巴胆碱浓度增高而降低。结论卡巴胆碱LPS引起的人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调有显著抑制作用。

  • 标签: 卡巴胆碱 脂多糖类 单核细胞 HLA抗原 淋巴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阻断5-脂氧合酶(5-LOX)表达,观察其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及凋亡作用。方法构建4个靶向5-LOX小干扰RNA(smallinterference,siRNA)1个阴性对照siRNA质粒表达载体,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法转染SW1990细胞,RT.PCRWesternblot检测RNAi后SW1990细胞5-LOXmRNA蛋白表达,MTY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阴性对照4个序列特异性siRNASW1990细胞5-LOX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3.0±1.4)%、(18.8+1.5)%、(53.5±2.3)%、(56.1±2.0)%、(52.4±2.5)%;5-LOX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4.5±2.0)%、(18.1±2.5)%、(50.4±4.3)%、(48.9±4.4)%、(45.9±4.0)%。转染24h后癌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1±1.0)%、(5.5±1.3)%、(11.9±1.2)%、(13.4±1.1)%、(13.8±1.3)%。;48h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0±1.3)%、(16.0±2.2)%、(25.7±2.5)%、(25.3±3.1)%、(27.2±3.2)%。转染24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0.8)%、(5.3±1.0)%、(10.6±1.2)%、(12.4±1.0)%、(10.6±0.9)%;转染48h凋亡率分别为(3.0±1.0)%、(7.1±1.1)%、(17.5±0.9)%、(21.5±1.1)%、(15.7±1.0)%。结论通过RNAi可以有效、特异地阻断SW1990细胞5-LOX表达,并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 标签: 胰腺肿瘤 RNA干扰 5-脂氧合酶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研究miR-214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调控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miR-214在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及缺氧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表达;通过EdU渗入法以及划痕实验研究miR-214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影响;miR-214靶基因预测并验证。结果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清中miR-214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清(p〈0.001);经过缺氧处理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明显促进miR-214表达(p〈0.01);miR-214促进缺氧条件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证明miR-214能够与缺氧诱导因子1α抑制因子(HIF1AN)3'-UTR结合;HIF1AN为miR-214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靶向基因。结论miR-214可能通过靶基因HIF1AN参与肺动脉高压调节机制。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MIRNA HIF1AN 调控
  • 简介:目的了解辛伐他汀卡托普利糖尿病大鼠心功能心肌纤维化影响。方法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DM)组、辛伐他汀(DM-S)组、卡托普利(DM-C)组、辛伐他汀+卡托普利(DM-CS)组,分别给药4周后测量左室平均心室峰压(LVSP)、平均心室舒张末压(LVEDP)、平均左室内压最大上升(+dp/dtmax)下降速率(-dp/dtmax)等心功能参数。结果DM-CS组LVSP、+dp/dtmax、-dp/dtmax及其较正值较DM组明显增加(p〈0.05),心肌间质纤维化受抑。结论辛伐他汀联合卡托普利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间质结构心脏舒缩功能。

  • 标签: 糖尿病性心肌病 链脲佐菌素 大鼠 辛伐他汀 卡托普利
  • 简介: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骨代谢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60例,将6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高通量透析治疗组低通量透析治疗组,治疗6个月,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25羟基维生素D3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高通量透析组磷、钙磷乘积、甲状旁腺素水平分别为(1.52±0.50)mmol/L、(3.05±1.19)pg/L、(368.61±235.32)pg/L,较治疗前((1.78±0.55)mmol/L、(3.94±1.31)pg/L、(427.45±288.93)pg/L)显著下降(P<0.05),钙、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2.3±0.16)mmol/L、(21.64±8.51)nmol/L,较治疗前((2.12±0.18)mmol/L、(16.77±7.69)nmol/L)显著升高(P<0.05),而低通量透析组治疗前后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25羟基维生素D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低通量透析相比,高通量透析可改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矿物质骨代谢紊乱。

  • 标签: 高通量透析 糖尿病肾病 矿物质和骨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