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应用Orthofix-微型器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Bennett骨折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31例采用Orthofix-微型器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Bennett骨折患者。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以及术后上肢臂、肩、手功能调查量表(Disabilitiesofthearm,shoulderandhand,DASH)评分,随访终末期采用指总关节活动度(Totalactionmovement,TAM)评分。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4.4月,手术时间为18-40分钟,平均29.1分钟,术中出血量10-30mL,平均14.5mL。术后3月、术后6月及终末期DASH评分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终末期,其中26例解剖复位,5例骨折对线良好,TAM评分优22例,良7例,差2例。随访期间未发生桡神经浅支损伤、钉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Orthofix-微型外固定器治疗Bennett骨折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 标签: Orthofix-微型器 第一掌骨基底部 骨折
  • 简介: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60~80%为轻度移位和无移位,可通过非手术治疗获得良好效果.但对不稳定和难以复位三、四部分骨折需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是目前比较一致看法.我院从99年至今应用改良三叶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15例,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改良三叶钢板 治疗 粉碎性肱骨外科颈骨折 疗效观察 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肱骨髁上或髁间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2cm以内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临床上约占肘部骨折30%~40%,儿童好发,处理相对困难,保守治疗效果往往欠佳,且处理不当容易引起Volkman's挛缩及肘内外翻畸形,近年随着骨科技术迅速发展,手术已成为治疗趋势,1990.1~2004.1作者共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236例,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外科手术 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间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1年8月期间,笔者手术治疗34例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病例,其中胫骨骨折17例,尺桡骨骨折9例,股骨骨折8例;AO分型:21例为简单A型骨折,13例为楔形B型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患者术后关节活动、疼痛、稳定性及肌力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均闭合复位成功,无一例切开,34例患者随访10-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2周,平均8.5周,关节功能良好,无患肢疼痛、骨折再移位、肌萎缩等,无需艰苦康复训练。结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长管状骨骨折 儿童 弹性稳定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总结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004年以来对48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在"C"型臂x光透视机定位下,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结果4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全部治愈,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等发生.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方法,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合并有心、脑、肺、肾慢性疾病患者治疗,是一个比较好方法.

  • 标签: 外固定架 股骨粗隆间 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新方法。方法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结果术后随访1.5-24月(平均11.7月),应用Sanders评分标准:优15例,良6例,一般1例,差1例,优良91.30%。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内固定一个很好补充,操作简单,固定可靠。

  • 标签: 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老人
  • 简介:胫骨骨折临床常见。闭合性胫骨骨折可采用钢板、髓内钉内固定,或者夹板、石膏等保守治疗方法,一般可取得比较满意疗效;而开放性胫骨骨折伴有相对严重软组织损伤,采用上述方法通常疗效不佳,且感染、骨不连发生较高。2002年~2005年,我们采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67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 标签: 开放性胫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治疗 闭合性胫骨骨折 髓内钉内固定 疗效不佳 软组织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直径为1.5mm或2mm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棒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5例。经肘后正中“s”形切口,游离并保护好尺神经,肱三头肌舌形切开,显露骨折端。切开复位后2~3枚可吸收棒交叉固定,术中C臂x线机透视,并检查稳定性是否良好,术后行长臂石膏托外固定3周,3周后拆石膏进行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每1~2周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对位及愈合情况。结果本组35例得到全部随访,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4~28个月),术后x线片示无骨折再移位,骨折全部愈合,无伤口感染,无骨化性肌炎及继发性尺神经损伤,发生肘内翻畸形1例;按Flynn肘关节评定标准,本组优27例、良6例、可2例,优良为94.3%。结论PDLLA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固定牢靠,效果理想,不影响骨骺发育,避免了再次手术取内固定。

  • 标签: 肱骨髁上骨折 内固定 可吸收棒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Acutrak无头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方法4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3枚Acutrak全螺纹空心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等方面评价其疗效。结果随访6-28月,平均(10.5±9.4)月;41例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0±1.3)月;未发生退钉;2例发生股骨头坏死;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优33例,良6例,可2例,差2例,优良90.7%。结论Acutrak无头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确切,骨折愈合高,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无头加压螺钉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方法我院自2009年3月~2012年6月应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18~62岁,平均43.5岁。结果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5.2个月,内固定无松动、拔出及断裂,关节面无塌陷,下肢力线无偏移。根据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评分系统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本组优19例,良8例,可3例,差2例,优良为84.4%。结论应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牢靠、能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手术方法。

