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阴道超声检测卵泡与子宫内膜在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不孕症患者(研究组)进行超声监测卵泡和子宫内膜监测,与同期我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以及两组卵泡大小与内膜厚度的比较。结果通过引导超声监测技术检测,对不同时间段研究对象卵泡大小进行比较。对照组的卵泡均显著大于研究组,且对照组的卵泡总体水平显著大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研究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阴道超声检测技术可以准确的检测卵泡发育情况,辅助临床对不孕症的鉴别,有利于医生对不孕症患者的后续治疗。

  • 标签: 阴道超声检测 卵泡 子宫内膜 不孕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压时无症状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就医的101例SCI患者,进行膀胱压检查,统计出无症状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的发生率及高危因素。结果年龄>60岁组的OR值、回归系数和P值分别为0.14、-1.98、0.13,损伤平面≥T6组的OR值、回归系数和P值分别为27.67、3.32和0.01,合并尿路感染组的OR值、回归系数和P值分别为4.16、1.43和0.05,合并高血压病组的OR值、回归系数和P值分别为8.60、2.15和0.05。结论损伤平面≥T6、尿路感染及高血压病为膀胱压时无症状自主神经反射不良的高危因素。

  • 标签: 脊髓损伤 膀胱测压 自主神经反射不良
  • 简介:摘要补体系统由调节先天免疫的多种蛋白组成,补体系统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本文拟就补体系统在肾脏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讨论。

  • 标签: 补体 补体调节蛋白 肾脏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诊工作随季节变动的规律。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季节指数分析法,计算分析某院近5年的门诊工作。结果1-2月为某院门诊的低谷期,7-8月为某院门诊的高峰期。结论根据某院门诊的季节变化规律,制定合理的门诊管理方案。

  • 标签: 门诊量 季节指数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比阿培南中钯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的方法处理样品,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比阿培南中钯的残留。结果钯在2.0-50.0n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拟合度0.9981。检出限为1.0ng/ml,平均回收率为99.62%。结论本法能够准确、可靠的测定比阿培南中钯的残留

  • 标签: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比阿培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病因不同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加倍他乐克。观察两组心功能、血压、心率、运动耐量变化。结果(1)心功能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心率、血压及运动耐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3)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结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运动耐。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倍他乐克 心力衰竭 运动耐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锁托槽正畸治疗中对患者切牙牙根外吸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正畸治疗的患者各40例,比较二者根吸收和吸收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减数与否及治疗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牙根外吸收为(1.42±0.41)mm,对照组牙根外吸收为(1.22±0.25)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牙根外吸收0度25例、1度12例、2度2例和1度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牙根外吸收0度28例、1度10例、2度2例和3度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锁托槽正畸治疗过程和传统托槽相比较,对切牙牙根吸收的影响有增加趋势,而前者具有较多优势,值得临床应用提推广。

  • 标签: 自锁托槽 传统托槽 正畸治疗 牙根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注预负荷胶体配合升压药纠正腰麻下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腰麻下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为40例,每例产妇腰麻前30min内输注10~15ml/Kg胶体液作为预负荷。当腰麻后血压监测低于原基础值的80%时即时静注麻黄碱10mg(Ⅰ组),苯肾上腺素2mg(Ⅱ组),麻黄碱5mg+苯肾上腺素1mg(Ⅲ组)。观察各组产妇腰麻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测定娩出胎儿脐血气值。结果三组MAP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产妇心率过缓(HR<60次/分)Ⅱ组(14例)显著高于Ⅰ组(0例)和Ⅲ组(2例)(p<0.05);产妇心率过速(HR>100次/分)Ⅰ组(13例)显著多于Ⅱ组(0例)及Ⅲ组(2例)(p<0.05)。胎儿娩出后1、5min的Apgar评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脐血PH值Ⅰ组稍低于Ⅲ组(p<0.05),脐血BE值Ⅰ组稍高于Ⅱ、Ⅲ组(p<0.05)。结论在预负荷输注下麻黄碱与苯肾上腺素单独或联合均可有效纠正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的发生,会使腰麻后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苯肾上腺素单用或配予麻黄碱合用使胎儿酸碱平衡趋于稳定。

