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检测胰腺癌SPARC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方法收集17例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6例CP和6例正常胰腺组织以及6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液标本,抽提DNA,进行亚硫酸氢盐修饰,然后行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SPAR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并分析与肿瘤病理参数关系.结果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DNA中SPAR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位点均无甲基化.正常胰腺、CP、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SPARC基因第2、3、4、5、6、7CpG位点甲基化率分别为61.6%、47.1%、37.5%、24.7%;第1,8、9、10、11、12CpG位点甲基化率分别为52.0%、28.7%、16.7%和0.胰腺癌SPARC基因甲基化率与正常胰腺、CP比较均差别非常显著(P<0.001),与相应癌旁组织比较差别不显著.胰腺癌SPARC基因CpG岛甲基化与患者性别、年龄、危险诱因(如长期吸烟或饮酒、CP)、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胰腺癌SPARC基因第一外显子区CpG岛为高甲基化状态,可能为胰腺癌发生、发展早期事件.

  • 标签: 胰腺肿瘤 SPARC 甲基化 CPG岛 基因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30例胰腺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DNMT1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NMT1蛋白表达;分析胰腺癌组织DNMT1蛋白表达强度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DNMT1mRNA表达量为2.32(1.17~5.17),显著高于配对癌旁组织0.78(0.07~3.14,P<0.05).胰腺癌组织中导管细胞DNMT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4.5±21.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0.9±15.0)%表达阳性率(P<0.01).以胰腺癌导管细胞DNMT1阳性率54.5%为界,分为高表达组(19例)和低表达组(11例).DNMT1表达强度和临床分期(χ^2=6.897,P=0.029)、淋巴结转移(χ^2=4.739,P=0.029)、神经浸润与否(χ^2=5.44,P=0.020)相关,而与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肿瘤分化、血清CEA和CA19-9浓度无关.结论胰腺癌组织DNMT1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DNMT1蛋白表达强度与胰腺癌侵袭力、淋巴结转移和神经浸润相关.

  • 标签: 胰腺肿瘤 DNA甲基转移酶1(DNMT1)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14-3-3zeta蛋白表达与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疗效和预后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于第四军医大学病理科确诊、血液科住院治疗12例MCL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4-3-3zeta蛋白在12例MCL患者中表达情况,分析其与MCL预后关系。结果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相比,12例MCL患者中8例细胞浆中表达14-3-3zeta阳性,阳性表达率为66.7%。14-3-3zeta阳性表达患者总反应率(ORR)、2年总生存(OS)率、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62.5%,50.0%,37.5%)均低于14-3-3zeta阴性表达患者(75.0%,100.0%,75.0%),有待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结论MCL中存在14-3-3zeta蛋白异常高表达,其表达强弱可能与预后相关。

  • 标签: 14-3-3zeta蛋白 淋巴瘤 套细胞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胃液中可溶性上皮钙粘蛋白(sE—cad)在检测几种胃部疾病中诊断价值。方法113例因胃肠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配合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20例,胃溃疡34例,胃癌22例,21例轻度浅表性胃炎(和无任何病理改变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胃液中sE—cad水平。结果胃癌组胃液sE—cad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组胃液sE—cad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液sE-cad水平升高可能对胃癌诊断提供一定佐证。

  • 标签: 胃液 上皮钙粘蛋白 胃癌
  • 简介:恶性血液病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染色体畸变则是恶性血液病克隆标记,其对恶性血液病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和治疗都具重要指导价值。鉴于46条染色体上约分布着30亿个碱基对,因而有人推测恶性血液病染色体畸变类型在理论上可达36×10^18种之多,其中绝大多数属于罕见,较为常见再现性异常不过数百种。现将各染色体常见畸变类型、频率及其临床和生物学意义依次简述如下。

  • 标签: 恶性血液病 染色体畸变 诊断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急进4500m高原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A)、肾上腺素(ADR)、心钠素(ANP)浓度、肾素活性(PRA)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低压氧舱模拟急进4500m高原,43名健康青年男性分别在进舱前和模拟高原22h后接受静脉采血。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NA及ADR浓度,放射免疫方法检测ANP浓度及PRA。急性高原反应(AMS)评分大于10分受试者为AMS组,其余为non-AMS组。结果与平原相比,模拟高原22h血浆NA及PRA降低[NA:(3.7±0.8)vs(2.9±0.5)μg/L;PRA:(2.9±1.8)vs(1.3±1.1)μg/(L·h);P〈0.01],而ADR、ANP升高[ADR:(2.0±0.6)vs(2.5±0.5)μg/L,P〈0.01;ANP:(79±31)vs(100±42)ng/L,P〈0.05]。虽然两组上述指标在平原均无显著差异,但模拟高原22hAMS组血浆NA浓度显著高于non-AMS组[(3.1±0.4)vs(2.8±0.5)μg/L,P〈0.05]。AMS评分与进舱前、后血浆NA浓度呈正相关(r=0.435,0.391,P〈0.05)。结论急进高原初期机体发生明显神经-内分泌变化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这些改变可能与AMS有关。