  • 标签: 双锁定钢板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胫骨Pilon骨折治疗方式选择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收治2l例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手术方式治疗胫骨pilon骨折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优5例,良12例,可4例,优良80.9%。结论胫骨Pilon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手术治疗方式,可以获得较好效果并可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外固定架 有限 内固定 PILON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肢体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其临床意义奠定基础。方法2010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肢体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32例(研究组),同时选择单纯肢体骨折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受伤后第3天、第10天检测血清中VEGF、PDGF含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VEGF及PDGF在受伤后第10天出现升高趋势,与受伤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发现肢体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在受伤后第3天、第10天VEGF、PDGF平均含量高于单纯肢体骨折患者(P〈0.05)。结论肢体骨折合并脑外伤患者血清中VEGF、PDGF较单纯肢体骨折患者明显增高,并且有随伤后时间延长而增加趋势,为进一步探究其临床意义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肢体骨折 脑外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总结粗隆下接骨板在股骨粗隆下骨折疗效。方法对17例股骨粗隆下骨折采用粗隆下接骨板治疗,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定疗效。结果1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5月,平均12月。参照韩一生等评定标准,优10例,良5例,优良88.2%。结论粗隆下接骨板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具有安全可靠,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理想方法。

  • 标签: 粗隆下接骨板 内固定 股骨粗隆下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腰骶髂联合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7月~2010年1收治11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男6例,女5例;年龄21~60岁,平均36岁。11例均为TileC型骨盆骨折。采用后路腰骶髂切口,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L5∕S1椎体和髂骨螺钉固定髂骨,配合患肢牵引和器械撑开、合拢纠正垂直及分离移位。结果11例患者术后获得12~20个月随访,平均16.5个月。术后X线片均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固定满意,骨盆后环形态恢复良好;下肢等长,未出现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患者未出现跛行,下蹲功能满意。术后12个月Majeed评分:优9例,良2例。结论腰骶髂联合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疗效满意,且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优点。

  • 标签: 骶髂关节 骨折脱位 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有限切开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收治63例Pilon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骨折,通过建立皮下隧道后行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切口入路复位骨折后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受伤肢体、入院时间、软组织损伤)比较(〉0.05),无统计学差异;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周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方面相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限切开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可以避免软组织广泛剥离,对机体创伤小,临床效果显著,预后佳,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PILON骨折 有限切开 L型锁定钢板内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和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愈合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3月~2011年3月,在局麻下行PKP技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不愈合患者28例34个椎体,术后进行AVS、ODI临床疗效和影像学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获得3~48个月﹙平均24.6个月﹚随访。23例术后腰背部疼痛消失,5例疼痛明显减轻,VAS由8.3±2.3减少到2.5±1.8,ODI评分由﹙76.5±13﹚%减少至﹙23.5±8﹚%,与手术前有显著性改善﹙〈0.001﹚。术后X线片及CT提示伤椎内骨水泥填充部位满意,无硬脊膜受压表现。测量X光片术前单椎体后突成角为平均23±8°,术后平均13±5°,改善角度平均10±3°。椎体高度术前平均1.3±0.6cm,术后平均2.1±0.7cm,高度增加平均0.8±0.3cm。手术前后后突角度及椎体高度恢复均有显著性差异﹙〈0.001﹚。结论PKP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愈合是一种脊柱微创技术,适应于手术耐受性差老年人,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不愈合有效方法。

  • 标签: PKP 椎体压缩骨折 骨折不愈合 骨质疏松症
  • 简介:目的探讨内侧皮质损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影响。方法200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合并内侧皮质损伤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90例。手术方法:DHS钉30例,防旋钉+DHS钉46例,PFNA8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6例。按术中股骨内侧皮质损伤有无修复分为2组:未复位组64例,修复组26例。比较2组术后颈干角丢失度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结果90例患者随访时间10-12月,平均11.6月。复位组在术后颈干角丢失度数、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方面均明显优于未复位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内侧皮质损伤修复可增加骨折稳定性,增快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后颈干角丢失度数,减少头钉切割、髋内翻发生,改善髋关节功能。

  • 标签: 内侧皮质损伤 股骨粗隆间 骨折
  • 简介:目的介绍胫骨中下段骨折微创手术器械研发设计与应用。方法胫骨中下段骨折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术中选用适合胫骨中下段解剖特点锁定加压钢板,结合自行设计复位固定器及钢板置入器。结果随访X线片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畸形愈合,钢板螺钉无断裂及移位发生。结论术中利用微创器械,使骨折复位简单,钢板置入容易,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更符合生物学钢板内固定术概念。

  • 标签: 胫骨中下段骨折 微创手术器械 设计与应用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A2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疗效,探讨A2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治疗策略。方法自1999年1月~2010年4月对23例A2型高龄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男8例,女15例,年龄75~99岁,平均年龄78.5岁。按AO分型:A2.1型8例,A2.2型12例,A2.3型3例。致伤原因:跌伤19例,车祸伤4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卧床时间及治疗效果并采用Harri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23例高龄病人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其中1人术后3个月死于癫痫。22例随访8~18月,平均12月,术后8个月Harris评分,优17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91%。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A2型骨折能达到即刻稳定目的,可满足肢体早期负重活动,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对于高龄患者治疗是一种好选择。

  • 标签: 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高龄患者
  • 简介:探讨了钛合金小夹板在颌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198例颌骨骨折用微型和小型钛板行坚固内固定,术后长期随访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钛合金小夹板有良好生物学特性和组织相容性,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创伤小,是颌骨骨折内固定理想材料.

  • 标签: 颌骨骨折 小夹板 术中 内固定术 并发症 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