  • 标签: 腰麻 剖宫产术 低血压 预负荷量 麻黄碱 苯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检验科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结果的准确度;为了增强与临床之间的互认;为了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本文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酶比色法HbAlC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比色法测定HbAlC,普门H9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bAlC,对两种仪器两种方法所检测出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论酶法与HPLC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HPLC更适合本科室的检测环境,精密度较高,线性范围较宽,使用专门的仪器检测,减少项目间的交叉污染,更适用于流行病学的研究,方便快捷,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酶比色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同一项目测量采用两种不同时间模式,进行方法学对比和相对偏倚分析,探讨不同的时间模式下所同一项目结果的可比性及偏倚分析。方法以两点终点法的总胆红素(TBIL)项目为试验对象,现用方法为基本方法,时间模式10min;新增对比方法,其时间模式设为5min,余参数作相应调整。对两法所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及偏倚分析。结果两种时间模式下所结果相关性良好,r=0.9968;相对偏倚满足要求,最大偏倚6.1%;配对t检验显示两组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法所TBIL结果同样可靠,但对比方法时间消耗更少,检测效率成倍提高,可替代基本方法应用于日常生化分析。

  • 标签: 生化仪 时间模式 方法比对 相对偏倚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近10年文献的回顾与综述,明确中医专科的特色、优势对中医药临床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目前现有研究在中医专科的特色、优势标准制定上不足,需要寻找一套科学完整、合理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实现对中医专科特色与优势的评估、调整、提升,进而推动中医专科良性发展。

  • 标签: 中医药 中医专科 优势与特色 评价体系
  • 简介:摘要建立本院临床药学发展体系,总结工作经验,提出了摆正位置,锲而不舍,临床科教一齐抓的临床药学发展模式。

  • 标签: 临床药学 体系 建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县目前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现状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将现存的一些问题以及控制对策进行深入的分析。方法对我县2011年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采取调查的方式来完成调查。结果经过对该系统数据的调查发现,整个系统中存在人员的配置不合理以及基层技术人员技术及业务水平较差等现象,并且该系统中,使用的仪器设备陈旧、老化等一些问题。结论要改善目前我县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不足,必须加大对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对系统中陈旧、老化仪器设备进行更新,引进一些先进设备。

  • 标签: 疾控预防控制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初产妇实施手法干预及外敷护理对其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口服生乳灵增加泌乳,对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手法干预联合外敷护理增加泌乳,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在治疗有效率、血清泌乳素水平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产妇实施手法干预及外敷护理的疗效显著,可显著增加产妇产后泌乳,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手法干预 外敷护理 初产妇 产后泌乳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微量喂养对早产儿达到全胃肠内喂养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2011年8月前为常规喂养组(对照组),2011年9月后为早期微量胃肠道喂养组(观察组)。对照组于生后24~72h出现肠鸣音后常规予早产儿配方奶,观察组依据《中国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于生后6~24h予早产儿配方奶进行早期微量胃肠内喂养,病情稳定后逐步加奶。观察两组患儿达到全胃肠内喂养的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90例,对照组72例。观察组达到全胃肠内喂养的时间短于对照组(17.7±3.1)天比(11.8±4.1)天,P﹤0.01,住院时间亦短于对照组(21.3±9.7)天比(26.6±10.4)天,P﹤0.05。结论早期微量胃肠内喂养能促进早产儿胃肠动力成熟,减少喂养不耐受,缩短达到全胃肠内喂养的时间及早产儿住院时间。

  • 标签: 早产儿 早期微量喂养 全量胃肠内喂养时间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最佳注入液体量。方法将384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在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1-8ml或12-30ml不等。观察组在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8-12ml,结果观察组病人导尿管自行脱出、漏尿和术后不适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时,在气囊内注入的最佳液体量对减少导尿管的自行脱出、尿道外口漏尿、减轻病人不适感均有明显的作用,应选择在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8-12ml。

  • 标签: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 液体注入量 气囊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脓毒症患者行不同氮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中含氮的不同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低氮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实行高氮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氮平衡指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氮平衡情况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治疗后的氮平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氮全胃肠外营养支持相较于低氮而言,其改善负氮平衡效果更为显著,但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高,故在进行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况进行合理选择。

  • 标签: 氮量 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脓毒症 高分解代谢
  • 简介:摘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早期、完全的再灌注。次全溶栓+急诊PCI是应用相当于全溶栓药物的2/3进行静脉溶栓+急诊PCI,次全溶栓预处理后行PCI与直接PCI相比同等安全而且可能改善PCI后的心肌再灌注。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是血管开通成功的基础,尤其是准确的次全溶栓、充分的术前准备,细心、耐心、周密、娴熟的术后护理技术,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提高血管开通律,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次全量溶栓PCI心肌梗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输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120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输液组60例(对照组),限制输液组60例(实验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限制输液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可明显减少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P<0.05)。

  • 标签: 快速康复理念 限制输液量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