  • 标签: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心钠素 肾素 急性高原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62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侧血液流变学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健康对照组6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全血牯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牯度、血液屈服应力、血沉、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较正常对照组升高。结论血液浓缩和高牯状态是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重要危险因素。及早给予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治疗,对预防大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探讨胰腺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deacetylase1,HDAC1)表达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胰腺癌和相应癌旁组织,应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DAC1表达,并分析胰腺癌HDAC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结果胰腺癌HDAC1mRNA表达指数为2.60(0.42—12.81),癌旁组织为1.02(0.19—3.58),两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01)。胰腺癌HDAC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率为(56±26)%,癌旁组织为(6±6)%,相差显著(P=0.000)。以阳性细胞率平均值56%为界,高表达(≥56%)18例,低表达(〈56%)12例。胰腺癌HDAC1高表达和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胰腺癌HDAC1高表达提示肿瘤可能已属晚期,预后不良。

  • 标签: 胰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在甲状腺间变细胞癌(anaplasticthyroidcarcinoma,ATC)、正常甲状腺(normalthyroid,NT)及PTC组织中染色体维持蛋白(minichromosomemaintenanceproteins,MCM)表达情况及生物学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检测NT、ATC、PTC3种组织切片和ATC细胞中MCM5、MCM7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量,Westernblot、Northernblot检测MCM复合物表达量,应用siRNA技术干扰MCM7表达。结果在ATC癌组织中,MCM5呈高表达状态占全部患者65%,MCM7呈高表达状态占全部患者73%,而NT组织及胛C组织中MCM5及MCM7表达极低。在ATC细胞中MCM5和MCM7高表达同时伴随MCM2和MCM6表达升高。用小干扰RNA抑制MCM7蛋白表达水平会降低ATC细胞中DNA合成效率。结论在ATC中MCM蛋白表达上调并引起ATC过度增殖。

  • 标签: 甲状腺问变细胞癌 染色体维持蛋白5 染色体维持蛋白7 P53 甲状腺乳头状癌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细胞因子IL-6、TNF—α及IL-10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127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及50例正常人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0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血清IL-10明显升高(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出现明显变化,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细胞因子 IL-6 TNF-α IL-10
  • 简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属于一种即刻早基因CCN家族成员之一,位于人染色体6q23.1,广泛存在于人类多种组织器官中,在介导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生存及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个在缺氧状态下发挥活性核转录因子,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在肿瘤生长及浸润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检测胰腺癌CTGF、HIF-1α蛋白表达,探讨二者在胰腺癌中作用和相互关系。

  • 标签: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缺氧诱导因子1Α 胰腺癌组织 HIF-1α 肿瘤组织 即刻早基因
  • 简介: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并探讨2者表达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内在联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30例乳腺癌组织芯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TGF-β1和VEGF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及2者表达相关性。结果TGF-β1和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72.6%和68.3%,在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21.3%和42.2%。TGF-β1表达与组织学分级、ER状态和5年是否复发密切相关(P〈0.05),其中ER状态和5年是否复发是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独立预测因子。VEGF表达与ER状态和5年是否复发密切相关(P〈0.05),其中ER状态是VEGF蛋白阳性表达独立预测因子。VEGF表达与TGF—β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T=0.419,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TGF-β1和VEGF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检测其表达对临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乳腺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移 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散发性胰岛素瘤发生中作用,以及hMSH2表达能否作为胰岛素瘤良、恶性鉴别的标志物。方法以取自50例散发性胰岛素瘤患者55个肿瘤(良性40个,恶性15个)作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MSH2蛋白表达。提取显微切割组织DNA,用PCR-LOH方法测定hMSH2杂合缺失。在3条染色体上选择6个微卫星位点,PCR法测定肿瘤组织有无微卫星不稳定(MSI)。并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3%散发性胰岛素瘤hMSH2蛋白表达下调。55个胰岛素瘤均未发生hMSH2基因杂合缺失。36%(20/55)胰岛素瘤中发现高频MSI(MSI—H,即6个位点中至少2个位点发生MSI)。15个恶性肿瘤中有33%存在hMSH2表达下调,而40个良性肿瘤中hMSH2表达下调仅为5%(P=0.019)。结论错配修复基因hMSH2表达丢失或下降可能与胰岛素瘤恶性程度相关。测定肿瘤中hMSH2表达下调可作为判断该肿瘤良、恶性潜在标志物。

  • 标签: 胰岛素瘤 HMSH2 错配修复基因 杂合子丢失 微卫星不稳定
  • 简介: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alpha,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transporter-1,Glu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蛋白在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中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12例乳腺癌组织中HIF-1α、Glut-1和VEGF蛋白表达,通过CD31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评估乳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density,MVD),并分析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HIF-1α、Glut-1和VEGF蛋白在糖尿病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无糖尿病乳腺癌组织(t=2.255,P=0.030;t=2.154,P=0.038;t=2.225,P=0.032).糖尿病乳腺癌组织中HIF-1α与Glut-1和VEGF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r=0.561,P=0.003;r=0.435,P=0.014).糖尿病乳腺癌组织中MVD水平较无糖尿病乳腺癌组织显著升高(t=9.458,P=0.000).乳腺癌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著相关(x2=4.689,P=0.030;x2=5.051,P=0.025).结论糖尿病导致乳腺癌组织中缺氧相关指标HIF-1α、Glut-1和VEGF蛋白表达上调及MVD水平升高,且乳腺癌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相关,提示糖尿病可能通过高糖和缺氧促进乳腺癌进展.

