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遴选2019年3月~2021年8月80例行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120例,其中单纯甲状腺癌患者85例(观察1组),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35例(观察2组);另遴选同时段健康体检人员50例纳入对照组;对比观察1组、观察2组、对照组的基线资料、各项生化指标,并比较观察1组与2组的临床病理因素、B超TI-RADS分级。结果 观察2组女性占比、BMI值明显高于观察1组、对照组(P<0.05)。观察组2组FBG、2hPG、HbAlc、TSH、NSE较观察1组、对照组明显高(P<0.05),且观察1组 TSH、NSE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肿瘤直径、TNM分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2组结节分度(以4c、5类分度为主)、结节数目(以多发结节为主)与观察1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多见于年龄大的女性群体中,且患者发生多发结节、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更高,TI-RADS分级更高,因此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结节的女性患者,需严密监测结节情况,并合理控制血糖水平,以预防甲状腺癌的发生。

  • 标签: 甲状腺癌 糖尿病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早期胃癌患者64例(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均进行胃镜活检(对照组)与外科病理检查(观察组),观察诊断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P<0.05;两组病理类型判断对比,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患者诊断中,外科病理检查准确率更高,优于胃镜活检,在临床诊断期间可进行联合应用,值得借鉴。

  • 标签: 胃镜活检 外科病理检查 早期胃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早期胃癌患者64例(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均进行胃镜活检(对照组)与外科病理检查(观察组),观察诊断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诊断准确率高,P<0.05;两组病理类型判断对比,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患者诊断中,外科病理检查准确率更高,优于胃镜活检,在临床诊断期间可进行联合应用,值得借鉴。

  • 标签: 胃镜活检 外科病理检查 早期胃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诊断肺癌患者,运用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分析对象为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临床检查的82例疑似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性学检查、病理活检。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分别统计82例患者实施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学检查诊断准确率、细胞形态检出情况以及诊断特异性、敏感性、误诊率等情况。结果:82例疑似肺癌患者,经病理活检共确诊65例,经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共确诊62例,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在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等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00%、80.00%、83.33%、100.00%,其整体准确率为95.38%。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在细胞形态检出情况方面(正常24.39%、浸润型23.17%、息肉样型30.49%、肿块型21.95%),与病理活检结果基本一致正常(20.73%、浸润型24.39%、息肉样型31.71%、肿块型23.1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特异性、敏感性、漏诊率分别为88.23%(15/17)、95.38%(62/65)、4.62%(3/65)。结论:应用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方法开展肺癌临床诊断工作,能够准确检出疾病,判断疾病病理类型,且特异性、敏感性高,漏诊率低具有显著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肺癌 诊断 病理活检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 胃癌组织中 VEGF-A 、 ADD1 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 方法: 选择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1 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 80 例胃癌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选择患者的肿瘤组织作为研究的实验组,选择距离肿瘤组织大于 1.5 厘米远的正常组织作为本研究的对比组。分别观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 VEGF-A、 ADD1 表达水平。 结果: VEGF-A胃癌组织与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 P<0.05 ; ADD1 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 P<0.05 。 VEGF-A表达主要与 肿瘤不同位置存在差异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组织分化程度、 TNM 分期、性别、年龄等不存在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ADD1 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组织分化程度、 TNM 分期等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患者的肿瘤不同位置、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VEGF-A、 ADD1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现出正相关。 结论: VEGF-A、 ADD1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现出正相关。提示了 VEGF-A、 ADD1 表达和胃癌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

  • 标签: 胃癌组织 VEGF-A ADD1 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又称为 Kikuchi淋巴结炎,多发生于年轻女性,类似病毒感染的临床表型,淋巴结以灶性坏死,富含组织细胞与核碎片为特征的自限性淋巴结病。该病于1972年有日本Kikuchi和Fujimoto首先报告。有认为坏死的机制是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凋亡所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学习,结合HNL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做一个总结,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机体通过耗散维持熵流稳定,持续负熵化来保持健康状态。负熵化和气机具有同质性,气机失常玄府启闭失调,湿、痰、瘀、热、浊排泄不畅, 留滞血脉导致糖脂代谢异常,引发代谢综合征。卢芳教授清解饮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排浊的作用,本文基于熵病理论尝试探讨清解饮对于湿热型代谢综合征能量代谢异常的作用机理。

  • 标签: 熵病 清解饮 代谢综合征 卢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KT1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方法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AKT1表达情况予以检测,分析、对比该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间的关系。结果82例患者中AKT1阳性率为58.5%(48/82),低分化、淋巴结转移、Ⅲ+Ⅳ期患者的AKT1阳性率均较高中分化、淋巴结未转移和Ⅰ+Ⅱ期患者高(P<0.05);AKT1阳性组18个月生存率较AKT1阴性组低(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AKT1呈高表达,且其表达与肿瘤进展及预后不良间存在密切关系。

