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小鼠肝细胞涂片内单个肝细胞核的DNA含量,探讨图像分析仪在测量显微图像的光度时光衍射现象所导致的测量误差.本文选取10只成年健康雄性小鼠的肝组织涂片,Feulgen染色,TIGER细胞图像分析仪测量单个肝细胞核的DNA含量并分析其DNA含量倍体;结果显示,(1)涂片内肝细胞核分布均匀,轮廓清晰,呈紫红色;(2)不同小鼠同一DNA含量倍体的肝细胞核的DNA含量大致相同;(3)二、四、八倍体肝细胞核的DNA含量比值均大于/[Dept.1]等于2或4,二、四、八倍体肝细胞单个核DNA含量的CV值均小于10%;(4)同一小鼠不同DNA含量倍体肝细胞核的平均光密度值差异较小.结论:光衍射现象可导致DNA含量的测量结果偏低,其偏低的程度随待测细胞核的面积增加而减小.

  • 标签: 光衍射现象 图像分析仪 DNA含量 肝细胞涂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HE染色中细胞核灰染现象及改善方法 ,提高 HE染色质量。方法:收集 30例 HE 染色发灰的胃镜、肠镜和子宫内膜等不同类型的组织 ,重新切片 ,通过调整苏木素染色条件以及染色前对组织进行修复处理 ,设对照组 ,比较各种处理方法的染色效果。结果:通过延长苏木素染色时间、 1%冰醋酸及 0.5%盐酸处理、水浴加热和 PBS抗原修复液、 EDTA抗原修复液分别采用水浴和高压修复处理,均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核染色 ,较好地改善 HE 染色细胞核灰染现象 ,但以 PBS高压处理法效果最佳。结论: PBS高压处理法是 HE染色细胞核灰染现象的一种有效处理方法。

  • 标签: [ ] HE染色 细胞核灰染 改善方法 高压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检验科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320例健康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320例健康体检患者血液标本进行分析,检验非溶血样本以及溶血样本的多项指标,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检测结果显示,与非溶血样本比较,溶血样本的TBIL、DBIL、TP、ALB、ALT、LDH、AST、CK、GLU以及K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溶血现象可影响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因此,必须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检验,尽可能避免样本发生溶血。

  • 标签: 溶血现象 临床 生化检验 影响 观察
  • 简介:【摘 要】过度医疗脱离患者病情实际进行检查、治疗, 不是诊治病情完全所需, 与道德相违背, 既不利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也会增加人民群众的负担, 是法律以及相关制度所禁止的。本文以儿科患者为例,对其多读医疗现象原因进行剖析,并总结有效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儿科 患者 过度医疗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溶血现象给血液检验结果带来的影响,并分析溶血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 方法: 择取 2015 年 12 月到 2016 年 12 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检验的 80 例健康受检者,按照抽血后标本是否出现溶血现象进行分组:标本出现溶血现象的 40 例归入研究组,标本未出现溶血现象的 40 例归入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在 血液 检验效果上的差异。 结果: 就乳酸脱氢酶 、谷草转氨酶 、总胆固醇 、谷丙转氨酶 以及钾离子 的检验结果而言,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就磷酸酶 的检验结果而言,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 P < 0.05 )。就尿素氮 、肌酐 、甘油三酯 、葡萄糖 、血尿酸 检验结果而言,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溶血现象可以引起除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葡萄糖、血尿酸之外的多项指标变化,血液检验应规划其操作流程,以提高 血液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液检验 溶血现象 检验效果 影响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溶血现象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选取 84 例在 2017 年 4 月至 2019 年 5 月份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根据检验的顺序分为溶血组和常规组,每组均有 42 例。溶血组的检验样本中实施人工溶血处理,常规组血液样本不做任何处理。比较两组各项检验指标。结果 溶血组肌酐、血尿酸、葡萄糖、尿素氮、钾离子与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等指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临床上进行生化检验时,溶血现象会让检查结果出现误差,降低标本的溶血现象,能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溶血现象 生化检验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溶血现象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选取84例在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份进行生化检验的患者,根据检验的顺序分为溶血组和常规组,每组均有42例。溶血组的检验样本中实施人工溶血处理,常规组血液样本不做任何处理。比较两组各项检验指标。结果溶血组肌酐、血尿酸、葡萄糖、尿素氮、钾离子与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等指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进行生化检验时,溶血现象会让检查结果出现误差,降低标本的溶血现象,能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溶血现象 生化检验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以及预防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行健康体检120例正常人群设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均行生化检验,记录检验结果,待溶血现象发生后,进行生化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结果溶血后,总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钾、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以及肌酸激酶六项数据显著高于溶血前,且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后,白蛋白、肌酐、葡萄糖以及尿酸数据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对于临床生化检验具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适宜的措施以预防。

