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介入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20例,用聚乙烯醇(PVA)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术后1、3、6、12月随访观察。结果术后3月,18例肌瘤体积缩小。术后1年,18例症状改善或消失。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安全、有效。

  • 标签: 介入治疗 栓塞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多发或巨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传统开腹剔除术两种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的78例多发或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剔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71.8%(P<0.05);术后不良反应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5例(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或巨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多发 巨大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我院妇科2018年1—12月之间收治10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子宫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卵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0%,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各项卵巢功能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整体效果较为理想,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症状性子宫肌瘤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体会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72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6)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进行工作,对比其效果情况。结果经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进食、排气、下床活动、住院等时间,观察组分别为10.67±2.84h、10.96±3.75h、8.09±1.58h、4.86±1.72d,相比于对照组的效果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护理干预给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患者具有显著作用,可减少患者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子宫肌瘤患者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肌瘤不同手术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A、B、C三组;A组实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B组实行全子宫切除术,C组实行子宫全切除术。结果术后,A组患者各项卵巢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B、C组(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的卵巢功能存在明显影响。

  • 标签: 子宫肌瘤 手术方式 卵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行剖宫产术并在术中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安全性与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6月-2011年6月行行剖宫产术同时切除子宫肌瘤的147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视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50例,将其视为对照组;记录并对比2组产妇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内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程度、产褥病率、恶露干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24h内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程度、产褥病率、恶露干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可比性。结论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行剖宫产术,并在术中切除子宫肌瘤,具有临床可行性;同时研究显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另外,不仅避免了产妇再次手术的痛苦,也减轻了经济负担。

  • 标签: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剖宫产术 肌瘤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术后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68例行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行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既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又能提高护理满意度,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优质护理 子宫肌瘤 腹腔镜手术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78例,所有患者按照11的比例平均分配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39例,一组为参考组患者39例。两组患者一律先进行传统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状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情况。将统计分析的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参考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少于参考组患者,护理满意状况高于参考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组间差异性显著,差异性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并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临床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5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7例,对照组采用消结安胶囊治疗,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以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在治疗前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不仅能有效促使患者子宫肌瘤缩小或消失,且还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子宫快速恢复,因此其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子宫肌瘤治疗药物。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等方面都要明显比对照组的低,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能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排气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效果显著,跟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级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诊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层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层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层级护理 子宫肌瘤 术后康复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明显少于治疗前,对治疗前后的不良症状进行分析,治疗前的不良反应率10.6%,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为3.2%,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少于治疗前,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能最大程度缓解临床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米非司酮用于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1日—2016年10月31日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列入研究分析中,安排患者每日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mg。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贫血、月经周期和月经量等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子宫以及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情况、激素指标的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和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出现闭经现象,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治疗后患者的子宫以及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患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肝肾功能下降、体重增加、血压下降以及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恶心和食欲下降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用于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但是停药后的复发率较高。

  • 标签: 米非司酮 保守治疗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 简介:(广西罗城县人民医院广西罗城546400)摘要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与不孕症关系进行临床分析讨论以更好服务临床。方法选自我院120例患者用腹腔镜行肌瘤切除术,观察并对患者年龄、术前肌瘤数目、大小、子宫腔变形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的情况做记录。随访患者术后3.5年内的妊娠情况。统计分析患者年龄、肌瘤数目、大小、子宫腔变形及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的情况同术后妊娠率的关系。结果年龄23—29岁之间54例,妊娠有48例,占96%,年龄30岁—40岁之间的30例,妊娠的16例,占53.3%,肌瘤<3个,瘤大小(cm)≤5患者52例,其中妊娠45例,占86.5%,肌瘤>5个,瘤大小(cm)>5患者32例,其中妊娠者16例,占50.0%,子宫腔变形患者39例,妊娠患者24例,占61.5%,未变形患者45例,其中妊娠者18例,占40.0%,肌瘤紧邻子宫内膜38例,其中妊娠患者23例,占60.5%,肌瘤远离子宫内膜的46例,其中妊娠者19例,占41.3%.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与不孕症是有一定临床关系的,因此,在临床治疗上要高度重视。

  • 标签: 子宫肌瘤 不孕症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34-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研究。方法选取我院118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0%(P<0.05)。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不仅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预后效果理想,还可降低不良症状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子宫肌瘤切除 子宫肌瘤切除 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手术后行优质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采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3.22±0.75)分,比对照组(5.18±1.06)分低,且下床活动、肠功能恢复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手术后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减少疼痛,并利于其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子宫肌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于子宫肌瘤患者采用B超诊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8月—2016年9月期间经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72例视作研究对象,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诊断为依据,判断经B超诊断检查的效果以及与其他子宫疾病的鉴别。结果经过采用B超诊断后显示,72例患者中,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67例,符合率93.06%,出现误诊患者5例,其中2例患者误诊为子宫腺肌病,1例患者误诊为卵巢实性肿瘤,2例患者误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结论子宫肌瘤在B超检查中可呈现一定的特征,能够为临床诊断奠定基础,且其诊断准确率较高,还能够进一步为临床子宫肌瘤鉴别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但其有一定的误诊率,检查时要注意与其他子宫疾病鉴别。

  • 标签: 子宫肌瘤 B超诊断 病理诊断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得到明显提高,其数据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该方法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常规护理 子宫肌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宫腔镜技术是当前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在当前临床中正在广泛发展,对于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手术患者在手术开展过程中,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制定统一的规范,下面本文针对我科室宫腔镜下子宫黏膜切除手术患者在围术期的医护工作开展情况加以分析和认识,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和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消除误会和矛盾,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黏膜 肌瘤切除术 护理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