  • 标签: AKT1表达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统计护理学专科班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的实践效果。方法 对护理学专科班96名学生予以纳取,学生收集时间为2020.09月~2021.06月,随机分为两组,即普通教学组(48名学生接受普通护理专业教学)、微课教学组(48名在普通护理专业教学基础之上结合微课教学)。就学生学习兴趣、病理学知识考核结果、学生对病理学课程评价加以归纳、整合、对比。结果 展开微课教学以后就学生学习兴趣予以统计,微课教学组学习兴趣总评分相较对照组居更高水平[(9.68±0.29)分 vs (8.15±0.32)分,P<0.05];就病理学考核情况予以统计,微课教学组期中、期末成绩相较对照组均居更高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儿科就诊的16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按照随机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模型组患者使用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蓝光治疗,仔细观察并认真记录研究数据。结果:模型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蓝光 茵栀黄颗粒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亚健康失眠人群中应用基于中医络病理论下治未病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将84例亚健康失眠人群作为此次参研样本,所有样本在本院治疗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运用计算机数表法将样本分为:参照组(42例)、研究组(42例),分别给予前后组西药治疗、中医治未病疗法(基于中医络病理论),比对2组样本治疗情况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睡眠总时间、REM期时间均更高,参照组觉醒次数及觉醒总时间均更高,P<0.05,差异较大;参照组治疗效率低于研究组,P<0.05,差异较大。结论:在亚健康失眠人群中应用基于中医络病理论下的治未病干预效果优良,对失眠等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 标签: 中医络病理论 失眠人群 亚健康 治未病干预 睡眠总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基层医院经胃镜检出341例胃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期我院经胃镜检出的341例胃癌患者的临床和病例特点,总结经验,以提高基层医院的早期胃癌诊断水平。结果:341例患者有65.40%的年龄范围在40-70岁之间,年龄<40岁和>70岁的患者只占3.23%和31.38%,分别对比(P均<0.05)。341例胃癌患者的病灶部位于胃体胃角部的患者占45.45%,于胃窦部的占30.50%,于胃底贲门部和残胃的患者分别占21.41%和2.64%,于胃体胃角部的患者占比最高,对比(P<0.05)。结论:基层医院应用胃镜能检出早期胃癌患者,检出率较高,且检出的341例患者多为年龄范围在40-70岁之间的患者,病灶部位多发于胃体胃角部。

  • 标签: 胃癌 胃镜 临床特点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探讨手术过程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甲状腺外科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研究开始时间为20 19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1月,患者数量共86例,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手术过程中进行冰冻检查,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方面的检查,通过术后病理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理诊断价值。结果 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与恶性肿瘤的数量分别为8例和78例;手术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结果显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数量分别为7例和79例;手术前应用细胞穿刺的结果显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数量分别为10例和76例。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与细胞穿刺细胞学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术中冰冻诊断的灵敏度与复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手术过程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病理诊断价值更为明显,诊断灵敏度以及符合率均得到明显提升。

  • 标签: 术中冰冻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病理诊断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胃肠道间质瘤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共84例,均给予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患者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本研究84例患者中,经病理检验证实,CT检查有4例漏诊,其余80例患者均为正确诊断,诊断的阳性率为95.24%;根据间质瘤患者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其中低度恶性潜能间质瘤患者16例,重度恶性潜能间质瘤患者12例,高度恶性潜能间质瘤患者56例,三组患者病灶的生长部位和强化程度、方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中度和高度恶性潜能患者形态不规则以及密度不均匀者明显多于低度恶性潜能者,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形态与密度分别与危险程度具有高度相关性( r =624、0.141,P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CT影像学表现 病理特征 关系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临床病理型并细菌感染类型,部位和预后。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1月到2021年2月在我院进行检查和诊断的25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其中单纯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共126例,病毒性肝炎临床病理型并细菌感染患者共126例,对各型肝炎合并细菌感染发生率、细菌感染部位、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细菌感染与其它严重并发症的关系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合并细菌感染主要集中在失代偿期肝硬化以及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中,两者的感染率分别为23.74%、13.30%;126例病毒性肝炎各型并细菌感染患者中,同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数量共18例,占据比例14.29%,其中病死数量共6例,病死率为33.33%;同时出现合并肝性脑病数量共11例,占据比例8.73%,其中病死数量共3例,病死率为27.27%;同时出现感染性休克3例,占据比例2.38%,其中病死数量共1例,病死率为33.33%。结论 病毒性肝炎合并细菌感染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一旦感染愈后质量比较差,因此临床上需要做好细菌感染的预防工作,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临床病理型 细菌感染 肝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探讨手术过程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甲状腺外科接受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研究开始时间为20 19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1月,患者数量共86例,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手术过程中进行冰冻检查,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方面的检查,通过术后病理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理诊断价值。结果 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与恶性肿瘤的数量分别为8例和78例;手术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结果显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数量分别为7例和79例;手术前应用细胞穿刺的结果显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数量分别为10例和76例。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与细胞穿刺细胞学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术中冰冻诊断的灵敏度与复符合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手术过程中应用冰冻检查的病理诊断价值更为明显,诊断灵敏度以及符合率均得到明显提升。

  • 标签: 术中冰冻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病理诊断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胃肠道间质瘤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共84例,均给予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患者CT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本研究84例患者中,经病理检验证实,CT检查有4例漏诊,其余80例患者均为正确诊断,诊断的阳性率为95.24%;根据间质瘤患者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其中低度恶性潜能间质瘤患者16例,重度恶性潜能间质瘤患者12例,高度恶性潜能间质瘤患者56例,三组患者病灶的生长部位和强化程度、方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中度和高度恶性潜能患者形态不规则以及密度不均匀者明显多于低度恶性潜能者,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形态与密度分别与危险程度具有高度相关性( r =624、0.141,P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CT影像学表现 病理特征 关系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卵巢癌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原发性卵巢癌患者共94例,均采取超声诊断及术后病理诊断措施,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符合情况。结果:超声诊断结果中,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患者27例,粘液性囊腺癌为24例,交界性癌23例。病理诊断结果确诊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31例,粘液性囊腺癌26例,交界性癌25例。。两种诊断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诊断措施在原发性卵巢癌诊断过程中效果较为良好。

  • 标签: 原发性卵巢癌 超声诊断 病理诊断