  • 标签: 溶血现象 临床生化检验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在法医医学鉴定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基因丢失的情况,导致亲子代在基因鉴定过程中出现不符合遗传规律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被错误排除的风险。由于等位基因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和模板的DNA多态性、碱基的插入或缺失有关,因此正确识别和分析等位基因对鉴定结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TH01基因座丢失的相关问题进行相关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四肢骨折术后出现的不良现象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骨外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手术患者7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专科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显效48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90.79%。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开展有效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具有针对性的专科护理措施,可明显减轻四肢骨折术后的不良现,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 标签: 四肢骨折 不良现象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分析。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血液标本共50份,对其血液标本进行生化项目检测。结果溶血血清标本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蛋白以及K+的测定结果,均高于正常血清标本值,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血清标本的葡萄糖、肌酐、血尿酸以及白蛋白的测定结果,与正常血清标本相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溶血现象的发生,能够保障临床检验的可靠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治疗。

  • 标签: 溶血现象 生化检验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提出对应的处理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进行检查的90例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两组分别是45例,对照组是非溶血组,观察组是溶血组,分别是对比两组案例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案例的K+、UA、AST、GLU、ALT等参数,对比可知,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值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中,溶血现象直接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做好质控管理工作,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溶血现象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与预防策略。方法收集待检验的血液样本共84例,每例血样5mL,将其分别放置在2支试管当中,其中42例置于肝素管,将其作为对照组,其余42例人工使其溶血,将其作为观察组,将两组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甘油三酯、血糖等检验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胆固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碱性磷酸酶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的甘油三酯、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溶血现象的出现会对检验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策略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麻醉手术患者于手术过程中发生的低体温现象,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开展的“低体温现象常见危险因素问卷”调查结果,结合其手术过程中是否发生低体温现象的进行分组比较,未发生低体温现象者为对照组。结果188例患者中,发生低体温现象者,为125例,占66.49%,未发生此现象患者63例,将年龄较大、手术时间较长、输液量大、输血量大作为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发生低体温现象患者中,具备两项以上危险因素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中患者。结论年龄大、手术次数多、手术时间长、输液量大、输血量大、全麻等因素中,具备其中两项因素为老年患者发生低体温现象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低体温 麻醉手术 老年患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以及预防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于我院行健康体检 120例正常人群设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均行生化检验,记录检验结果,待溶血现象发生后,进行生化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结果:溶血后,总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钾、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以及肌酸激酶六项数据显著高于溶血前,且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溶血后,白蛋白、肌酐、葡萄糖以及尿酸数据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溶血现象对于临床生化检验具有一定的影响,需要采取适宜的措施以预防。

  • 标签: 溶血现象 临床生化检验 预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针对现有的图像分割方法存在的精度低、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猫优化算法的图像多阈值分割方法。本文将猫优化算法(CatSwarmOptimization,CSO)引入到图像分割中,以最大类间方差作为猫优化算法求解的适应度函数,利用猫优化算法中猫的两种行为模式——搜寻模式和追踪模式来快速搜寻图像多阈值分割的最佳阈值。实验表明,与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PSO)、头脑风暴算法(BrainStormOptimization,BSO)和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BeeColony,ABC)相比,CSO在图像分割时的精确性、收敛速度及稳定性上有显著优势。在3阈值图像分割时,所提方法找到最优个体需要的平均迭代次数最少,且稳定性比ABC、BSO和PSO分别提高了5%、10%和80%。

  • 标签: 多阈值分割 猫群优化算法 粒子群优化算法 头脑风暴算法 人工蜂群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临床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在骨科诊治的120例骨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未见有并发症及特异性感染出现,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出现并发症及特异性感染,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能力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更好的进行自我保健,加快患者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科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