  • 标签: 乳腺癌 糖尿病 缺氧 微血管密度
  • 简介:目的检测载脂蛋白E(ApoE)和补体C4b1在人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胰腺癌和相应癌旁正常胰腺组织ApoE、C4b1蛋白表达;应用RT-PCR法检测20例胰腺癌和相应癌旁正常胰腺组织ApoE、C4b1mRNA表达.分析ApoE、C4b1表达与胰腺癌生物特征相关性.结果胰腺癌组织ApoE、C4b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8%(33/38)和76.3%(29/3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42.1%(16/38)和26.3%(10/38)(P值均<0.01);有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组织ApoE、C4b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3%(18/23)和73.9%(17/23),明显高于无转移者33.3%(5/15)和40.0%(6/15)(P值均<0.05).胰腺癌ApoE、C4b1mRNA表达量分别为4.83±0.65、7.94±0.9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1.78±0.74、1.22±0.57(P值均<0.01);有淋巴结转移胰腺癌组织ApoE、C4b1mRNA表达量为5.05±0.71、8.24±1.07,显著高于无转移者4.42±0.25、7.39±0.15(P值均<0.05).结论ApoE、C4b1在胰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

  • 标签: 胰腺肿瘤 载脂蛋白E类 补体C4b 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和CC趋化因子受体6(CCR6)在实验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发病机制中作用。方法48只SD大鼠按完全随机法分为ANP组和对照组。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4%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ANP模型,以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术后1、3、6、12h分批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血清淀粉酶,胰腺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并评分,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胰腺组织中CCL20、CCR6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ANP大鼠血清淀粉酶和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NP组术后胰腺组织CCL20mRNA及蛋白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强(P〈0.05);术后6h胰腺组织中CCR6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0.88±0.05对0.23±0.09,P〈0.01),术后12hCCR6mRNA表达较6h时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0.37±0.10对0.15±0.07,P〈0.05),CCR6蛋白变化与其mRNA变化一致。结论CCL20和CCR6参与ANP发生和发展。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趋化因子 CC 趋化因子受体
  • 简介:<正>10例心房扑动(AFL)患者,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53±10)岁;13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男性5例,女性8例,平均(51±11)岁。对两组患者进行了详细电-解剖标测、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分别以周长为600、400、和300ms在冠状静脉窦(CS)起搏情况下测量AFL和

  • 标签: 心房扑动 三尖瓣环 房间隔 生理意义 AVNRT 电生理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人生理性舒张功能减退与左房增大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方法观察4575例年龄20~97岁健康人心脏结构、血流及功能,其中男性2150例,女性2425例,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测量左房、左室,计算左室射血分数.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PFV)及心房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APFV).以10岁为一年龄段分为7个年龄组,观察各年龄段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是否存在差异.同时观察年龄与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相关性.结果各年龄段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差异.随年龄段增加,左房增大,EPFV减慢,APFV增快,E/A比值减小,除80年龄组外,左房内径、EPFV及APFV各年龄段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年龄与EPFV及E/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与左房内径、APFV呈显著正相关;左房内径与EPFV及E/A比值呈显著负相关,与APFV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随年龄增长,左房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而左室内径及左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左房内径与左室舒张充盈各项指标具有良好相关性,提示左房增大可能是左室舒张功能减退重要表现之一.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正常人 年龄 左心房 心室舒张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伴或不伴脑梗死患者听觉认知电位P300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听觉Cond序列刺激诱发电位方法对8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35例合并有多发性脑梗死)与30例健康老人进行测试.结果(1)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健康老人比较,前者P30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300波波幅显著降低.(2)糖尿病伴脑梗死组与不伴脑梗死组比较,前者P30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300波波幅显著降低.(3)糖尿病组伴血管性痴呆亚组(VD)与多发性脑梗死亚组(MI)比较,前者P300波潜伏期更显著延长(P<0.001),VD组P300潜伏期与简易智能化量表(MMSE)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P<0.005).(4)糖尿病伴抑郁组与不伴抑郁组比较,前者P30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300波波幅显著降低.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比正常健康组P300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300波幅明显降低,老年糖尿病组中合并脑梗死时P300波改变更为显著.因此P300测试更利于血管性痴呆早期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观察.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脑梗死 听觉认知电位 波幅测试 血管性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